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瓜洲危急,西線秦日綱奉命回援

1855年,對太平天國來說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年份。這一年,北伐軍團經歷了艱苦卓街的穿插迂迴後英勇地耗盡了最後一兵一卒,天京西面屏障蕪湖失守,皖北的廬州也落入敵手,形勢異常糟糕。清軍趁太平軍調軍北伐的空當在揚州地區組建江北大營,從北面壓制太平軍的活動。縱觀當時的局勢,西征的石達開在江西、湖北開創的大好局面是這個時期太平軍最閃耀的光芒。

鎮江、瓜洲危急,西線秦日綱奉命回援

清軍進攻天京東面據點

清廷剛挫敗了北伐軍團,接下來咸豐更是加大力度對付太平軍的心臟地帶——天京,同時還從各地調集兵力增援武昌,意圖早日打下武昌重鎮,打擊石達開西征軍團的囂張氣焰。清廷的雙向施壓確實給太平天國上下造成了很大困難,天京出現糧食危機,人心浮動。自從揚州被清軍佔領後,天京東面失去了一個重要防禦據點,太平軍撤退到南面的瓜洲駐守,駐守瓜州的是太平軍將領謝錦章。

鎮江、瓜洲危急,西線秦日綱奉命回援

瓜洲古渡

1855年,接替病故的琦善掌管江北大營的託明阿向瓜洲發難。佔據軍事優勢的託明阿信心滿滿,小小瓜洲拿下應該不成問題。現實卻出乎他的意料,他沒想到瓜洲守將謝錦章竟然做足了防禦準備。為了彌補兵力的不足,謝錦章開挖了三道深壕,並鑿引長江水入內,使深壕變成了護城河。深壕之間構築炮臺和防禦工事,有效打擊了衝鋒的清軍地面部隊。此外,謝錦章還在長江江面拉起三道鐵索,給清軍水路助攻部隊設置障礙。託明阿沒想到小小瓜洲竟成了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鎮江、瓜洲危急,西線秦日綱奉命回援

秦日綱回救鎮江

同年4月,被任命為江南大營幫辦軍務的吉爾杭阿領清兵自上海向鎮江進發,太平軍天京東面的據點面臨巨大沖擊。坐鎮天京的楊秀清手中兵力不足,他決定將湖北戰場的秦日綱、陳玉成等火速調回救援鎮江、瓜洲。鎮江防務原本由羅大綱負責,羅大綱1854年隨石達開西征後交由殿左五檢點吳如孝擔任。吳如孝憑藉自己的經驗,精打細算,將鎮江的戰略資源發揮到極限,以數千兵力與統兵兩萬的吉爾杭阿殊死拼搏,形勢危急。為了有效打掉天京東面的威脅,楊秀清還抽調皖北、蕪湖的兵力,交由秦日綱統率,急速回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