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拳擦掌“空翻多” 萬億偏股基金博“長牛”

摩拳擦掌“空翻多” 万亿偏股基金博“长牛”

摩拳擦掌“空翻多” 万亿偏股基金博“长牛”

鶯飛草長的三月,上海久為陰雨所擾的人們,得以在週末晴日裡出門踏青。但基金經理老張卻沒有這種心情——暖陽裹著倒春寒鋪灑在他身上,而他全神貫注的對象,卻只有眼前電腦中的各份研究報告。

老張堅定地認為,新一輪的大牛市行將開啟,而目前正處於牛市初期,所以,他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個股研究中。他直言,無需擔心近期A股的震盪調整,調整反而是一次建倉未來的好時機。“短短一個月左右,人氣可以被積聚到如此程度,牛市的味道已經很濃了。”老張說,“無論是從政策面,還是從資金面來看,A股都在孕育一次新的爆發。”

老張的觀點與農銀匯理基金投資總監付娟不謀而合。付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從技術面來看,春節後延續至今的A股快速反彈,量價配合程度較高,傳統意義上的“熊轉牛”基本確立。

值得注意的是,這漸成共識的觀點,正迅速轉化為資管規模以萬億元計的偏股型基金的投資策略。逼近巔峰的倉位給偏股型基金帶來極其豐厚的回報:數據顯示,截至3月17日,多達994只基金今年以來的收益率超過了滬深300指數同期漲幅,領跑者在短短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淨值竟然增長了52.46%!

“熊去牛來”的信心

老張的觀點,在公募基金經理群體中很普遍。只不過,雖然對大牛市無比渴盼,但許多基金經理的表達,卻要比老張和付娟委婉得多。

作為新生代基金經理中的一員,中歐基金的周應波也堅定地表示,A股市場未來幾年將是較好的投資選擇。他指出,長遠來看,A股市場是反彈到位還是反轉第一階段並不重要,重要的是A股已經從2018年的極度恐慌狀態中走了出來,投資者的中長期信心得到極大恢復,較多上市公司的股權質押風險也得到緩解,A股有望在震盪築底之後,在新經濟活力的支撐下持續向上。

而A股近期的反覆震盪,並未給周應波的決心帶來困擾。“市場總是在震盪曲折中前進的,由於短期過快上漲,出現震盪的概率比較大。此外,部分行業的部分股票出現了估值泡沫,但市場整體估值處在合理位置,並沒有很大的估值風險。”周應波說,“2018年末的市場低迷提供了歷史上極低的估值位置,從這一位置起步,A股未來幾年將是較好的投資選擇。”

海富通的基金經理姜萍也認為,從中長期來看,A股市場整體並不悲觀,結構性機會依然存在。目前宏觀政策、資本市場政策均傾向積極,A股整體估值明顯低於歷史均值,股權風險溢價雖有回落但仍接近歷史頂部,空間上蘊含機會。不過,政策放鬆、流動性邊際寬鬆帶動A股估值擴張,但後續業績表現仍存不確定性,在監管層開始警示配資後,市場題材炒作預計將偃旗息鼓,重新迴歸基本面。

華安基金副總經理、首席投資官翁啟森則表示,2019年國內權益市場相較2018年將更具配置價值。他分析,目前無論是縱向比較國內大類資產配置,還是橫向比較世界主要權益市場,國內股票市場都具有低估值的資產配置吸引力。而且從全年來看,國內無風險利率仍有下行空間,國內政策吹暖風將有助於市場風險偏好提升,權益市場的相對優勢配置價值將進一步凸顯。

聚焦兩大變量

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恨,A股的牛熊亦是如此。究竟是何原因,竟能讓老張等一眾基金經理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急速“空翻多”,甚至開始為牛市“造夢”呢?

一句話可以概括:A股市場的大環境發生了變化。

大環境變化的第一個重要變量,是政策完成了冷暖交替:從2018年的刺骨寒風悄然變成2019年的暖風拂面。這一點,身處A股投資第一線的基金經理們,感觸最深。

老張認為,政策的冷暖交替其實自去年四季度就已經開始,主要圍繞兩個核心關鍵詞進行:宏觀經濟和科創板。他指出,在去槓桿政策卓見成效後,重心向“穩經濟”偏移,無論是減稅降費,還是在流動性寬鬆上,其意圖都是讓宏觀經濟繼續保持健康穩定的發展,而宏觀經濟基本面能否持續向好,是A股能否啟動新牛市的核心基礎。“在‘穩經濟’上動作頻頻,雖然短時間內不會讓大家看到振奮人心的效果,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利好的價值會逐步釋放,加上流動性適度寬鬆的持續,從而推動A股市場走出一個基本面紮實的牛市。”老張說。

而科創板的即將啟動,勢必成為A股市場走牛的一個巨大催化劑,這幾乎是所有基金經理的共識。光大保德信基金就指出,科創板是今年資本市場的重點,本質上也反映了科技創新政策將會是今明兩年的宏觀政策核心,也是經濟高質量發展與補短板的重心,需要高度重視。預計短期資金分流效應有限,要更多關注映射效應,可以關注主板的科技創新龍頭公司。

