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膠片電影!《陽臺上》一個弱者報復弱者的故事

從處女作《耳朵大有福》再到後來的《鋼的琴》《勝利》以及現在的《陽臺上》,張猛都把鏡頭對準那些社會底層的小人物,描摹著他們在社會變遷中的迷惘、掙扎。

又见胶片电影!《阳台上》一个弱者报复弱者的故事 | 专访

幾年前,憑藉那部《鋼的琴》,張猛收穫了不少提名和獎項,也被讚譽“有腔調”、“有情懷”,但這卻沒有挽救電影慘淡的票房。接著,張猛拍攝了自己的第三部電影《勝利》,影片已經到了宣傳階段,主演黃海波卻因嫖娼被抓,電影遲遲沒能上映。如今,新片《陽臺上》上映三日,票房僅有三百多萬,對於張猛導演來說,似乎他總是欠了一點運氣。

2000年,張猛正在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研修班學習,他的偶像之一是憑《小武》崛起的賈樟柯,張猛當時無比真切地覺得“這事挺牛逼的”。同時也生髮出一種豪情,“覺得也應該扛起攝影機把整個時代記錄下來”。

這個為賈樟柯的電影激動的張猛,當時似乎沒有找到確定的出路,2004 年就回到了家鄉瀋陽,隨後進入了本山傳媒,在這個階段他為趙本山寫了兩個春晚小品《功夫》和《說事兒》,並獲了春晚小品一等獎,這也讓張猛獲得了一些信心。直到2006年,才憑藉《耳朵大有福》拿到了釜山電影節的優秀劇本獎,終於有了拍攝電影的啟動資金,接下來我們就看到了導演張猛。

又见胶片电影!《阳台上》一个弱者报复弱者的故事 | 专访

導演張猛

這次張猛導演走出了東北,走出了創作舒適區。

《陽臺上》改編自任曉雯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個關於“復仇”的故事。整日無所事事的張英雄(王鏘飾)一直生活在父母的溺愛下。父親因為與拆遷工作人員陸志強發生衝突而忽然離世,張英雄決定要為父親報仇。生性懦弱、搖擺不定的他卻在不斷偷窺、跟蹤的“復仇”過程中,對陸志強的女兒陸珊珊(周冬雨飾)產生了複雜而衝動的感情......張猛導演說這個一個弱者抱負弱者的故事。

從《鋼的琴》《勝利》到《陽臺上》,張猛一直在堅持用膠片,而這也是張猛認為拍電影有魅力的地方,他喜歡拍攝膠片的儀式感,更喜歡拍攝膠片的慢。而慢讓電影充滿了神奇,也減少了拍攝電影的急躁。

又见胶片电影!《阳台上》一个弱者报复弱者的故事 | 专访

影視工業網:如果沒有記錯,這部電影的主角是你電影中最年輕的一位?所以這個故事打動你的地方是什麼?

張猛:之前的電影寫上一代人比較多,可能是我一開始拍電影的時候就把人拍的太老了。那會兒拍電影也沒系統化的想過,今天應該拍什麼,明天應該拍哪個。就是從熟悉的人物或者環境下手,而這些東西在之前也更加打動我。

《陽臺上》小說中,作者對世界和人物的描繪我都很喜歡,很現實主義,但這個現實主義中又有比較特別的東西。這個小說提供了一個社會矛盾,就是所謂的拆遷引起的矛盾。上海現在到處都是處在建設的狀態,到處都把弄堂扒掉了,城市一點一點的都把這些都侵蝕掉了,這是小說裡提供的東西,也是我喜歡的調調。

主題就是原小說當中的主題,我看到了,在劇本改編過程中就沒把它丟掉,就是一個弱者抱負弱者的故事。《鋼的琴》講的是人生活在一個集體中,突然社會變革成了個體,到了社會上的不適應。而這個故事更多是現在年輕人的迷茫,這個故事也大部分都是男主張英雄眼中過濾出來的陸姍姍,包括在整個復仇的道路上,一直被其他人“帶走”,是一個挺沒有目的性的年輕人。

又见胶片电影!《阳台上》一个弱者报复弱者的故事 | 专访

影視工業網:在改編的時候,這個故事在人物、故事、主題上你更在乎的是什麼?

