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鼓勵女教師化妝的校長點個贊

化淡妝上班,是對許多職業尤其是服務業從業者的職業要求,不過作為小學老師該不該提倡帶妝上班?在杭州市濱江區一所公辦小學裡,這個疑問句變成了肯定句,校長提倡女老師化妝,自掏腰包買口紅抽獎。(2月24日《錢江晚報》)

教師行業不同於一般的服務行業或執法行業,對儀容儀表有統一要求,筆者查閱相關教育法規發現,教育主管部門對教師儀容儀表一直沒有統一的具體要求。《中小學教師行為規範“十要”、“十不準”》 第4條只是籠統地提出:“要舉止高雅,著裝整潔,儀表端莊、談吐文明,待人誠懇和藹,不穿戴與教師身份不相稱的服飾”,至於具體什麼樣的服飾“與教師身份不相稱”,完全靠學校領導和教師自己去把握,一般來說,只要不穿奇裝異服、不濃妝豔抹就可以了。

要求稍微具體一點的要數《中小學教師行為規範》,其中第十四條規定:“儀表(包括髮式、穿戴、化妝)大方、整齊、清潔,不穿奇裝異服,不穿拖鞋、背心、短褲、超短裙進校園。男教師不留長髮或剃光頭、蓄鬍須,女教師不化濃妝、塗染指甲、染豔麗彩發,不佩戴易轉移學生注意力的首飾”。

可見,鼓勵女教師化淡妝純屬春暉小學的“自選動作”,不是上級主管部門的“規定動作”,但這一“自選動作”與女教師追求外表美的內在需求高度契合,無疑會受到廣大女教師的熱烈響應。

正如田校長所說,“教師這一行也需要有一個職業範兒”,女教師化淡妝之後,臉上的痘痘之類的小問題都被修飾了,而且淡妝對皮膚的傷害也比較小。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誰願意蓬頭垢面或素面朝天出現在別人面前?

鼓勵女教師化淡妝,不但讓女教師整體顏值上了一個臺階,也極大地提高了她們的自信心和歸宿感,更為重要的是,“形象走在能力前面”的女教師,在班級管理上比不注意自身形象的教師更到位。實踐證明,有什麼樣的班主任就會有什麼樣的學生。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但凡是形象、衛生習慣上很講究的班主任,大家很難看到他們班上有過於邋遢的小孩子,衛生死角也不復存在。相反,個人衛生習慣不好的教師,對於很多東西的容忍度也大大增加。教師對自己的形象沒有要求,對學生的形象也不會有要求。

校長鼓勵女教師化淡妝,還自掏腰包買口紅抽獎,不但提升了女教師自身形象,也對學校的班級管理和教育教學產生不小的推動作用。這樣的校長,難道不應該點贊嗎?

(作者系全國優秀社會科學普及專家,揚州市雜文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