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不變的晾衣杆,智能家居為什麼還沒有徹底改變它

科技的發展,是把很多東西都帶向了智能化。我們之前乘坐公交往往是需要準備零錢,現在呢只需要手機一掃,便可以立馬完成付款。還有我們家庭使用的空調,智能控制著室內的溫度。

千年不變的晾衣杆,智能家居為什麼還沒有徹底改變它



這些變化都是科技進步帶來的結果,在生活越來越便利的同時,我們卻覺得有些東西依然是比較傳統,比如我們每天晾衣服的架子。從古代到現在,可以說它還是變化不大。

在農村地區,晾衣服的架子往往是被竹竿所替代。為什麼選擇竹竿,主要是質量輕,能經受陽光和雨水的侵蝕,換作是其它材料,根本沒有這麼耐用。而在城市裡面,用竹竿有點不恰當。想要找到一根竹子更難。

千年不變的晾衣杆,智能家居為什麼還沒有徹底改變它



被取代的是不鏽鋼材料的鋼管,相比竹竿而言,優勢更明顯,更不用擔心它會斷還是有其它問題。固定在那裡以後,基本不用再去管它。但是當我們周圍的東西都慢慢變的智能化以後,它的腳步似乎要慢些。

第一代智能晾衣架的原型大概是這樣,我們都清楚晾衣架所處的地方一般都是陽臺的頂部,需要涼衣服的時候得用衣叉把衣服掛上去,遇到比較重的衣服估計需要費比較大的力氣。

另外在南方地區,需要洗換被套,晾上去也是很麻煩。基於這樣的需求,第一代的智能晾衣架就出來了,它的功能也比較單一,只是單純的上身和下降,並且是由自己來操控。

千年不變的晾衣杆,智能家居為什麼還沒有徹底改變它



方便是方便了,可具體的作用卻不是那麼明顯。到了第二代智能晾衣架以後,這個是有了好轉,從手動的變成了電動的。不再需要自己動手。而其它的功能也沒有多大的改進與增加。

遇到南方的陰雨天,你們可能頭疼了,持續的時間還比較持久,光是簡單的晾曬已經是不能滿足需求了。如果可以加上烘乾,加熱的功能,相對於來說會是不錯的,快速的讓衣服風乾,加上自帶的殺菌消毒功能,是會有用戶去試試的。

瞭解了這些需求以後,我們所需要的什麼設備也大概清楚了。首先應該是電機和控制裝置了,通過控制按鈕來進行晾衣架的升降,還有就對衣服的烘乾與殺毒消菌,是需要下大功夫的。

如何在陰雨天啟動這樣的功能,並保持溫度不那麼快下降。或許是需要加一個類似薄膜的東西,反正整個過程下來是非常麻煩的,要是做成了,那一定是會有很大的市場。在入局智能家居領域的你們,期待你們的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