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口戰役時間表

南口,北魏時稱“下口”,北齊稱“夏口”,金代始稱南口,位於北京市昌平區,自古為軍事重鎮,今屬昌平所轄20個鎮街之一。1937年8月,以南口、居庸關、龍虎臺等地為主要陣線,中國軍隊與日本侵略者打響了震驚中外一場大戰,史稱“南口戰役”。


南口戰役時間表

1937年8月12日,上海《申報》有關南口戰役的報道。


南口戰役是七七事變後,中日在華北戰場上的首次正面作戰。中日雙方在此役動員的總兵力超過13 萬人,傷亡總人數近5 萬人。最為現代的武器,如飛機、坦克、戰車、毒氣,與最為原始的作戰,如袒臂肉搏、石塊投擲、人體炸彈,全都出現於戰場。在戰略及歷史影響上,南口戰役可謂中國抗戰華北正面戰場形成的起點,凝聚了全民族抗戰的意志,加速了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形成,被日本稱作“一次世界戰爭史上未曾有過的山地戰爭”,被中共中央機關刊物譽為“與長城各口抗戰、淞滬兩次戰役鼎足而三”的一頁光榮戰史。


南口戰役時間表

上海《時事新報》:收復平津,須從南口著手。


在南口戰役白熱化之際,南口戰場成為舉國上下、中日雙方以及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1937年的七八月間,無論是遙處中國西北的英國記者貝特蘭,甘肅蘭州的謝覺哉,陝西富平的王恩茂,還是此時身居北平的吳宓,南京的胡適,倫敦的顧維鈞,在他們的詩文或日記中,也無論是在東方的報刊上,還是西方的報道里,都會出現一個共同的指向——南口。毛澤東並以極具戰略的眼光預見,日寇在華北作戰計劃,將以“佔領平津、南口、張家口一線為第一步”,特別指示邊區各部加緊備戰動員,隨時北上抗日。


南口戰役時間表


南口戰役是全民族抗戰之初的一幕序曲,是昌平百年曆程中的一錘重音。南口戰役期間,日軍相繼在昌平製造了沙河暴行、南口屠殺、西山慘案。僅西山慘案即殺害無辜群眾109人,焚燬房屋500餘間,是抗戰初期北京地區最大的慘案之一。今昌平區的沙河、陽坊、回龍觀、南口等地失陷後,所屬史各莊、朱辛莊、蘭各莊、白虎澗、霍營、虎峪等村,均有村民被殘殺的記錄。

面對日軍的暴行,不屈的平郊人民從來沒有停止抗爭。南口戰役後,國民抗日軍在昌平白羊城率先舉義,打響了平郊民眾抗日第一槍;廣大黨員幹部身先士卒,前赴後繼,配合八路軍主力部隊作戰,投身於平西、平北抗日根據地開闢和鞏固;更有成千上萬的燕平兒女為守護家園,支持抗戰,奔赴生產線、補給線、運輸線、秘密交通線,以及戰場第一線,譜寫了許多可歌可泣的篇章。


南口戰役時間表

國民抗日軍起義舊址,今昌平區流村鎮白羊城村。


2015年6月,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南口戰役》作為《中共北京歷史讀本》的第一批叢書,付梓出版。溫故以知新,時值南口戰役爆發81週年之際,謹據南口戰役期間的部分軍事電文、人物日記、總結戰報、民國報刊,以及親歷將領的有關回憶文章,概括梳理南口戰役之始末,以為存照。


南口戰役時間表

(1937年7月至9月)

7月7日,日軍悍然向宛平城發動進攻,七七事變爆發。


7月9日,彭德懷等紅軍將領通電錶示:“紅軍願即改名為國民革命軍,並請授命為抗日前驅,與日寇決一死戰。”


7月10日,日軍參謀本部對華北局勢做出判斷,決定為“一掃事態之根源,應向華北方面派遣之必要兵力”


7月20日,國民黨軍政部第三廳情報處處長嚴寬獲悉日軍對華作戰軍事情報,特向軍政部長何應欽密電,電文稱日軍企圖先佔領位於平西地區的藍靛廠、萬壽山、八里莊、西苑等地,然後切斷平綏路,控扼北平至昌平一線。


7月24日,宋哲元緊急召集第29軍將領商議作戰計劃,決定以第132師一部守北平,其餘的和第37師進攻豐臺和通州之敵,並以第143師自南口出擊,進攻昌平、密雲、高麗營等地,截斷古北口到北平的通路。


