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我說
李善長是朱元璋的蕭何,但他只有蕭何實幹之才,卻沒有蕭何智德。
李善長祖籍徽州,是朱元璋的淮西老鄉。《明史·李善長傳》記載,其人”少讀書,有智計,習法家言,策事多中“,透過這段文字可以看出,李善長讀書不多,算不上大儒高人,頂多是個善謀實事的聰明人。
至正十四年春夏間,朱元璋帶兵攻打滁州,李善長穿上儒士的服裝,在道旁進見。那時,朱元璋身邊還沒有多少高人輔佐,李善長將自己捯飭成大儒策士,足見此人很會鑽空子,知道當時的朱元璋需要什麼。
李善長在文韜武略方面沒法跟劉伯溫比,但在初見朱元璋那一回,卻表現的極有遠見,極有謀略。
他向朱元璋獻計獻策,欲圖大業,應效法劉邦,”豁達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殺人。“完了狂拍朱元璋馬屁,說朱元璋的祖籍離劉邦龍興之地不遠,朱元璋身上有龍氣。
聽到這一番話,加之又是淮西老鄉,朱元璋覺得甚為難得,於是點頭稱”善“,命他為掌書記,從此,李善長成了為朱元璋操辦後勤實事的大管家。
歷朝歷代,最終能爬上”居功至偉“高位的大管家,除了搞後勤保障的能耐要一流,還得有一項”優良品質“,跟老闆打天下的時候要足夠的忠心耿耿。
李善長亦是如此。在滁州,朱元璋剛起步的時候,郭子興曾想將李善長調入元帥府做自己的助手,李善長向朱元璋哭訴,朱元璋無奈表示”主帥之命,弗可違也!“但李善長最終還是堅辭弗就,充分表現了對朱元璋的忠心。
又是老鄉,又有實幹,又忠心,加入的時機又早又好,李善長在朱元璋手底下”為參謀,預機畫,主饋響“,職位是越升越高,到朱元璋自立為吳王時,他先被拜為右相國,後又升改為左相國。
朱元璋稱帝前後,其朝中大管家的角色更是突出,各種律法、官制、禮儀都是在他的主持下制定頒佈的。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授李善長為開國輔運推誠守正文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中書左丞相,封韓國公,歲祿四千石,子孫世襲。
除此之外,朱元璋還特賜鐵券,他可以免死兩次,他兒子可以免死一次。
拿下這一系列封賞後,李善長的權勢可謂是達到了人生的頂峰。
但與兢兢業業的真蕭何不同,李善長並不是名副其實的賢臣,智臣,明代史學家朱國楨說他”有心計而無遠識“,這一句評價可以說是點中了李善長的要害,其人實質上是典型的善耍心計、好搞權斗的官場老油條。
具體表現在哪裡呢?
因為鄉土、宗族觀念極重,李善長十分熱衷於拉幫結派,打壓排擠非淮西臣僚,可以說,淮西勳貴集團就是在他極力聚攏下形成的。
這期間的鑽營和權鬥,涉及兩個人的很有名。
定遠人胡惟庸在和州投奔朱元璋時,初為寧國知縣,因為給李善長送了三百兩黃金,後者便把他引入淮西勢力圈子,先是盡力提拔,後又推薦當自己的接班人。
在打壓排擠異己上,說李善長和胡惟庸狼狽為奸,那是一點不誇張,早期的御史臺中丞,有望當丞相的楊憲是他兩人聯手陷害死的,中後期的劉伯溫更是遭到了他兩人的全力打擊,以致於劉伯溫最後硬是不明不白地死在了胡惟庸的手裡。
在個人操守,謀求私利上,李善長更是具有官場老油條的典型劣根性。
真蕭何也曾幹過一些欺行霸市,貪汙受賄的事,但蕭老前輩這麼幹是為了以自汙的方式換取自保。
李善長不是,照《明史》的說法,他是”富貴極,意稍驕“,權勢暴發戶的氣息擋都擋不住。
朱元璋對他其實還是很夠意思的,對他心生不滿後,朱元璋並沒有立動殺心,只是想讓他從高位上退下來,而且還給了很高的待遇。
洪武四年正月,李善長久病未愈,朱元璋抓住機會讓他退休,賜了他臨濠地若干頃,置守冢戶一百五十戶,佃戶一千五家,儀仗士二百家。
李善長要是有真蕭何的境界,此時應該順坡下驢,全身而退。但權勢暴發戶是捨不得官場權勢的,所以他還是在不停地鑽營,不停地謀私利。
洪武五年,一方面是念及李善長確有後勤實幹的才能,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對他尚未完全喪失信任,於是朱元璋又給李善長安排了一項遠離權力中樞的差事,督建中都宮殿。
