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聯盟:電競逐漸“飯圈”化?粉絲對電競的影響究竟是好是壞?


英雄聯盟:電競逐漸“飯圈”化?粉絲對電競的影響究竟是好是壞?


隨著電子競技的迅速發展,電子競技的受眾也逐漸廣泛化,從一開始的小圈子亞文化一步步走向今日的“電子競技入亞”、“全民電競潮”。直播平臺的發展、信息時代的推進更是使得對電子競技的討論由最初的論壇和貼吧等蔓延至微博等輿論聚集地,不僅電子競技開始和大眾接軌,連粉絲群體都不能免俗。


英雄聯盟:電競逐漸“飯圈”化?粉絲對電競的影響究竟是好是壞?


如今一旦有比賽,各個直播間的彈幕便開始了自己的表演,你方唱罷我登場,熱熱鬧鬧儼然一出比賽外絕妙的好戲。

“梗”的來源莫衷一是,但LOL的老觀眾一定知道抗壓背鍋二吧:如今在彈幕裡活躍的無數“梗”,例如“排輩分”、“封男拜醬”、“背鍋山”等。

這一批從遠古時代開始看比賽的觀眾多年來聚集在一起,已經儼然成為了一股說一不二的話語力量。由於觀賽經歷豐富、說話直爽不羈,不只是英雄聯盟,各個項目中的貼吧觀賽水友幾乎皆是這個趨向。


英雄聯盟:電競逐漸“飯圈”化?粉絲對電競的影響究竟是好是壞?


在電競史上貼吧的存在歷史悠久,而在貼吧之外,各種bbs也百花齊放。nga、虎撲等的觀賽水友們討論比起貼吧吧友看似更加淡定,但不可否認的是bbs在電競粉絲圈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無論是從造梗數量質量、粉絲活躍度、比賽技術和戰術的討論上,bbs論壇一枝獨秀,地位不可小覷。


英雄聯盟:電競逐漸“飯圈”化?粉絲對電競的影響究竟是好是壞?


但是bbs等論壇留給大眾的印象,通常都是男性觀眾居多。現今隨意打開一場比賽的直播,觀眾席上也不乏女性觀眾的出現。一方面是常年“貼吧老哥”“直男論壇”等印象的刻板化,使得同時一直為電競賽事加油的女性觀眾存在被忽視;一方面近年來電競觀眾中的女性粉絲佔比的確大有提高。


英雄聯盟:電競逐漸“飯圈”化?粉絲對電競的影響究竟是好是壞?


隨著賽事觀賽人群廣泛化,微博上對電子競技的討論也塵囂直上。各大俱樂部都開始注重微博運營,超話、獎盃排行榜等也作為一項重要的衡量粉絲數目質量的數據。而微博本身自帶的輿論體質漸漸明晰強調出粉絲群體的趨同性和獨立性:關於電競賽事的討論逐漸從賽事和成績延伸到關於遊戲、隊伍、個體等的思考和紛爭。


英雄聯盟:電競逐漸“飯圈”化?粉絲對電競的影響究竟是好是壞?


“存在即合理”,既是百花齊放,那麼粉絲間不同的聲音,但凡不涉引戰,各執己見也值得被尊重。電子競技一直都有“造神”的趨向,有意無意間輿論和擁躉總要分出個孰是孰非、巔峰落寞。這種造神趨勢亦漸漸狹義化,從某個項目、某個隊伍、再到個人與團隊之間相互作用的爭辯與較量。有些專屬於娛樂圈的詞語也在電競圈得到一顯身手的“機會”:譬如“毒唯”“隊粉”“xfxy”等等諸類新興詞語。


英雄聯盟:電競逐漸“飯圈”化?粉絲對電競的影響究竟是好是壞?


萬千世態,泥沙俱下,作為競技體育,似乎分辯個上風是本能,慕強也是人類的天性。

然而另一個方面來說,作為團體項目居多的電競賽事,個人和集體的相互成就又構成了它無窮魅力的一部分。和傳統體育稍有不同的一點:電子競技顯然在這個信息時代傳播更迅捷、更新換代更快。某一陣風頭很容易席捲整個粉絲生態圈,而風過之處遍地狼藉之後,下一陣颶風又會再次來臨。這似乎也是瞬息萬變的二十一世紀的某個縮影:瞬時歡騰,轉眼雲煙。


英雄聯盟:電競逐漸“飯圈”化?粉絲對電競的影響究竟是好是壞?


那麼究竟有必要分辯怎樣觀看電子競技、怎樣做一個電競粉絲才是正確的嗎?或許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場荒謬的爭論。無論如何,遊戲是為了快樂而生、遊戲衍生的電競也是寄託一代年輕人的熱血和夢想才存在的。相互詆譭輕視總不會有盡頭,只要有人的地方難免會有駁鬥。但遑論對錯,萬類霜天競自由——作為電子競技的粉絲,希望諸位也能每一天獲得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