7月27日8時,北平以北的高麗營、昌平一帶400餘日軍,向南進犯小湯山、沙河中方冀北保安隊陣地。同時向通縣、團河發動襲擊,中日雙方軍隊嚴密對峙。


7月29日,北平失陷。此前一日,八十九師王仲廉部奉命挺進張家口。


7月30日,天津失陷。同日,蔣介石電令毛恕可、湯恩伯,速派員前往張家口與察哈爾省主席劉汝明聯絡增防事宜。


7月31日,蔣介石致信傅作義、閻錫山,催促八十四師高桂滋部星夜集結張家口。


8月1日,八十九師向懷來、南口輸送部隊。上午12時,該師529團羅芳珪部於豐鎮登車。敵方飛機不時於鐵路沿線偵察轟擊。軍隊利用夜間潛行。


8月2日晚,王仲廉師長率領高級職員乘坐第304次快車赴南口視察,至下花園站,遇日機9架投彈數十枚,並以機槍掃射,王仲廉及隨員險遭不測。


8月3日拂曉,529羅芳珪團接替二十九軍134師第2旅第4團守兵。於南口、居庸關、得勝口、康陵監、永寧、延慶等地搶築工事。


8月4日,日軍機械兵一中隊、坦克車30輛、野炮八隊、步兵一旅由北平運抵南口。八十九師530團到達康莊,即遭敵機轟炸。


同日,二十一師李仙洲部奉命由陝北宋家川出發,向南口馳援。


8月5日,十三軍湯恩伯部開抵南口,於南口、青龍橋、岔道、得勝口、虎峪村、蘇林口一帶佈防,嚴加戒備。


8月6日,連日來日軍以空軍對平綏沿線施行偵察轟炸,以列車輸送集中大量軍團,至本日,沙河附近發現敵騎200餘名。


8月7日,八十九師部及直屬部隊推進至榆林堡。從該日起,日軍不時以騎兵出沒於得勝口——康陵監——關公嶺——馬家窯之線陣地,中國守軍嚴陣以待。


8月8日晨,日軍步騎兵千餘、炮10餘門進攻得勝口,南口戰役拉開帷幕。八十九師二六五旅奉命將居庸關、南口及昌平間之鐵道橋樑山洞全部炸燬,並以巨型車頭阻塞山洞。從本日起,日軍以載重汽車80餘輛裝運各兵種連續向昌平增援。


8月9日拂曉始,日軍以戰車置鐵道附近掩護工兵修橋,且強迫居民趕修昌平至羊坊公路。12時許,日軍攜大炮戰車向昌平、羊坊各增兵千餘。下午3時許,日騎兵百餘向龍虎臺警戒陣地襲擊,激戰3小時。


8月10日拂曉,日軍炮兵向南口鎮及車站附近發炮,歷4小時。至下午1時,八十九師陣地全行轟毀。南口車站失陷。下午7時,八十九師工兵營第2連到達吊明湖,對羊坊之敵嚴密監視。


同日,傅作義、湯恩伯抵達張家口,商討進攻察北計劃。


8月11日拂曉,在南口方面,鈴木師團炮兵兩聯隊集中全力,向南口陣地發炮4000餘發,並以大批飛機在各陣地轟炸。南口陣地悉被炸燬無遺,血肉橫飛;在虎峪方面,日軍步兵、騎兵借戰車掩護猛撲虎峪村前進陣地,反覆肉搏10餘次。戰鬥持續至晚6時稍歇。


同日,周恩來、朱德、葉劍英等中共代表出席國民政府軍事會議,周恩來認為,目前中國抗戰的“主戰場仍在華北”,他特別指出,日軍將設法“先取南口、張家口而增加平綏線上”,“如南口、張家口不守”,則無法發揮中央軍及紅軍善於突擊迂迴的有利優勢,目前紅軍大部在甘肅一帶,“道途過遠,希望能早日出發”,北上抗戰。朱德進一步指出,抗戰在戰略上需要持久防禦,但“華北作戰,在背水之形勢下,戰術上應採攻勢”,目前華北一時難以完全鞏固,“南口、張家口須能固守”。葉劍英在發言中指出,我之重點應置於平綏線,並建議及時總結“此次南口、張家口、上海之經驗”,對實際作戰予以資鑑。


8月12日拂曉,日軍增兵5000餘、野炮60門、坦克車30餘輛,進攻南口、虎峪村、得勝口、蘇林口一帶陣地,並敵機30餘架,不斷轟炸。炮火之猛烈為開戰來所未見。


8月13日晨,黃樓院、吊末湖之敵,經第四師王萬齡部第20團之猛攻,向白羊城方向退去。高家口到敵2000餘,有向橫嶺城前進模樣。日軍3000餘由門頭溝向青白口前進,有進出馬黃峪,截斷我後方之企圖。