這老傢伙可好,利用督建中都宮殿的機會,竟把朱元璋的老家搞成了淮西勳貴集團猖獗謀求私利的大本營。
按說,有這事,朱元璋足可以動殺心了,但因為時機尚不成熟,淮西勳貴集團的勢力太大,朱元璋沒有草率行動,只是詔罷了中都的役作。
即便這樣,朱元璋還是對李善長進行了酬謝和安撫,洪武九年,將臨安公主嫁給了李善長之子李琪,拜其為駙馬都尉,與其結成了親家。
然而,公主下嫁僅過了一個月,便有人出來彈劾李善長狎寵自恣,其子李琪多有不敬之舉。
但朱元璋依舊沒有翻臉,只削減了李善長歲祿一千八百石。
即便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發,坐黨死者甚眾,李善長也沒受到牽連。
從這些跡象看,朱元璋是有讓李善長善終之心的。
怎奈,李善長忍不了老油條不下油鍋的寂寞。
洪武十八年,李善長弟弟李存義父子被人揭發是胡黨,朱元璋念及舊情,沒有處死,只給了安置崇明的處罰。但李善長對此卻相當不滿,皇上開恩,按理他應該上書致謝,但他沒有,而是和朱元璋搞起了冷戰。
朱元璋真正動怒,正是從此時開始的。
可悲的是,朱元璋在心中已經舉起屠刀了,李善長不僅不知收斂,相反還有些變本加厲的意思。
洪武二十三年,已經七十七歲的李善長為營建私宅,竟然不顧朝廷嚴禁私調軍隊的禁令,向湯和硬借了三百衛卒。
結果遭到湯和告密。
到這程度,朱元璋終於動手了,先抓其私親丁斌,再抓其弟李存義父子。
這時候,老糊塗的李善長還多次出面,企圖鑽營撈人。
朱元璋徹底憤怒了。
在嚴加審訊下,李存義父子最終供出,胡惟庸幾次派人或親自勸說李善長助其謀反,李善長雖”驚不許,然頗心動“,最後表示,”吾老矣,吾死,汝等自為之。“
有了這條口供,朱元璋便以”知謀逆不舉發,狐疑觀望懷兩端,大逆不道“的罪名,將李善長賜死抄家,其妻女弟侄七十餘口全部殺掉,看在嫁到李家公主的面上,其子孫饒過一命。
可以說,李善長之死,既是慘死,也是作死。
他忘了“狡兔死,走狗烹”,忘了“不知進退,難得善終”。
黑句本
李善長,是明朝開國功臣,曾任左丞相,封韓國公,朱元璋親口評價“功比蕭何”,還被賞賜“免死鐵券”,免其二死,免其子一死。但是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仍被朱元璋將其全家七十餘口一併處死(僅有娶了朱元璋女兒的李祺一家倖免)。為什麼對大明皇朝有功的李善長即使有免死鐵券仍被朱元璋處死呢?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影視劇中的李善長)
“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是李善長之死的根本原因
歷代開國君主統一天下之後,幾乎都會對跟隨打天下的功臣進行一番誅戮,既是為了自己本身統治的穩固,同時也為了子孫能順利接班。而在這方面尤其突出的是劉邦和朱元璋,這兩位經歷及其相似的帝王,在登上帝位後,為鞏固統治和讓子孫順利接班均大肆誅戮功臣,清洗開國功臣集團的勢力。
而李善長的地位、功勞和作用都和劉邦手下的功臣蕭何一模一樣,連朱元璋都評價李善長功比蕭何。作為開國文臣之首,也是朱元璋手下淮西功臣集團的頭號人物,李善長當然難以避免被清洗。因此朱元璋殺李善長的根本原因就是為了清除開國功臣,鞏固統治。
(影視劇中的朱元璋)
居功自傲,屢犯逆鱗的李善長也有自己作死的一面
朱元璋和李善長的關係可以從洪武元年朱元璋稱帝劃一道分水嶺。在此之前,李善長是朱元璋倚重的文臣之首,在朱元璋忙於爭霸天下的時候,李善長既是為朱元璋籌謀定計的左膀右臂,又是為朱元璋守備後方,保障後勤的堅強後盾。因此在戰時狀態下,李善長的一些缺點或者擅權朱元璋是允許或者是默認的。但是平定天下後,戰事平息,朱元璋的主要精力投入到國政治理上時,李善長長期以來養成的交結淮西勳貴,黨同伐異以及擅權等等問題就越來越刺激到朱元璋敏感的神經。
但是剛剛建國登基不久朱元璋還沒有開始大肆誅戮功臣,對李善長的問題朱元璋也並沒有立即發難,甚至後來朱元璋已經開始清洗功臣時,朱元璋也顧念了李善長的功勞,使其躲過了前期的一些政治清洗。
