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為何只讓新外援候補?摔打14年的教練,終成最佳候選

3月14日,打完與廣東東莞銀行隊的常規賽最後一輪比賽的第二天上午,深圳馬可波羅隊主教練王建軍去了一趟醫院,去年年底的一次客場比賽,他的牙很疼,去醫院檢查發現門牙有個窟窿,由於只在客場停兩天,臨時上了點藥止疼,醫生讓他回深圳後再看牙。因為在賽季中,忙得忘記了。前一陣子牙又疼,只能再去醫院看牙,醫生打開後說,上次的藥還沒取出來。他只能忍著疼,等到常規賽結束的空檔期去醫院治療。

隨後他回到了自己在東莞的家,晚上全家人一起參加了東莞東坑鎮的一位好朋友的生日宴,兩人認識多年,經常家庭式的走動。

第二天,王建軍就回到了深圳,球隊新籤的大外援昆西-阿希到達深圳,進行了體檢,王建軍過去看望。短短的兩天休息後,深圳隊開始了季後賽的備戰,3月25日晚,他們將在深圳龍崗大運中心,主場迎戰北京或者上海,開始季後賽的征程。

深圳為何只讓新外援候補?摔打14年的教練,終成最佳候選

深圳希望在季後賽走得更遠

儘管將球隊帶到了常規賽第四,王建軍自己也是年度最佳教練的候選人之一。但是很顯然,季後賽能走多遠,才是最終考察王建軍工作的主要指標。

2016-2017賽季,王建軍第一個賽季出任主教練,深圳隊常規賽排名第六,最終在四分之一決賽中3-2淘汰排名第三的上海,殺入四強。這個賽季,深圳隊在缺兵少將、大外援薩林傑受傷被迫使用雙小外,最終卻拿到第四,已經是讓人有些意外的表現。他們被看好在季後賽中殺入半決賽,不過,再往前,他們的對手很可能是常規賽第一名廣東男籃,常規賽中深圳被廣東雙殺,這些年廣東多次在季後賽“打停”深圳,外界大多數認為,深圳難過廣東這關。

本賽季,在外援問題上,深圳和廣東有異曲同工之妙,常規賽使用雙小外都收到好的效果,區別是廣東男籃是主動選擇雙小外,而深圳則是被逼無奈卻取得奇效。倒數第六輪前,廣東換外援,並且採取外援“三人轉”,來尋找最佳搭配。而深圳也遊走在換與不換和換哪個小外援之間。

深圳為何只讓新外援候補?摔打14年的教練,終成最佳候選

雙小外讓國產雙內線得到鍛鍊

深圳隊的雙小外援,是球隊拿到常規賽第四的重要因素,李慕豪和年輕的沈梓捷,也得到了更多的上場時間和機會。不過,籃板球成為了短板,最後一輪對陣廣東,李慕豪生病僅堅持了幾分鐘缺陣,深圳輸了23個籃板,有一些場次雖然贏球,但是籃板卻輸了。這也是球隊用一個候補大外援作為機動。

換外援後就將是刺刀見血的八分之一決賽,不能像廣東隊那樣利用常規賽最後六輪調試陣容,效果如果不好,就可能輸掉關鍵比賽。只能邊打邊調試。

這讓王建軍也有些苦惱。一方面,兩個小外已經磨合大半個賽季與隊友形成默契,這個時候換外援,無疑是一次大膽的賭博,很可能會破壞此前形成的化學反應。另一方面,如果換大外援,兩個小外援留下誰先打,伯頓和拜克斯各有特點,各有表現出色的場次。本賽季季後賽可以換兩次外援,如果換大外,就只剩下一次。所以在3月16日的官宣中,新世紀俱樂部也只是使用了“候補外援”的字眼,來定位新籤的昆西-阿希。他只有10天的時間來與全隊融合,而且沒有正式比賽來驗證效果。開打場場都是生死戰。