張猛:我覺得我更在乎人物,人物出來之後自然產生任務情景。一切是從人物出發,也不會先想一個故事,再去強化人物之類。我大致是先有一個故事,還是針對把這個人物寫好。

《陽臺上》這部電影不是“寫事”的電影,《鋼的琴》是一部“寫事”的電影,但是它的人物也顯得很鮮明。當事情定下來之後,人物要更好,主題也要很明確。任何一個電影總要有一個它要表達的主題,《陽臺上》實際上沒有偏離小說給我的那種感覺,就是要展開一個弱者要報復,但是發現他人更弱,也許他放棄了,也許他最開始就把這個仇恨忘掉了,挺無力感的一個東西。

又见胶片电影!《阳台上》一个弱者报复弱者的故事 | 专访

影視工業網:在改編的時候,你如何考慮這部電影的視覺化?

張猛:張英雄像小貓釣魚一樣,在故事中跟誰都走了一遍,所以還是以張英雄的視角為主。去展現他怎麼看待他身邊的人,他就像一個濾鏡一樣,他把美好的東西都濾了出來,給觀眾看他看到的東西。

像他在陽臺上偷窺來講,就是他對陸珊珊(周冬雨飾演)愛情一點一點遞進的感覺。再有一個,這裡面有所謂的城市,也有他曾經居住過的弄堂,在他視覺過程當中,我們用到了幾個長鏡頭,視角從主觀變客觀,客觀變主觀,用這種鏡頭讓他看到廢墟是什麼樣子。

小說還是很現實主義,所以我們沒有準備特別花哨的東西,每一部電影從實際上創作來講,有些東西是可以用的,有些東西是不能用的。事先都必須要想好了,任何東西都得從劇本出發。

又见胶片电影!《阳台上》一个弱者报复弱者的故事 | 专访

影視工業網:那這部電影,為什麼用膠片拍?國內現在對於膠片的製作流程幾乎沒有了。

張猛:國內還有,只是設備上稍微麻煩了一點。因為《陽臺上》體量不大,所以用膠片也還合適,再有演員的時間也比較充裕,也是機緣巧合,正好趕上了。美國柯達公司開始重新生產的,所以就定了一些膠片。

我們攝影師羅冬也是拍《勝利》時的攝影師,那時候我們也是用膠片拍。我從開始進入拍電影,一直都是使用膠片,數字化之後確實便捷了不少,但是膠片還是有一點儀式感。其實拍攝膠片,現在技術還不是什麼問題,因為你洗印完之後,洗印技術的製片廠就會給你發技術合格單,告訴你哪裡焦點遠了,哪個不好了,然後膠轉磁之後,還可以在影院看一下樣片。

影視工業網:但數字的反饋會比較快,而且反饋也比較清晰。但是你要等到膠片到了洗印廠之後,才能知道哪裡好不好。

張猛:這不就是最初電影的魅力嗎?如果都實時的和轉播一樣,就沒什麼意思了。

而且膠片的存在,會讓所有的人對攝影機會有一點點敬畏感,在現場不會像數字化那麼急躁,大家就可以一點一點的來。對於演員的表演來說,膠片也是可以監看的,只是沒有那麼清晰,它而像焦點之類的現場就需要量尺子,其實數字也是一樣要有這些工序的。

又见胶片电影!《阳台上》一个弱者报复弱者的故事 | 专访

影視工業網:這部電影色彩上,有特別的考慮嗎?

張猛:在色彩上是有考慮的,我和美術之間先定了一個色彩的基調,至於說其他的倒沒有。《陽臺上》小說最開始講的都是拆遷,有提了殺鴿子,這是在小說中發現的,我就說調子裡應該帶有一點點紅色,張英雄透過廁所紅顏色的玻璃,既有憤怒,可能也有慾望,這裡多做了一點。其實說簡單也簡單,只要找到那個感覺就對了。大夥在聊的時候,也覺得應該是這樣的。我做《鋼的琴》闡述的時候,我記得我說了一句,說這裡都是紅的發黑的廠房,那就整片顏色的調子就定了,其實沒那麼複雜。

又见胶片电影!《阳台上》一个弱者报复弱者的故事 | 专访

影視工業網:你是怎麼選擇的演員?又怎麼和演員溝通?

