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定95%以上是偽品,投資需謹慎!

鑑定95%以上是偽品,投資需謹慎!

近期,中國民間藝術品收藏評估委員會(以下簡稱“中藝評委”)開展了五場大型藝術品鑑定交流會,鑑定物品兩千餘件,涵蓋書畫、陶瓷、寶玉石、金屬器、雜項五大類,彙集各項專家二十餘人次,以科學為依據,用實物證據說話,解密各類送鑑品真偽之謎。

為保證鑑定結果的公正性、真實性、準確性、可靠性,整個鑑定過程嚴格按照中藝評委的各項規定進行,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拒絕弄虛作假。

在2015年1月中藝評委舉行更名發佈會時,曾公開過一組藝術品真偽比(即107:1)的統計數據,一時引起社會熱議。而隨著藝術品市場的逐步復甦,收藏群體的年輕化、擴大化,在社會中流通的藏品愈加魚龍混雜,“撿大漏”、“一夜暴富”往往成為構建騙局的誘因。

鑑定95%以上是偽品,投資需謹慎!

通過這五場大型鑑定交流會,小編有幾個感想希望與大家分享,同時歡迎各位藏友留言互動交流。

一、目鑑的準確性如何控制?

所謂“目鑑”,指的是通過視覺觀察,識別某一類作品的藝術特徵,進而形成自己獨立的真偽判斷。這種鑑定方法是建立在鑑定者淵博的知識和獨具的辨別力上,因學識背景、過往經驗不同,鑑定者往往形成獨特的鑑別體系。

鑑定95%以上是偽品,投資需謹慎!

以寶玉石為例,有些鑑定者擅長從玉石材質及綹裂、沁色等物理化學現象分析,有些鑑定者擅長從造型、工藝製作痕跡分析,但我們又必須承認單個個體知識的侷限性,因此在鑑定中我們不以某一位鑑定委員的鑑定意見為最終結果,而是制定了“四名委員背對背”和“一票擱置制”的制度來確保最終鑑定結果的公正性和準確性。

每一件藏品需要三名委員分別鑑定,再由一名委員彙總。由此鑑定過程會變的繁瑣,工作量增加,藏品移動的風險增加,但我們還是始終堅持,因為我們深知每一件藏品都承載著藏友的殷殷希望,也不想讓任何一件從歷史中走來的珍品繼續流離失所。

十年來,我們始終以制度建設為根本,制定了多項藝術品鑑定、評估標準,以引導藝術品市場走向規範化為己任。

鑑定95%以上是偽品,投資需謹慎!

二、為什麼不完全認可科技檢測的結果?

中藝評委在成立之初,便成立了“科技檢測研究室”,自主開發的“中國書畫標準圖譜數據庫 ”也獲得文化部相關職能部門的認可、備案,被應用於書畫鑑定中。

我們提倡“目鑑+科技檢測”相結合的鑑定方法,但由於目前中國各類藝術品數據庫搭建不完善、標準件數據採集困難等原因,暫未能完善獨立鑑定的功能,在鑑定中我們仍然以目鑑為主,以科技檢測為輔。

相信隨著技術手段的發展,將來科技檢測在鑑定中所佔比例將會不斷提升。

鑑定95%以上是偽品,投資需謹慎!

三、鑑定出來有價值,百分百流通?

首先,工藝品有工藝品的價值,藝術品有藝術品的價值,但兩者差異巨大。

其次,現有的民間藝術品市場存在以拍賣價為評估心理價的現象,這是不現實的。

最後,我們是一個以鑑定、評估、培養人才為宗旨的機構,不參與市場流通事宜。但鑑定出有價值的藝術品,百分百流通是需要時間、環境、市場培育才能實現。

四、應該樹立什麼樣的收藏理念?

可以說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在藝術品市場,買到贗品,多數只能自認倒黴,並且這還成為隱性的規矩。反而那些因買假後續找上賣主的會被視為“不懂規矩”。既然難以改變市場現狀,只能提高自身眼力,此為解決問題之根本。

真誠地奉勸收到偽品的藏友不要灰心,也不要再拿此藏品去市場上參與名為“流通”、“變現”類的活動。在後續推文中,我們將從此批送鑑品中選擇具有代表性的藏品進行案例分析,如“手工拉坯、機械壓坯、泥漿倒模成型有什麼區別?”、“如何鑑別貼花、手繪花、印花?”、“如何區別印刷品與真跡?”、“如何鑑別玉石粉壓制器物?”等,以期提高大眾識別能力。因此,我們提倡先學習後收藏。

鑑定95%以上是偽品,投資需謹慎!

五、參加學習提高眼力與交大筆鑑定費,哪個更值得?

一個藏友一次送鑑十件、八件的在鑑定交流會中十分常見,看到最終發出去的鑑定證書,小編不覺得意外,但確實深感惋惜。

在跟藏友的多次接觸中,深感多數人抱有僥倖心理,“十件中總有一件真”的想法,以至於許多顯而易見的特徵被忽略。其實只要稍加學習,便可在此問題上不再重複被忽悠。放下偏執,接受意見,在這一行中推廣極難。

我們願不斷開展藝術品收藏講堂,普及鑑定知識,為收藏愛好者答疑解惑,服務社會。

鑑定95%以上是偽品,投資需謹慎!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這為加強和創新藝術品行業發展指明瞭方向,也為我們長期以來修訂藝術品管理制度並加以推廣指明瞭路徑。我們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做好藝術品市場服務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