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涛:人工智能将创造众多新的岗位并带来大量的就业

郭涛:人工智能将创造众多新的岗位并带来大量的就业

人工智能(AI)及相关技术,如机器人、无人机和自动驾驶汽车,有着促进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但人们也担忧其对就业的潜在影响。

无数工作岗位被代替

人工智能的强势崛起也引起了不少人的惶恐——人工智能发展如此迅猛,我将来会不会被下岗,它会带来大规模失业吗?如果你的工作符合以下特征,那么,你被机器人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大:无需天赋,经由简单训练即可掌握的技能;大量的重复性劳动,每天上班无需过脑,只是手熟而已;工作空间狭小,坐在格子间里,不闻天下事。如电话销售员、打字员、客服及收银员等岗位将最先被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淘汰。物理学家霍金(Stephen Hawking)曾表示:“工厂的自动化已经让许多传统制造业工人失业了,而人工智能的崛起会将失业范围扩大到社会上的中产阶级。未来,留给人类的只有护理、创新和监督等少数岗位了。”麦肯锡也曾发表调查报告称,到了2030年,人工智能的影响层面,已经冲击到了所有体力劳动,和服务类的后端操作人员,将近8亿人将失业。牛津大学的研究发现,美国有47%的工作机会很可能会被AI取代。

当前,越来越多的专家担心未来几年或几十年科技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他们认为,自动化,机器人和基于 AI 的 技术将大量取代人力工作,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失业,从而导致广泛的失业。这些担忧并不新鲜,自19世纪初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已经出现过多次对技术破坏作业的焦虑。

不可否认,像人工智能这样的新技术的确可以代替人完成某些任务,甚至是完全取代人力进行智能化工作,但也要看到,这样的技术同样会导致产出的增加、诸多配套产业的发展与新兴商业模式的出现,随之而来的便是无数新增的就业机会。技术进步的未来之一是工作性质会发生变化,一些职业将会消失,一些职业将会得到发展,一些新的职业将会产生。

创造或是破坏就业机会不仅取决于技术可行性,还受到经济,法律,监管或 社会政治等因素的制约。一个工作可能被消除并不意味着它一定将被消除。

大量工作机会被创造

技术只是会取代某些任务而不是整个职业, 而且新技术也会创造就业机会,并且要求工人提供新的技能。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人工智能(AI)、机器人技术、云计算、数据分析和移动通信等技术将改变几乎所有的行业,并将重塑工作的性质。在数百万的工作岗位将被淘汰的同时,也有数以百万计的新工作将被创造,更多的工作将会发生改变。如电子商务的发展曾造成了无数的商城关门歇业、员工下岗,但带了物流配送员、网络客户、技术服务人员等数以百万的工作岗位,还为上千万人创业或兼职工作带来了新机会。

过去的历史表明, 技术创新提高了工人的生产力,创造了新的产品和市场,进一步在经济中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那这次,对于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而言,也不会有任何差别。在人工智能时代,很多人类的工作会被取代,无疑也将产生很多新的工作,如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人员、人工智能产品的生产人员、维护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大数据的研究分析工作人员、从事于个性化教育和培训的人员、从事于技术传播的人员等等。从2020年起,人工智能所创造的工作机会将足以弥补其取代的数量,Gartner预计在2025年净新增就业数将达到200万个。根据普华永道的分析,人工智能及相关技术在未来20年将取代中国现有约26%的工作岗位,但也能通过提升生产率和实际收入水平在中国创造出大量新工作机会,人工智能对中国就业的净影响可能将创造约12%的净增岗位,相当于未来20年内增加约9,000万个就业岗位。事实上,许多人可能会发现自己能与人工智能系统一起工作,来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被它们取代。例如,自动驾驶汽车还无法应对所有情况。

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极大地刺激了新兴创新市场活力,催生出很多就业的新模式、新业态。这些新业态短期内也将创造了许多新的岗位并带来大量的就业。

未雨绸缪早做准备

面对汹涌而来的人工智能狂潮,我们也不用恐慌,技术的变革,固然会消灭一批低端、繁重的岗位,同时也会创造一大批更高端、更需要智慧的岗位。

人工智能技术对企业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包括提高生产力、显著提高内部流程和客户互动的质量、强化合规运营管理等,企业需要坚决拥护技术进步,建立能够快速做出反应的组织,不断完善和优化运营管理的薄弱环节,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对政府而言,通过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并继续大量投资世界级人工智能技术,在实现优势最大化的同时,减少因就业影响和收入不平等造成的损失,如为失业工人提供再培训计划、为难以适应新技术的人提供更强大的社会安全保障体系等。唯有如此,才能让人工智能和相关技术所带来的巨大利益在全社会尽可能广泛地传播。

人工智能将会促进就业市场逐步演变,只要正确的应对这一趋势,就会对就业产生积极的影响。面对人工智能,我们改变不了科技的进程,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以及自己下一代的知识结构。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们将会意识到人工智能摧毁工作只是一场虚惊。人们将会更乐意接受工作场所和社会中的人工智能及其应用。(文/天使投资人、互联网专家郭涛)

【专家简介】郭涛,天使投资人、知名互联网专家, 中国第一批电子商务弄潮儿,担任数十家政府/协会顾问,为近百家企业提供电子商务咨询或整体解决方案,参与孵化和投资十余家互联网公司,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