分析兒童娛樂場所的利弊,讓孩子不再說“我要吃糖!”

自從對面購物廣場的遊樂場進行了全面改造,增加了一大半區域的遊戲幣專區後,兒子每次來到廣場都要去玩遊戲,且熱衷於抓糖機。

分析兒童娛樂場所的利弊,讓孩子不再說“我要吃糖!”

現在遊戲廳越來越多,去玩的孩子年齡也越來越小,小仙不好說是好現象還是壞現象,但是如果次數不過於頻繁的話,小仙也不反對兒子偶爾去放縱一下。

分析兒童娛樂場所的利弊,讓孩子不再說“我要吃糖!”

遊戲廳的項目越來越多,有各種形狀的搖搖椅(汽車、飛機或是各種卡通動畫形狀),摩托車、射擊(植物大戰殭屍等球擊、水擊)、各種抓娃娃機、剪娃娃機,還有各種類型的抓糖機。

兒子不到三歲,很多項目並不能玩的精通,也並不痴迷於某個項目,現在想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去玩遊戲也並不是完全沒有好處。

好的一面

比如,兒子喜歡玩開車的遊戲,轉動方向盤,在屏幕上的公路或是鐵路上行駛車輛,遇到障礙要躲開,遇到金幣要撞擊,道理很簡單,記得兒子還不到兩歲的時候,卻很難理解,只是手握著方向盤來回旋轉著把玩,但最近一次帶兒子去玩,他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規律,明白了基本的原則,而且百分之七八十都能準確的調整方向,當然有的時候反應還是慢了一些。

分析兒童娛樂場所的利弊,讓孩子不再說“我要吃糖!”

我相信,這個遊戲鍛鍊了孩子手眼的協調,玩遊戲的同時還要進行腦力思考,應該也是一種進步和鍛鍊,當然,遊戲機的屏幕過於刺眼,不建議長時間玩耍,一般玩一次一兩分鐘足以,如果孩子上癮,那就要果斷舍離。

壞的一面。

比如,兒子痴迷上了抓糖機,每次必玩,但是他完全控制不好,一開始是想要玩遊戲,等嚐到了自己抓到的糖的味道後,目的已經完全是為了吃糖,自己也不再玩,總是要求大人幫助他,只是明確自己的要求,比如我就要吃這個紅色的糖,你一定要幫我拿出來!

分析兒童娛樂場所的利弊,讓孩子不再說“我要吃糖!”

但是,大家也都知道,這種遊戲機真的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機遇,不是你想要啥就能得到啥的,所以,每每在抓糖機邊,兒子不是哭鬧著非要某一種糖,就是津津有味的吃著糖。小仙也很挫敗,兩歲半以前從來沒有讓兒子嘗過糖的味道,自從開了葷了以後,遇到糖必吃,你跟他講道理他也不聽了,總是有各種理由等著你,好在,在我們有意識的控制下,每次最多隻能吃一塊糖,兒子也似乎已經很滿足了。

分析兒童娛樂場所的利弊,讓孩子不再說“我要吃糖!”

馬上就要過年了,總免不了被家裡的老人親戚賽糖吃,以前過年的時候還有個沒讓孩子吃過糖的藉口,但現在孩子自己有了自主意識,別人給他而我們不讓吃的話,恐怕還是要哭鬧幾場。

想來總是頭疼。

孩子不宜多吃糖,對牙齒,對身體都不好,而且孩子都喜歡吃甜食,糖塊真的容易讓孩子上癮,所以建議家長儘可能讓孩子晚一點接觸糖果,實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也一定要和孩子講好規則。

分析兒童娛樂場所的利弊,讓孩子不再說“我要吃糖!”

任何事情都具有兩面性,好的壞的,對孩子而言,也不必一竿子全盤打翻,更多的是孩子的感受,當然不能完全依靠孩子的自主性(面對誘惑,面對是非,很多孩子無法控制自己),因此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大人的引導和干預是十分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