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牆要想不滲水!型材、玻璃、密封膠的選材與設計是關鍵

在東北地區玻璃幕牆滲水問題嚴重影響了建築物的使用功能和壽命,降低了建築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玻璃幕牆滲水原因非常複雜,涉及到設計、材料使用、施工和管理等各個方面。下面跟小編一同分享解決幕牆滲水的方法。

01

玻璃幕牆滲水原因分析

1.1、鋁型材

①鋁型材表面處理不符合國家標準,表面塗層附著力不強,氧化模太薄或過厚,導致密封膠粘接失效。

②主要受力構件鋁型材立柱和橫樑的強度不足,剛度不夠,其截面受力部分的壁厚小於3mm,在荷載標準值作用下,相對撓度大於L/180或絕對撓度大於20mm,幕牆嚴重變形,出現位移和雨水滲漏。

③沒有采用優質高精度等級鋁型材料,尤其幕牆立柱應採用超高精度等級。鋁型材不合格,其彎曲度、扭擰度、波浪度等嚴重超標,造成整幅幕牆的平面度、垂直度不能達到要求。


幕牆要想不滲水!型材、玻璃、密封膠的選材與設計是關鍵


1.2、密封膠

①為節約成本,採用普通密封膠而沒有采用耐侯硅酮密封膠進行室外嵌縫,經太陽光紫外線照射,膠縫過早老化,造成開裂。

②使用過期的結構硅酮密封膠、耐候硅酮密封膠、牆邊膠,膠縫起泡、開裂或不凝固,導致幕牆滲水。

③沒有按規範進行結構硅酮密封膠接觸材料相容性實驗,結果結構硅酮密封膠與鋁型材、玻璃、膠條等材料不相容,發生影響粘接性的化學變化,同時影響密封作用。

1.3、玻璃

①玻璃強度沒有進行驗算,玻璃沒有足夠的承載力,在臺風暴雨下開裂破碎,導致進水。

②玻璃沒有作熱應力驗算,大面積的玻璃吸收日照,熱應力超過其容許應力,引起熱斷裂,幕牆漏水。

③玻璃尺寸公差超標,玻璃兩邊嵌入量及空隙不符合要求,安裝到明框玻璃幕牆上時,玻璃偏小,則槽口嵌入深度不足,膠縫寬度達不到要求,玻璃容易從邊緣破裂。玻璃偏大,則槽口嵌入位置過深,玻璃受熱膨脹容易被鋁型材擠爆導致滲水。尺寸不準確的玻璃安裝於隱框玻璃幕牆上時,膠縫寬度不均勻,難以控制注膠質量,規範規定,隱框玻璃幕牆玻璃拼縫寬度不宜小於15mm,這樣才能保證拼縫間隙滿足幕牆因地震、溫度變化產生層間位移要求,而不會擠壞玻璃。

④玻璃沒有進行邊緣倒稜倒角處理,用作幕牆面材時玻璃容易產生應力集中,導致暗裂或自爆,存在隱患。

1.4、施工

①鋁框架安裝時,不按規範操作,沒有抓好質量,水平度、垂直度、對角線差和直線度超標,直接影響幕牆的物理性能。

②耐候硅酮密封膠施工不密實,封堵不嚴或長度或寬度比不符合規範。

③對密封膠施工條件不重視。南方地區雨水較多,如在雨季強行露天施工耐候密封膠,無法保證密封質量。結構膠施工也有一定的溫度、溼度條件,必須注意。

④密封膠條尺寸不符合或採用劣質材料,很快鬆脫或老化,失去密封防水功能。

⑤沒有采用彈性定位墊塊,玻璃與構件直接接觸。當建築物變形或溫度變化時,構件對玻璃產生較大應力,往往從幕牆底部開始擠裂玻璃。

1.5、使用

①沒有提供詳細的竣工資料及使用說明書給使用單位,用戶入住後,不明白幕牆的使用方法,造成對幕牆的損壞、碰撞變形、汙染等,導致滲水。

②外牆清潔時,操作不當對幕牆造成損壞。

③住戶擅自進行改造,對破壞的部位沒有進行認真填塞、防水處理。

02

幕牆滲水防治措施

導致幕牆滲水與漏水的基本條件有三個:有孔隙存在;有水的存在;有滲水裂縫的壓力差存在。消除一個或更多的這些基本條件是防治水滲漏的途徑:一是儘量減少孔隙;二是遮擋雨水,使之儘量不浸溼縫隙;三是減少被浸溼縫隙處的風壓差。

①在幕牆鋁型材上開設流向室外的小孔,把通過細小縫隙進入幕牆內部的水蒐集排出幕牆外,同時排去玻璃、鋁型材與鋁扣條之間的等壓腔內的少量積水。

②設計時也可以考慮在玻璃幕牆上設置蒐集管道和排水管道,將滲入裂隙進入幕牆內部的水蒐集在一起,通過排水管道通暢地排往室內某一指定的排水孔。

③選用優質結構硅酮密封膠、耐候硅酮密封膠、牆邊膠,而且要加強檢驗,防止過期使用。選用優質浮法玻璃,玻璃必須經邊緣處理,玻璃規格尺寸誤差符合標準要求。

④注意控制密封膠的使用環境,嚴禁下雨天露天進行耐候硅酮密封膠施工。室內溫度不宜高於27℃,相對溼度不宜低於50%。在注膠前將鋁框、玻璃或縫隙上的灰塵、油漬、鬆散物和其他髒物清除乾淨。注膠後應嵌填密實,表面平整,加強養護,防止手模、水衝等。

⑤按規範要求,玻璃幕牆施工過程中應分層進行抗雨水滲漏性能檢查,以便修補,控制幕牆質量。

⑥玻璃幕牆的質量檢查,分隱蔽驗收和工程驗收兩類,隱蔽驗收是在鋁型材框架安裝後進行,主要檢驗連接鋼碼的牢固程度,檢驗幕牆有主體結構的間隙節點安裝、伸縮縫安裝等。工程驗收在玻璃幕牆工程完工後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