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佩奇?短片大火後考慮孩子動畫片的選擇問題

最近幾天朋友圈被一部8分鐘的短片“啥是佩奇”

刷屏,看完後小仙也是唏噓不已。

啥是佩奇?短片大火後考慮孩子動畫片的選擇問題

一個農村老父親,因為手機信號不好,以為兒子要回家過年,孫子想要的禮物是“佩奇”,於是老父親在村裡四處打聽,啥是佩奇?查了字典,也不是佩棋,也不是洗衣液,聽說老三家媳婦在城裡當過保姆,聽她描述說是“小豬,紅的”就開始給孫子鼓搗禮物,做出了一個頗似佩奇的粉紅色鼓風機。

啥是佩奇?短片大火後考慮孩子動畫片的選擇問題

看完這個短片,一是感嘆於回家過年的溫情,戳痛了神經,第二個是感嘆三代人的意識趨同,再有就是對小豬佩奇這類動畫片的感觸。

兒子兩歲半,非常喜歡佩奇,買了很多佩奇的衣服(雖然是男孩子,現在對性別意識還不敏感),也很喜歡喬治,爸爸幫他買的鱷魚,他也整天拿在手裡當做喬治的恐龍。

啥是佩奇?短片大火後考慮孩子動畫片的選擇問題

我們從小就控制孩子看動畫片的時間,有時候不看,有時候一天會讓孩子看一個小時(得益於姥姥照顧孩子的時候,總是以不會操作電視為由拒絕孩子看電視)。

兒子最先接觸的動畫片就是小豬佩奇,幾乎可以說從第一部到第六部都已經看完了,隨著孩子看電視,小仙也跟著看了不少,一集時間不長,基本上就是一個故事。

小仙覺得這個動畫片的內容和製作還算不錯,除了豬叫和跳泥坑有點坑以外。很多時候電視裡學來的東西還是能很好的應用到日常生活中,比如去滑滑梯的時候,如果小朋友比較多,他會學著等待,還告訴小仙佩奇都是這個樣子的,當然學豬叫和出門見到水坑就跳確實讓人頭疼不已,你的制止,只能換來孩子一句“佩奇都這樣的”。

啥是佩奇?短片大火後考慮孩子動畫片的選擇問題

這種時候會讓人很啞然,因為同一個人做的事情家長有時候制止有時候鼓勵,會讓孩子覺得茫然,到底應不應該跟她學?所以幫助孩子選擇一個健康向上的動畫片挺難,也挺重要的。

比如說,不能有成熟、血腥、暴力場景,孩子正是模仿能力強的時候,如果看一些暴力的動畫,然後學著隨手拿起一個東西來就去打別的小朋友的頭,後果是挺恐怖的。

再有,動畫片的視覺質量要過關,比如畫面清晰、不刺眼、不頻閃、光線柔和等,否則對幼小孩子的視覺發育會有損傷,當然,最好的方法是讓孩子不要過長時間看電視,比起看電視,帶著孩子出去山上轉一轉,感受大自然、看看小花、摸摸小鳥要比平面的電視好太多了!

啥是佩奇?短片大火後考慮孩子動畫片的選擇問題

以上是看了“啥是佩奇”這個短片自然想到的孩子看動畫片的情況,針對這個短片,小仙看了以後也是心有慼慼,感同身受,想到獨自一人在家的老父親,心裡不忍,越到年底越是悽清,以後有時間,還是多回家轉轉,能陪伴的日子真的不多了!

啥是佩奇?短片大火後考慮孩子動畫片的選擇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