深圳為何只讓新外援候補?摔打14年的教練,終成最佳候選

新外援昆西-阿希

14年摔打的教練成長記

對於王建軍來說,還有一個煩惱。他的助理教練和恩師,從他2012年執教國青開始就一直在旁邊輔佐他的前國手和前國家隊主教練張斌,因為家事不得不缺席一段時間。

張斌個人履歷輝煌,是八一男籃的功勳球員,1982年入選了中國男籃。在國家隊的8年期間,張斌主打4號位,是那個時期國內最優秀的大前鋒,曾跟隨功勳主帥錢澄海,先後參加了1984年和1988年兩屆奧運會比賽。球員時代的張斌,以傳球策應和腦子靈活而著稱。1990年亞運會結束以後,張斌重返濟南軍區隊,擔任球隊教練兼隊員,他於1994年12月開始成為濟南軍區隊的主教練;1997年張斌執教中國男籃出戰利雅得亞錦賽僅排名第三下課,1999-2000賽季執教八一男籃奪冠,2010年10月張斌與吳慶龍和王建軍進入U15國少教練組,2011年征戰亞青賽,2012年3月吳慶龍執教遼寧男籃,王建軍被扶正擔任U17主教練,張斌輔佐王建軍出戰立陶宛U17世青賽,以第七名的成績平了中國男籃國字號歷史最好成績。2015年張斌加盟新世紀青訓,2016-2017賽季,王建軍出任深圳隊主教練,張斌也任助理教練至今。

深圳為何只讓新外援候補?摔打14年的教練,終成最佳候選

功勳球員和教練張斌

任何場合,王建軍都是對張斌以師父相稱。師父這段時間不在隊裡,王建軍感覺“有些孤單”。

“師父1996年亞青賽帶過我,後來一直合作,從2010年開始。他教我很多,訓練量的掌握,隊員的思想工作,方向的把控,臨場反應和提醒。換人,每場都會有提醒,比如前年打上海的四分之一決賽,

關鍵時刻提醒我換蘭佩上去,讓帕戈下來,結果蘭佩和顧全三分球殺死比賽了,當時換人非常關鍵。”王建軍對筆者說。

山東男籃現在的主教練吳慶龍也對王建軍啟發很大。“龍哥的臨場變化和用人方面有獨到的東西。”

王建軍出生在黑龍江佳木斯,16歲來到河北生活,1994-2002年效力於河北籃球隊,2002-2003賽季效力于山西宇晉籃球俱樂部,並於2003-2004賽季轉至東莞新世紀隊效力,司職小前鋒。2004年,因為傷病在東莞新世紀隊結束了自己的球員職業生涯,當時的總經理劉洪江找王建軍談話,希望他可以當教練。王建軍自己也喜歡籃球這一行,當時河北省體校讓他回去當教練,已經在省體校帶了一個月的他,還是回到了新世紀,開始了自己在新世紀的執教生涯,一干至今就是14年。

深圳為何只讓新外援候補?摔打14年的教練,終成最佳候選

王建軍成本賽季年度最佳教練員候選人

2005年4月30日新世紀俱樂部投資人給王建軍打電話,讓他去找一批好苗子,王建軍花了兩個月找了孫喆、馮琪、何忠勉一撥人,平均身高1米99,李慕豪那時候也送了過來。

“剛開始比較緊張,自己沒有經驗,對於能練什麼東西很迷茫。當時蔣旭勇指導一點點帶,自己也想辦法想方法。研究年輕隊員怎麼去訓練,管理上怎麼樣去做。管理理念怎麼樣讓隊員接受。一點點積累和摸索。球場上訓練的方法,練什麼,怎麼樣組織一堂訓練,從無球到有球,整體配合,逐漸銜接。”

2005到2007年間,王建軍任新世紀青年隊主教練。2007年,30歲的王建軍由東莞新世紀青年隊主教練晉升一線隊助教,輔佐當時的主教練“虎王”孫軍 。2010年到2016年執教國少和國青。2016-2017賽季開始擔任一隊的主教練。迄今14年的執教,王建軍笑稱是“鍛鍊”和“摔打”成長過來的。青訓有2012年世青賽拿到第7的歡樂,也有2015年的U16亞青賽半決賽負韓國僅僅列第三和2016年的U17世青賽八強賽再負韓國最終排名第10的挫折。職業籃球執教首個賽季殺進四強,但是半決賽慘遭廣東男籃橫掃。這個賽季,深圳常規賽排第四,如果殺入半決賽,潛在的對手又是廣東。

又將是一次摔打和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