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保險不是萬能的!

請記住,保險不是萬能的!


我們團隊自從推出保險訂製方案服務以來,為線上線下訂製的方案已經超過1000份,很多用戶預約了後續的諮詢服務。

在電話諮詢中,我發現很多用戶對保險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偏差。我不得不說,這對於我這樣一個讀金融和做金融行業出身的人來說,是一個極大的震撼。

我一直以為有些問題只是常識,但沒想到,這些所謂的常識,無論我的用戶是高學歷還是低學歷,都一樣顯得無知,這種無知讓我感到震撼的原因,不是因為他們只是簡單的不懂,而是不懂背後的貪婪。

我想說,真正的保險不是騙人的,但它也絕對不是萬能的,有三件事,保險是做不到的。

請記住,保險不是萬能的!


保險不接受隱瞞


我們在諮詢的過程中,遇到一位客戶,他的既往病史涉及到了健康告知裡的內容,所以我們建議他在購買保險之前需要進行核保,然後根據核保的結果來判斷可不可以買保險。

他就問我們,能不能幫助他規避核保,如果他現在沒有告知保險公司,以後保險公司問起來,就說自己也不清楚,會不會被拒賠。

我們的回答,當然是不可以。

這種知情不報的行為就叫做騙保,雖然可以讓自己成功買到保險,但是在理賠的時候,保險公司一查,發現有既往症,那就會遭遇拒賠了。

所以,大家在買保險的時候,必須得如實告知。保險公司問你有沒有哪些既往病史,有就得回答有,哪怕不是什麼大病。

所以大家如果在線下買保險的時候,遇到個別無良的保險銷售員,告訴你可以不用填,也千萬不要相信。

他把保險賣出去了,能拿到提成,等到出險的時候,他也許早就離職了,到時你要是拿不出他誤導銷售的證據,吃虧的還是你。

保險公司是不接受被保人隱瞞健康事實的,如果我們在買保險的時候,沒有如實告知,等到出險的時候,保險公司就完全有理由拒賠了,這其實是很多人在理賠的時候被拒賠的核心原因。

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保險公司會在理賠的時候為難被保人,卻從來不去好好想想自己買的保險是不是買對了,有幾個人在買保險的時候,把保障合同,把理賠條款一字一句讀過呢?

我協助客戶理賠了這麼多案件,至少我沒有遇過這樣的事情,因為我只會根據用戶的實際情況來推薦保險,哪怕他想買,但不符合條件,我也告訴他不能隱瞞病情投保。

因為沒有如實告知,最終肯定是自己理虧,醫保記錄一查,你看過什麼病都一清二楚,你以為你騙得了?

所以,大家在投保之前一定要好好看健康告知,並且如實告知,不要隱瞞。

請記住,保險不是萬能的!


超出保障範圍不給賠

很多用戶對於各個保險產品的保障範圍並不清楚,這也是我在服務的過程中發現很多人都存在的問題。

記得去年看過一個新聞,一位63歲的女士為了給兒子籌集醫藥費,於是跳樓自殺。因為她記得自己有一份意外險,如果自己發生身故,兒子就能拿到20萬治病。

她想用自己的命換兒子的醫藥費,但先別說她的一年期意外險當時已經過期,就算沒有過期,她的兒子也不可能獲得賠償。

因為意外險只會給意外造成的身故進行賠償,而跳樓自殺,明顯不是意外。

保險業定義的意外,指的是外來的、突發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使身體受到傷害的客觀事件。自殺,因病身故或者打架鬥毆導致的身故,意外險都是不賠的。

這位母親本想用自己的生命來換兒子的醫藥費,到頭來卻是一場悲劇。

除了對意外險有誤解之外,很多人對於重疾險也有誤解,以為生了很重的病就是重疾。實際上,重疾險保障的是你當初買保險的時候合同上約定的疾病,只有得了這些病才能夠得到賠償。

對於超出自己保障範圍的事件,保險公司是不必理賠的。有的人從來不看保障條款,當然不知道保險保什麼,反倒指責保險公司騙人,真的就顯得很無知了。

所以,大家要看保險合同裡的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一個保險保什麼,不保什麼,裡面都寫得清清楚楚。

請記住,保險不是萬能的!


高保障+高收益+便宜=不存在

前段時間特別流行一句話,“小孩子才做選擇題,大人會說我全都要”。做了保險諮詢之後,我們保險團隊非常深刻地理解了這句話。

有不少客戶,問我們能不能推薦一些收益高,性價比高的儲蓄型保險,聽到這些話,我和我的小夥伴只能說,臣妾做不到。

既有保障,還能儲蓄,想想都覺得這種保險不錯。但是,大家一定要記住一句話,保險公司不是慈善機構,想要多一個儲蓄功能,你一定要多交錢。

其實我們為儲蓄型保險多交的錢,每年的收益普遍也就是2%-4%之間,並且這些資金的流動性極差,中途想用這些錢,只能選擇退保。這樣不僅本金拿不回來,保障也跟著沒了。

而且,因為多了一個儲蓄功能,所以產品的設計也變得更加複雜。我們想要判斷一個產品的性價比如何,也變得更難了。所以,這種帶有儲蓄功能的保險,時常會有很坑的產品出現。

我們的保險方案有贈送3份保單分析的服務,因為經常幫用戶分析保單,我更清楚那些儲蓄型的保險有多坑。

在用戶交上來的保單裡,那些具有儲蓄功能的保險,普遍性價比低且收益也低,有些產品的年收益還不到1%。

就我們團隊瞭解的情況來看,目前市面上沒有很值得推薦的儲蓄型保險。與其買一份有儲蓄功能的保險,不如直接買一份高性價的消費型保險,再把剩下的錢拿去做投資。

就算是貨幣基金或者創新型存款這種很穩妥的投資,投資收益都能勝過儲蓄型保險的投資收益。

沒有保險,很多家庭都無法抵禦風險,但是不經諮詢或者自己認真研究而亂買保險,更會讓自己白白花了冤枉錢。

還沒看夠?快點擊文章底部“瞭解更多”,挖掘更多精彩內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