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甲球隊在歐冠遭英超球隊團滅,是“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的競爭力嗎?

第一看點


“50+1”政策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德甲球隊的競爭力,但是否該考慮撤銷該政策目前依然撲朔離迷。

2018/19賽季可謂是德甲眾球隊的受難賽季。目前歐冠以及歐聯杯的第一輪淘汰賽已經全部結束,六支代表的德甲參加歐戰的球隊,居然只有法蘭克福一支球隊成功晉級,其餘如拜仁、多特等強隊均折戟沉沙。在歐冠賽場上,更是出現了拜仁、沙爾克04與多特在八分之一決賽中被英超球隊團滅的慘劇。

德甲球隊雖然低調,但其在歐戰上的競爭力並不弱。德甲球隊不僅常年能進入歐冠四強,在2013年還有過拜仁與多特會師歐冠決賽的盛況。僅僅數年,德甲被衰落至此。不少球迷甚至德甲俱樂部的管理者認為,罪魁禍首在於德甲實行多年的“50+1”政策。他們認為,正是由於這一政策的限制,導致德甲球隊得不到足夠的投資,自然競爭不過其他聯賽。

那麼,“50+1”政策究竟是什麼?它是否限制了德甲球隊在歐戰上的競爭力?讓我們細細道來。

“50+1”政策及其目的是什麼?

“50+1”政策的具體規定比較複雜,我們只要知道下面這一簡化版的規定內容即可:在各德國地區註冊的職業足球俱樂部中,球迷會員群體在俱樂部中的投票權必須超過總票數的一半以上。也就是說,球迷會員群體實際上決定了俱樂部決策是否能夠通過與實行。

首先,“50+1”的意思實際上是指球迷會員擁有一半以上的投票權,而並非真的是51%以上的投票權;其次,這一政策只對職業球隊有效,即德甲與德乙俱樂部;最後,擁有投票權的並不是所有的球迷,而是成為該俱樂部的會員們。

不過,即使如此,球迷們的意見對於德甲俱樂部的決策也非常重要。即使大如拜仁這樣的德甲巨無霸,在遇到如主席選舉之類的大事時也必須召集所有會員進行投票。

很顯然,“50+1”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保證俱樂部是球迷們的俱樂部,而不是資本手中的玩具。德國的足球俱樂部和歐洲其他大部分俱樂部一樣,最初都是由當地民眾自發組織起來的,並在民間足協的組織下聚在一起形成大的聯賽,可以說是真正的“源於人民”。為了保證球迷們始終是足球的主導者,這才有了“50+1”政策。

“50+1”政策對德國足球有哪些影響?

在“50+1”政策的保護之下,德甲聯賽堪稱歐洲乃至全球足球聯賽當中的一股清流。即使在西甲、意甲與法甲聯賽,仍然有許多小球度因為戰績較差等原因吸引不到足夠的球迷,每次主場比賽看臺上都冷冷清清。

而在德甲聯賽,由於“50+1”政策的原因,球迷們深刻地體會到了俱樂部與自己的緊密聯繫,因此幾乎每場比賽球場都能坐滿,幾乎每支球隊的主場氣氛都堪稱魔鬼主場。德甲官方一直驕傲地稱自己這裡有“最純粹的足球”,很大一部分功勞要歸功於“50+1”政策。

但是,“50+1”政策最大的不利之處就是限制了資本對於俱樂部的投資。“50+1”政策本身並不限制外來資金的注入,但即使投入再多,由於該政策規定球迷會員群體必須佔有一半以上的投票權,投資方依舊無法掌控俱樂部。光投錢但是拿不到決策權,如果真有哪個資本家願意這麼幹,那他不應該叫資本家,而是應該叫慈善家了。

除了“50+1”政策,德國聯賽還有著全世界最為嚴格的財政審查制度,基本上要求每家職業俱樂部都要做到盈利。如果近幾年虧損太多,那就將被毫不留情地取消參賽資格。因此,德甲俱樂部基本搞不了什麼抵押貸款之類的騷操作,再加上“50+1”政策對投資的限制,各德甲俱樂部對財政支出只能嚴格控制。