同日,淞滬會戰爆發,中國華東第二戰場開闢。


8月14日,日軍坦克車30餘輛衝入南口,五二九團羅芳珪部幾全團殉難。午後3時,敵增一聯隊猛攻南口左右兩側山頭守兵,肉搏十餘次。至午後9時,將敵擊潰,534團加入增防。


同日,蔣介石派衛立煌率三師由易縣、淶源向南口增援。九十四師朱懷冰部到達康莊。


8月15日午後,日軍以重炮轟擊南口右翼高地,發彈3000餘發,八十九師533團第三營全營轟滅。午後6時,南口右翼高地陷於敵手。第四師十九團於禾子澗擊落敵機一架。


8月16日午後2時,日軍千餘攻黃樓院、土木窯第四師二十團陣地,以主力3000餘猛攻南口左側高地。均被擊退。日軍2000餘侵入禾子澗,敵大部分向馬刨泉北石嶺進攻,王仲廉率二十三團趕赴橫嶺城。


8月17日上午9時,敵突破黃樓院陣地,侵入二三百佔領城邊碉樓。11時,日軍對南口進行全面攻擊。下午4時右翼陣地被敵突破,竄入3000餘進迫長城,一路向黃樓院騾子圈,一路向鎮邊城急進。我軍拼命截堵。


8月18日,日軍由南口右側黃樓院、長峪鎮、邊城一帶進攻,南口危急。


8月19日,右翼黃樓院陣地又被敵突破,侵入數百人,我軍死守。


同日,延安召開群眾大會,美國記者史沫特萊與延安軍民一起獲悉了南口戰役初戰告捷的消息,“在長城的南口,日本人最近已傷亡五千之眾”。


8月20日晨5時,二十一師六一旅之123團趕到,接替533團居庸關陣地。陳長捷三團從橫嶺城出擊,恢復十道嶺。晚5時,漢諾壩西灰菜梁新開口陣地被敵突破。至本日,二十一師李仙洲部各增援部隊進入陣地完畢。


同日,《國軍作戰指導計劃》頒佈,該計劃特別指出:“應以南口附近為旋迴之軸,以萬全、張北、康保等地方為外翼,要固守南口、萬全,國軍作戰方有生機,要攻略張江、赤城、沽源,國軍方能展布。”


8月21日晨,敵以步兵及戰車在炮兵飛機掩護下,進攻居庸關口。陳長捷率隊抵橫嶺城。


8月22日晨,長峪城西南高地一部被敵突破。騾子圈方面第四師陣地被敵突破,張樹楨少將團長陣亡。晚,居庸關口為敵突破。


同日,國民黨政府發佈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八路軍115師向晉察冀地區挺進;中共中央在陝北洛川召開擴大的政治局會議。


8月23日,黃樓院、鎮邊城各口被敵突破。


8月24日晨6時,敵機向居庸關陣地轟炸。敵步炮兵及戰車向正面534團陣地激烈攻擊。同時,右翼羊臺子、馬莊子及左翼馬家窯、虎峪村、得勝口發生激戰。至黃昏,雙方形成對峙。


8月25日晨,敵全線總攻。羊臺子、虎峪村、得勝口陣地戰事異常激烈,戰至午後7時,炮聲尤未停息。


8月26日,張家口被敵陷落,劉汝明退守宣化。衛立煌增援未至。南口陣地腹背受敵。敵以大部千餘進犯懷來。搶防各部奉命退出陣地,金城湯池之居庸關淪於敵手。


8月27日上午8時,各部均先後到達永定河北岸。


8月28日,日軍乘勝圍攻宣化。


8月29日,蔣介石電湯恩伯,速令比較完善之部隊,反攻恢復居庸關等各要口,圖與衛立煌軍聯絡,轉敗為勝。


8月30日晨,日軍衝入宣化城。夜,日軍圍攻懷安。


8月31日午,懷安陷落。


同日,八路軍120師向晉綏地區挺進。南口戰役結束後,英國記者詹姆斯·貝特蘭就此指出:“一直拖延到8月底,南京方面才下達進軍的命令”,“這種拖延是非常不幸的,假使那年8月這些有經驗的遊擊部隊就進入晉北山區的話,很可能會嚴重地妨礙日軍的進犯”。這一期間日偽報紙持續關注八路軍的作戰步伐,有報道稱:“內蒙門戶之南口戰,共產軍似尚未參加。”


9月1日,以張家口與南口既失,各部隊損失甚重,反攻不易。令參戰部隊轉赴晉綏戰場。第四師、八十九師開順德,湯恩伯及餘部留淶蔚廣一帶佈防,八十四師開廣靈,二十一師開蔚縣,九十四師開來源佈防。


南口戰役時間表

來源:武月星主編《中國現代史地圖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