而在付娟眼裡,科創板的啟動除了提供新的投資標的外,其對當前市場中的優質成長股也會有“催化”作用,形成板塊的共振效應。她指出,科創板即將開板,也給可對標的優質成長股帶來了“紅利”,有望提升它們的市場估值。她同時表示,自己看好中小市值的優質成長股,投資風格也更偏重於這一方向。而從業績增速指標來看,創業板和主板之間的差距正在收斂,創業板的業績優勢將慢慢顯現出來,這給創業板今年以來的強勢行情提供了基本面支撐。

大環境變化的第二個重要變量,則是外資的洶湧而入,正在悄然改變A股的投資者結構,讓A股市場的博弈特徵變得更加“豐富”。而作為A股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公募基金經理們對這一變量,顯得喜憂參半。

針對今年以來外資大幅度流入的現象,付娟認為,伴隨著MSCI提高A股因子的權重,外資加速流入A股已是大勢所趨,而借鑑海外市場MSCI擴容的經驗,A股的外資流入可能會持續數年,對A股市場未來走勢有深遠影響。這意味著,在未來A股市場的博弈中,外資將成為重要的對手,這會顯著影響A股投資者結構。作為專業投資者,公募基金經理需要正視這一變化,深入研究外資的投資理念和行為習慣,要學會用全球視角來分析和判斷A股未來走勢與個股估值。

事實上,諸如大族激光等個股被外資買到“上限”等消息頻頻爆出,已經讓很多基金經理深刻感受到,雖然目前外資對A股的整體影響力有限,但在個股層面,外資已經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強勢對手。老張告訴記者,現在很多基金經理開始有意識地研究外資的操作模式,並主動與國內的外資投資經理接觸,期望在未來的激烈博弈中儘可能地多掌握主動權。“事實上,與此前國內投資者的理解相反,外資並非只有長期價值投資理念,短線兇狠的操作,有時候比國內的遊資還要厲害。”老張說。

高倉位下的博弈

值得關注的是,在“造夢”A股的短短一個月裡,許多公募基金經理將倉位推到了接近上限的高位。

這種策略,固然體現了公募基金經理們對於A股牛市的堅定信心,但從另一個角度分析,這也意味著,在倉位策略幾乎相同的背景下,個股層面的博弈將會變得更加激烈,公募基金之間的業績分化有可能在隨後的牛市進程中不斷加劇。

捨棄春光,週末仍加班研究個股的老張,顯然是充分感受到了這種壓力。在以千計的偏股型基金產品中,老張執掌的幾隻基金業績僅屬中游,這是他感覺壓力山大的主要原因。若擱在熊市,中游的業績足以寬慰自己,也甚少有基民在意。但牛氣一旦沖天,基民們灼灼的目光就會讓中下游者莫名緊張——一旦基民決定“換倉”,在公募基金總規模未見大增長的背景下,中下游者必然會成為拋棄的對象。

“我已經聽說,一些相對業績排名一般的基金,最近遭遇到了大額贖回的情況,讓基金經理都懵了,不得不肉疼地賣股票。”老張說,“其實從絕對收益角度,兩個多月能賺到十幾個點的收益率,很不錯了,但基民們不這樣看。牛市一起來,大家對收益率的要求和風險偏好一起提升,你要是落在後面,基民是不會給你時間調整的。”

不過,記者整理近期採訪的資料後發現,雖然市場震盪加劇,但大部分基金經理對於個股板塊的判斷趨同性較強,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科技板塊和消費板塊領域,較少談及週期板塊。付娟就表示,重點關注光伏設備、教育、創新藥、軍工和5G板塊。她表示這些板塊中,光伏設備正在迎來行業的新變化,即從依賴國家補貼變為依靠內在需求推動,龍頭企業的優勢將會更加突出;教育板塊中,則需要重點關注高等教育和職業培訓,不過要緊盯政策變化。

周應波表示,主要圍繞兩條主線投資:一是更加關注能源變革,如光伏行業、新能源汽車行業、頁岩氣行業——這些發生在發電端、用電端、能源開採端的革命性變化,正在逐步改變整體的能源架構;二是在5G啟動建設的背景下,關注消費電子、智能汽車、智能家居領域的創新變化。

浦銀安盛基金認為,短期取得較大漲幅後,市場震盪加劇,但市場人氣並未消散,追求結構性機會比指數漲跌更為重要,繼續看好以5G、國產軟件、芯片為代表的科創主線。同時,由於MSCI逐步提高A股權重,持續看好受益於外資持續流入的消費藍籌類白馬股,並對景氣度向上的光伏、鋰電、農業等行業保持長期關注。

專家論市>>>

安信策略:A股已經走出階段性低位未來關注基本面

李迅雷談2019資產配置:看好股市有望持續活躍

邊風煒:前期的強勢投機潮正在落幕 3000點上逐步收官

廣發策略戴康:資本市場重估驅動居民與長線資金入市

點擊查看>>>市場行情進入第二階段王牌機構最新解盤頂尖高手解盤

關注天天基金網微信號【tiantianjijin18】,每天為您提供基金交易、淨值、排行、資訊等全面理財服務,超5600只基金,申購費全面1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