一個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多特蒙德俱樂部。大黃蜂於上世紀末曾經擊敗尤文圖斯拿到過歐冠冠軍,那時的多特蒙德兵強馬壯,可謂是德甲俱樂部的代表。換做其他聯賽的俱樂部,很有可能就會繼續加大投資,把自己的主力隊員留住,爭取多拿幾個冠軍。

然而,受困於“50+1”政策,拿不到投資的多特蒙德為了保持競爭力,不得不硬扛著給主力球員加薪,結果短短兩年之內就到了破產的邊緣。為了不被勒令降級,多特蒙德只能將自己的訓練場以地皮的形式賣掉,之後再租回來使用。如此掙扎了十年的時間,多特才將自己的訓練場贖回,並等到了自己的下一段輝煌。

另一個例子就是德甲“班霸”拜仁。拜仁慕尼黑由於經常從德甲其他球隊買人,因此落了個“挖掘機”的惡名。然而,在財大氣粗的“西超”與英超球隊面前,拜仁也只能算箇中產階級。年年花幾億歐元的皇馬巴薩與曼市雙雄自不必多說,就連一向以摳門著稱的阿森納,其轉會支出也經常比拜仁要多......

在這個身價上億的時代,拜仁的引援身價記錄依然是哈維-馬丁內斯的4000萬歐元,德甲在轉會市場上的競爭力可想而知。本賽季拜仁被淘汰出局,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陣容嚴重老化而無力及時更新。從這個角度來看,說“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球隊的競爭力,其實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取消“50+1”政策?德國球迷們可能不答應。

既然“50+1”政策極大地限制了俱樂部的投資,那為什麼不向德甲官方提議取消它呢?事實上,關於“50+1”政策是否該被取消的討論幾乎每個賽季都有,但最終都沒有了下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德國本地球迷對該政策的大力支持。

之前我們已經說到過,正是因為“50+1”政策的保護,使得德國球迷始終是當地俱樂部的主人。如果沒有這一政策,資本必然會大量進入德國的足球市場,那麼球迷對俱樂部的投票權也將迅速失去。正因如此,自“50+1”政策誕生的第一天起,廣大的德國球迷就成為了它最堅實的天然盟友。

德國球迷不僅不希望自己的俱樂部成為資本家的玩具,對於其他試圖破壞“50+1”政策的俱樂部,他們也會自發地排斥甚至痛恨。舉一個典型的例子,為了繞開“50+1”政策的規定,萊比錫紅牛俱樂部的球迷會員名額只有八人,並且八人都是在紅牛公司持有股份的高管或老員工,這樣一來紅牛公司實際上對萊比錫紅牛有著100%的決策權。

對於這樣一支破壞傳統的球隊,德國球迷們表現出了充分的痛恨。自萊比錫紅牛還在低級別聯賽開始,這支球隊的比賽就充滿了不平靜。對手的球迷不僅會對他們辱罵整場,甚至還會做出一些極端的舉動:不只一次有人在萊比錫熱身的草皮裡撒鐵釘!德國球迷對“50+1”政策的維護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雖然有部分球迷對於取消“50+1”政策持積極態度(尤其是新生代的德國球迷們),但總體來說,反對的聲音還是佔到了大多數。在球迷們如此激烈的反對之下,即使許多德甲俱樂部都提出過取消“50+1”,但最終也只能作罷。

有沒有辦法繞開“50+1”政策?

事實上,並非所有的德國職業足球俱樂部都需要遵守“50+1”政策。“50+1”政策中有一條豁免條款:如果一支球隊在該政策執行之前已經由同一投資者連續投資20年,那麼該球隊就可以不用遵守“50+1”條款。

比如勒沃庫森,這支外號為“藥廠”的俱樂部是由著名製藥公司拜耳集團成立的,它最初其實就是拜耳員工組成的“廠隊”;而沃爾夫斯堡是由大眾集團成立的“廠隊”。這兩支俱樂部在“50+1”政策執行之前就已由各自的公司投資超過20年,所以他們不需要遵守“50+1”政策。當然,現在拜耳集團與大眾集團基本也不怎麼投資了,這兩支球隊基本是盈虧自負。