1、洪武四年,剛剛在前一年朱元璋大封功臣中受封首功的李善長因為黨同伐異,擅權的行為使朱元璋深感不滿,或許是察覺到了什麼的李善長藉口有病,向朱元璋辭官,滿以為皇帝會挽留自己的李善長沒想到朱元璋順勢就批准了他辭官的請求。同時朱元璋還賞賜了大量的良田和奴僕,做足了讓這位丞相退休的面子工作。
2、如果李善長也藉此機會順勢回家歸隱的話,或許朱元璋能放過這個為自己立下汗馬功勞的老部下。可惜李善長似乎沒有從這次“辭官事件”中反思自己,一年後李善長病癒,急不可耐的他立即給皇帝寫信報告,暗示皇帝希望能重新出山。無奈的朱元璋還是滿足了李善長的要求,命他負責修建臨濠宮殿,將江南富民十四萬遷徙濠州耕種,讓李善長管理他們,留在濠州數年。但是讓一位丞相,遠離京師數年去負責修建宮殿,這顯然也是明顯的政治暗示。
3、沒有回到政治中樞的李善長或許心懷不滿,也或許還認為自己的功勞最大,因此在對皇帝的關係上顯得隨意了許多。洪武七年,李善長被人彈劾恃寵自縱,皇帝生病十幾日也不問候,召他問話也不認罪等大不敬罪名。朱元璋終於懲戒了一次李善長,但也只是削減了李善長的俸祿,也就是扣了他的工資。
4、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爆發,與胡惟庸關係密切且是胡惟庸的推薦人的李善長也受到牽連,但是在這個牽連上萬人的案件中,李善長依然沒有被朱元璋懲處。甚至在五年後,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被明證和胡惟庸有牽連時,朱元璋仍看在李善長的面子上,下詔免死,只是流放崇明,但是李善長卻對此沒有任何表示感謝的舉動。朱元璋對李善長的容忍已接近底線。
5、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長又因為李存義被牽連進胡惟庸案件,同時湯和告發李善長私自借兵去修繕自己的府邸,再加上多次公然向朱元璋請求赦免其外甥丁斌的流放之罪。這些事情終於讓朱元璋爆發了,朱元璋下令將李善長夷滅三族。
綜上,李善長因為功高權重,又是淮西勳貴的首腦,本來就深受朱元璋的忌憚,但是又不懂謙退自保,視朱元璋的政治暗示為無物,不甘心退隱,老是要在皇帝面前刷刷存在感。再加上在胡惟庸的案件中有牽連、包庇親屬、交結黨羽等行為,最終引來了滅門之禍。
反觀與李善長經歷相似的蕭何,在劉邦開始誅戮功臣時,果斷採取受賄自汙等等方式來擺脫困境,但仍被劉邦弄的下了大獄,幸運的是劉邦在被人勸諫之後放過了蕭何,但是從此蕭何也老實且低調的做人,終於得了善終。
耐人尋味的死後餘波
李善長死後一年,有一個叫王國用的官員公開上書為李善長辯護。他認為李善長與胡惟庸案勾結牽連的動機不足,因為李善長和胡惟庸雖然關係密切,但和皇帝則更是兒女親家。再加上即使參與胡惟庸謀反奪得天下,李善長能得到也只是臣子之首的位置,但是他本來就已經是了,為什麼還要在已經七十七歲的時候參與這樣的事情呢?這個明確記錄在《明史李善長列傳》中的事件,非常耐人尋味。為什麼是一年之後才有人為李善長辯護?同時為什麼一向嚴厲暴躁甚至嗜殺的朱元璋面對這樣一份奏章卻沒有任何表示?既沒有為李善長平反,也沒有治王國用的罪。
也正因此李善長的死成為一個明初疑案,也產生了多種解讀和質疑。但我個人認為朱元璋為鞏固統治誅戮清洗功臣集團的勢力才是最根本的原因。但是是否用滅門的方式對待李善長,則在某種程度上有李善長個人的因素,他的不知謙退,擅權跋扈,交結黨羽,黨同伐異、包庇親屬等等最終促使朱元璋在胡惟庸案已過去十年後還是動了殺心。
圍爐品茗人
殺他又怎麼了,有功又怎樣,想找個理由殺掉有威脅之人鞏固權力的,古今都差不多。
按說李善長算是無辜的,都七老八十了,臨了還是沒躲過一劫。
李善長功勞很大,明朝第一功臣非他莫屬,朱元璋對他也是恩寵有加,官封中書左丞相,封韓國公,又把女兒嫁給李善長的兒子,又賜丹書鐵券,免二死。
然而他在晚年被牽連進了胡惟庸案,因而獲罪。
其實大家都知道李善長很冤枉,可是冤不冤不是他們說了算,是朱元璋說了算。
劉冤不冤,幾位元帥,那麼多元勳冤不冤,那麼多受到迫害的人冤不冤!
