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品三國——群雄逐鹿

董卓失敗了,軍閥與門閥的爭鬥以門閥的勝利塵埃落定了,但是門閥士族的內鬥持續了幾百年,直至唐末士族才衰落,軍閥統治的時代才來臨。

董卓亂政以後,漢王朝對各地的統治力已經衰弱到了極點,漢獻帝成了一個移動的玉璽。門閥的爭鬥與兼併快速的進行,小的勢力被少數的大勢力所兼併,群雄逐鹿的年代下,公孫瓚、袁紹、曹操、呂布、袁術、孫策、劉表、劉璋等在各地稱雄稱霸。袁紹滅了公孫瓚之後,擁有四州之地,而曹操滅了呂布、劉備之後擁有三州,兩個大勢力的碰撞已經不可避免了,官渡之戰爆發了,戰役足足持續了一年。

在這一年之中,張繡聽從賈詡的勸告,歸降曹操。劉表雖然表面上答應支持袁紹,但他並未出兵,持觀望態度。曹操用衛覬之計,鎮撫關中,並在官渡開始構築防禦工事,以防備袁紹攻擊許都。建安五年正月,曹操出人意料地先進攻徐州的劉備。眾將認為應先打袁紹,曹操說:“劉備是人中豪傑,現在不打,將來必有後患。袁紹有大志向,但反應遲緩,肯定不會行動的。”遂進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破劉備于徐州,關羽被生擒投降,旋即還軍官渡。當曹、劉作戰正酣之時,袁紹謀士許攸建議袁紹“舉軍而襲其後”,但袁紹以幼子有病為辭拒絕採納,致使曹操從容擊敗劉備回軍官渡。二月,袁紹率步兵十萬、騎兵一萬,進軍黎陽(今河南浚縣東北),準備渡河,同時派遣顏良進攻白馬(今河南滑縣東北)。四月,曹操用荀攸之計,聲東擊西,佯裝欲於延津渡河,誘使袁紹分兵西向,實則輕兵突襲白馬,顏良於陣間措手不及,為關羽所殺。白馬之圍遂解,曹操遷移民眾,沿河西退。袁紹率軍渡河,追擊曹操,至延津南。曹操令騎兵解鞍放馬,將輜重丟棄。文丑與劉備帶著五六千騎兵先後追至,士兵們爭奪輜重,情況混亂。曹操以五百餘騎,乘機突擊,文丑死於亂軍之中(被徐晃斬殺,並不是關羽斬殺)。此後,曹操還軍官渡,袁紹進保陽武(今河南原陽東南),關羽復投劉備。當時,江東孫策意欲偷襲許都,卻被刺客暗殺。汝南黃巾軍劉闢叛變,袁紹使劉備前往相助,為曹仁擊破。這場戰役中為很多名將的成名之戰,也是很多名將的墳墓。關羽出名了陣斬顏良,卻沒有誅文丑,這點正史跟演義的差距。

袁軍初戰失利,但兵力仍佔優勢。七月進軍楊武(今河南省中牟縣北),準備南下許昌。八月,袁軍主力接近官渡,依沙堆立營,東西寬約數十里。曹操也立營與袁軍對峙。九月,曹軍一度出擊,沒有獲勝,退回營壘堅守。袁紹構築樓櫓,堆土如山,用箭俯射曹營。曹軍依謀士劉曄之計製作了一種拋石裝置的霹靂車,發石擊毀了袁軍所築的樓櫓。袁軍又掘地道進攻,曹軍也在營內掘長塹相抵抗,粉碎了袁軍的計策。雙方相持3個月,曹操外境困難,前方兵少糧缺,士卒疲乏,後方也不穩固,曹操幾乎失去堅守的信心。荀彧給予曹操方面決心,使得曹操得以堅持危局,加強防守,命負責後勤補給的任俊採取10路縱隊為一部,縮短運輸隊的前後距離,並用復陣(兩列陣),加強護衛,防止袁軍襲擊;另一方面積極尋求和捕捉戰機,擊敗袁軍,不久派曹仁、史煥截擊、燒燬袁軍數千輛糧車,增加了袁軍的補給困難。同年十月,袁紹又派車運糧,並令淳于瓊率兵萬人護送,屯積在袁軍大營以北約20 公里的古裡(河南延津縣內)、烏巢(今河南延津東南)。恰在這時,袁紹謀士許攸投奔曹操,建議曹操輕兵奇襲烏巢,燒其輜重。曹操立即付諸行動,留曹洪、荀攸守營壘,親自率領步騎5000,冒用袁軍旗號,人銜枚馬縛口,各帶柴草一束,利用夜暗走小路偷襲烏巢。到達後立即圍攻放火。袁紹獲知曹操襲擊烏巢後,只派輕騎救援,主力則猛攻曹軍大營。可曹營堅固,攻打不下。當曹軍急攻烏巢淳于瓊營時,袁紹增援的部隊已經迫近。曹操勵士死戰,大破袁軍,殺淳于瓊等,並將其糧草全數燒燬。袁軍前線聞得烏巢被破,導致軍心動搖,內部分裂,大軍遂潰。袁紹倉惶帶800騎退回河北,曹軍先後殲滅和坑殺袁軍7萬餘人。

官渡之戰,經過一年多的對峙,至此以曹操的全面勝利而告結束。曹操以兩萬左右的兵力,出奇制勝,擊破袁軍十萬。這個戰例成為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氣,寫下了他軍事生涯最輝煌的一頁。建安七年(202年),袁紹因兵敗憂鬱而死,曹操乘機徹底擊滅了袁氏軍事集團,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又征服烏桓,至此,戰亂多時的北方實現了統一。


略品三國——群雄逐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