前面我們說過,“50+1”政策只適用於職業球隊,即德甲與德乙俱樂部。那麼,如果一支由資本投資的球隊升上了德乙甚至德甲,那又該怎麼辦呢?也許你會覺得很奇怪,德丙甚至更低級別的俱樂部有什麼好投資的?但這樣奇葩的情況卻真的出現了,還出現過兩次:

第一支球隊是霍芬海姆。霍芬海姆原本只是德國一個小村鎮的低級別球隊(這也是其綽號“霍村”的來歷),但在當地老闆霍普的大力投資下,霍芬海姆完成了聯賽級別的三連跳,並於08年升入德甲聯賽。

當霍芬海姆於07年升入德乙時,德國足協就有些頭痛了:霍普是從1989年就開始投資霍芬海姆了,那時候的霍芬海姆甚至只混跡於德國第四級別聯賽,自然不用遵守“50+1”政策。現在他們升上來了,要霍普放棄對俱樂部的話語權,總有種過河拆橋的意味。

然而,德國足協僅僅施了一下壓,霍村的球迷們就先倒戈了:他們組織集會,主動要求老闆霍普放棄對俱樂部的投資!在一番溝通之後,霍普保留了49%的決策權,但這位投資俱樂部將近20年的霍芬海姆本地人估計也寒心了。從此以後,他對霍村的投入就大大減少了。

另一個例子就是之前提到過的萊比錫紅牛。為了繞開“50+1”政策,紅牛集團也是從低級別就買下了萊比錫這支球隊,並用八名紅牛員工組成了所謂的球迷會員團體。除此之外,為了規避德國足協不允許在隊名中體現商業元素的規定,紅牛集團將隊名中的縮寫“RB”解釋成了德語中的“RasenBall”,即“草地球”。當然,明眼人都知道這個“RB”實際上是英文“RedBull”的縮寫。

是否真的有必要取消“50+1”政策?

說一千道一萬,之所以在幾乎所有德國球迷都反對的情況下,還有這麼多俱樂部想要擺脫“50+1”政策的制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錢。由於沒有投資,即使是拜仁這樣的豪強也經常在轉會市場上受制於人,更不用說其他的德甲俱樂部了。

近幾年來,從德甲被挖走的頂級球員數不勝數,如姆希塔良、奧巴梅揚、薩內與比達爾等;但從其他聯賽加盟德甲的卻都只是格納布里、科曼、巴舒亞伊與帕科等差一級別的球員,唯一可稱得上巨星的J羅目前還只是租借,拜仁為了從皇馬買斷他甚至有可能花費一整個夏窗的預算......

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德甲是全世界財政最健康的聯賽之一,這和各俱樂部由於“50+1”政策養成的良好習慣不無關係。意甲與西甲每年都會有一些小俱樂部陷入財政危機,輕者降級,重者甚至直接重組,但在德甲卻很少出現這樣的情況。

除了取消“50+1”政策,其實德國足協也在想辦法提升整個德國聯賽的商業化程度。眾所周知,英國俱樂部之所以那麼有錢,最大的原因其實不是俱樂部老闆投資多,而是整個聯賽的轉播分成多。

以2017/18賽季為例,當年的收視曼聯分到了1.9億歐元的轉播權收入,而墊底的西布朗也拿到了1.1億歐元。可以說,對於大部分英超球隊來說,土豪老闆並不是他們獲得高收入的原因,電視轉播費才是。

那德甲的情況如何呢?其實在2016/17賽季,拜仁足足拿到了9600萬歐元的轉播分成,整個德甲的轉播權分成超過10億。雖然這些數字比起英超來還是少,但相比之前的德甲已經好太多了。要知道,在拜仁勇奪三冠王的2012/13賽季,他們的轉播分成只有可憐的2500萬歐元,整個德甲加起來也只有4億歐元!在五年之內,德甲的轉播權分成已經漲到了之前的2.5倍。

這一數字雖然不能與英超相比,但已經和西甲聯賽很接近了。2017/18賽季,整個西甲聯賽的轉播權分成為15億,並且三支降級隊加起來只拿了3000萬歐元左右,而德甲轉播收入最低的球隊都差不多能拿到這個數字。

總結:德甲不缺投資,缺的是慢慢積累的耐心。

資本並不是傻子,如果有資本願意進行長時間的投資,唯一的原因就是有利可圖。英超之所以能吸引那麼多的大老闆,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高額的商業回報。而德甲目前正在進行大規模的商業化,電視轉播分成的數額也大幅度上調了,既然如此,那還需要資本的注入幹什麼呢?