那場浩劫多少人知道是歷史的罪惡,國家的悲哀,這就算大家都明白動亂的來源,但是真正背鍋的人卻另有其人的原因!
秋雨論歷史
公元1390年的某一天,南京紫禁城中。
朱允炆:皇爺爺,您為什麼要殺李善長大人呢?他可是為咱大明立下了那麼大的功勞,您還賜給他了丹書鐵券呢。我聽好多師傅都說他有蕭何之才,難道不應該留下他繼續為您出謀劃策、治理天下嗎?
此時的朱元璋已經有些老態龍鍾了,年輕時征戰天下留下來的暗傷也不時發作。強打起精神對朱允炆說道:傻孩子,朕還不是為了你,你父親身體不好,朕也老了,將來這個天下還不都是你的。你從小被那幫子讀書人帶偏了,心地仁厚。這本是好事兒,天下百姓有福了。可偏偏這些傢伙一個個龍精虎猛,看樣子都是比朕能活得比朕要久的人。現在有朕壓著,他們翻不出什麼浪來。一旦朕去了,你和你那同樣心慈手軟的父親怎麼能降得住他們。所以朕不但要殺他,連劉伯溫、胡惟庸、藍玉這些人也要殺,為的就是給你留下個太平的朝廷。
朱允炆吃驚的瞪大了雙眼,不可置信的看著慈祥的皇爺爺竟然如此腹黑,這和平時老師交給他的完全不一樣,簡直顛覆了他的人生觀。弱弱的說到:皇爺爺那為何不直接將他罷免就是,不如饒他一命,也顯得皇爺爺寬厚仁慈,史書上也不會留下殘忍好殺、苛帶功臣的罵名?
朱元璋嚴肅的說道:自古以來,最殘酷的就是權力的鬥爭了,斬草要除根。今天你不一棒子把他打死,說不定哪天他翻身了就把你反殺了。更何況朕要殺他並不只是單單為你掃除威脅,他自有取死之道!
朱允炆滿臉問號的看著朱元璋,朱元璋嘆口氣接著說道:都知道朕起家於民間,是個草莽。所以朕深知民間疾苦,最恨的就是貪官汙吏、結黨營私和欺壓百姓的官員了。李善長這廝,早在我剛起兵的時候就收敢受賄賂,還以為我不知道,只不過看他有些才能,裝作不知罷了。
他確實有功,朕也給了他幾次機會,可他偏偏貪心不足蛇吞象。給朕修宅子的錢他都敢中飽私囊,還利用職務之便,拉攏淮西出身的文官和將領,結黨營私。家人也管教不好,欺行霸市、欺壓良善百姓樣樣都來。他自己押妓就罷了,還帶著你姑父一起,朕真是後悔把你姑姑嫁給他們家了。你說朕該不該殺他?
朱允炆想不到李善長居然是這樣的人,當下也不再為他求情,只得點點頭:該殺!
歷史小跟班
朱元璋殺掉手中握有免死金牌的李善長,是因為李善長參與到了胡惟庸案當中。
朱元璋何等聰明的人,對權利極度的慾望,絕不允許他人分權,一直覺得丞相這個職位太礙眼。之所以提拔胡惟庸為丞相,是因為朱元璋要徹底廢掉這個延續了上千年的官職。胡惟庸在丞相位上結黨營私,不把朱元璋放在眼裡,這一切朱元璋都在暗中注視著。直到事情大到一定地步,才動手除掉胡惟庸,順便廢除了丞相這個職位。在這當中,李善長也間接參與其中,朱元璋自然不會容忍他。
彩色de木子時光
慣例!歷朝歷代都是如此。參考文革十年。趙家舉杯釋兵權是例外
張超男479
其實很簡單了,李善長權利太大,朱元璋死後朱允炆肯定治不住他的!朱元璋為了穩固皇權,肯定是要殺有大權的人的!他不希望自己死後大明在朱允炆手裡出亂子,所以要為朱允炆鋪路,不單單殺大臣,還把朱棣派去了燕地地,然而百密一疏!朱棣反而利用天高皇帝遠發展了更大的勢力!最後還是把朱允炆給幹掉了
葉落1206
給兒孫鋪路,李德高望重,怕兒孫駕馭不了
若水3171
看他不順眼,這老李家歷史上建了一個唐,這老劉家建了一個漢,李善長、劉伯溫都絕頂聰明,朱家太子太孫都不是他們的對手,不搞死他們老朱不放心啊。
賈甄矜
朱重八殺人沒有理由,所有的功臣都是莫須有的罪名殺掉的,並且株連九族。罪惡滔天,罄竹難書,惡貫滿盈,欺世盜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