張猛:像男主王鏘,一見面就覺得挺對的,眼睛很單純,人也很瘦弱,他身上有一種鬆懈的懈怠感,這個小說的形象特別符合。因為這是他第一部戲,所以拍攝的時候也拿捏好一種無知者無畏和膽怯的感覺,這個度不是太好拿捏了。而周冬雨本身的條件就非常好。

在現場,有一些東西是可以自由發揮的,但有一些東西是不行的。比如拍攝陽臺上,我一定要傳達清楚到哪裡。告訴他張英雄第一次看是什麼樣,第二次看是什麼樣,第三次看是什麼樣。因為拍攝的時候對面是沒有演員的,如果讓演員自由發揮這戲就很難拍。而到了街道上、馬路上,那就是自由的拍,我們在馬路對面有時候會有簡單調整,這都比較簡單了。

又见胶片电影!《阳台上》一个弱者报复弱者的故事 | 专访

影視工業網:這個故事有很多留白的地方,比如說沒有特別交代情感的部分,在故事和表達上你如何做選擇?

張猛:我覺得都是一個度吧,都說清楚了,就不是我要的那種感覺了。《陽臺上》把英雄他爸說清楚了,把他和陸姍姍是怎麼回事說清楚了,我覺得已經夠了,情緒已經能夠讓觀眾看到那些東西。而不是說要強化,非要強調她是不是傻子,是不是智力不到10歲。這個戲是完全從張英雄過濾的這一點出發,慢慢的展現出來整個他心中陸姍姍的形象。

影視工業網:那你會擔心觀眾看不懂故事嗎?

張猛:我覺得還是各花入各眼吧,剛開始做這個項目的時候,我也沒有去想太多,去想觀眾群是怎麼樣的。這個小說打動我了,我可以把一個文學性較強的一個東西,去把它影像化。

至於說觀眾之類的,實際上我在做好多項目的時候,我是認為,我能感受到這種東西,我就有可能去看。比如說我感受到了小說裡張英雄的那種無奈,然後我也看身邊許多年輕人,或者說我身邊的一些朋友,也差不多的那種感覺。一進入到社會就挺沒有目的的,或者說有目的的來,沒目的的往前走。

又见胶片电影!《阳台上》一个弱者报复弱者的故事 | 专访

影視工業網:對於你導演的身份,你會有規劃嗎?比如說商業導演或作者導演?

張猛:我有時候自己也能寫,也可以接一些別樣的東西,一直沒把自己弄的太累了。就是趕上了,能拍電影,早晚有一天也得拍類型的,也得接別人的片子,不拍片子怎麼生活呀?就是順其自然吧,今天拍一個小片,明天拍一個大商業片,觀眾也是需要慢慢來培養的,對他們也沒有什麼要求。

有的時候你也規劃不了,不是說你想拍,就可以拍的。生活很複雜,也有很多其他的事情是你預見不了的。你沒辦法,只能有的時候拍這個或者拍那個,而不是說不想規劃。東北三部曲,還有其他的,我當然都想過,但是生活不允許你那樣。

影視工業網:因為有兩部片子都還沒有上映,對你來說會有影響嗎?

張猛:還好吧,也沒說有一定的影響,不上映的話,對於出品人都是挺不好意思的。慢慢來吧,可能過一段,我們再修改,看能不能上映。

影視工業網:你覺得創作一部電影,對你來說困難在哪一部分?

張猛:我覺得還是事先把劇本做好,我拍電影在劇本的時間比較長。

而拍攝就是比較現實的困難,跟場景打交道,這些困難是能預見的。劇本OK了,扔在那,什麼時候拍都可以拍。如果劇本不OK,一切就不行。劇本對我來講就是滿意就是人物建立起來,人物關係要很準確,整個要表達的東西都在含在裡面。

認領作品添加微信:cinehello

商務合作:1771023340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