德甲各隊能拿到的轉播分成相比西甲來說更加均衡,大家能拿到的總額也在慢慢提升。所以在筆者看來,只要多積累幾年,將目前拿到手的資金進行妥善的運轉,德甲各俱樂部的賬面資金肯定會增長不少。德甲各俱樂部之所以抱怨“50+1”政策,不如說是對隔壁聯賽瘋狂燒錢的羨慕。其實只要有耐心,德甲早晚也能在轉會燒錢榜上與各大聯賽一爭高下的。


讓足球飛


這個問題就是國內常見的學究型概念,既某個政策一出臺,那聯賽就爆棚了;某個政策一下馬,那聯賽就完蛋了。

而且問題本身也就是靠不住的:德甲聯賽在歐冠的整體競爭力,什麼時候強過了?

當初在皇馬銀河戰艦初期的時候,齊達內的天外飛仙驚倒四方,但這個對手卻沒太多人提及了,擁有盧西奧的勒沃庫森,是那個年代裡少有的德甲招牌。

不論從頂尖巨星還是歐冠冠軍數量,德甲壓根就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競爭力,這十幾年來大概唯一例外的就是2012-13賽季時多特蒙德和拜仁慕尼黑會師決賽,但也就閃亮了那麼一回。

對於足球聯賽發展缺少整體瞭解的人總在想當然地認為,50+1政策,或者是別的政策使得聯賽財政健康,但不能像英超那麼爆買加厚,但英超再怎麼爆買,這七八年也沒買出過歐冠冠軍啊,這邏輯能說的通?

這就涉及到一個核心的投入與產出比的關係:聯賽能有巨大收益,才會有不斷投資進來,而不是你制定個政策,馬上就有土豪來加盟。

這也是中超的困局所在:儘管地球人都知道擴軍有利於人才充分發揮,但國內吹牛多而看球少的現實,導致了足球投資收效甚微。

英超聯賽並不見得財政就“不健康”,其核心競爭力不在於英超有多好看,而在於英超有眾多的“英語觀眾”。

千萬別小看這個觀眾基礎,為什麼美洲大多國家球員都往西班牙、葡萄牙跑,那不就是語言相通麼?英國媒體寧願報道馬來西亞、印度的職業聯賽,也很少提及中超,那不就是殖民時代遺留產物麼。

這也是德甲和英超相比的致命硬傷:能夠影響的範圍就那麼大,再加上德國本身嚴重老齡化,外來移民增大,整個上升勢頭是受到嚴重影響;儘管英國也有嚴重老齡化,也有移民問題,大英帝國留的殖民英語區,給英媒爆和英超留了大片的商業空間。

這也是為什麼夏季聯賽,英超球隊總往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跑。

不論有沒有這個50+1,不會有什麼投資者認為萊比錫紅牛對陣霍芬海姆的比賽,會比曼聯打阿森納更有吸引力,從而德甲能夠招來的投入與產出就遠遜色於其他聯賽,西超爆買為何能夠成功,那還不是大片既有球員產出,又有收視市場的美洲小兄弟幫襯著。德甲就完全沒戲了,儘管法蘭克福打沙爾克04的場面絕對不會差於瓦倫西亞打塞維利亞,誰讓市場小呢?

同樣實力不差,但市場太虛的還有葡萄牙超級聯賽,這小國從來不缺優秀教練與優秀俱樂部,註定就是掀不起大風浪。

50+1也好,500+1也好,都只是表象。有人更容易在你這聯賽身上花錢,那才是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