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勃勃而又不去行動的人才會有更多的擔心


野心勃勃而又不去行動的人才會有更多的擔心


杞人憂天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說的是古時杞國有一個人會有各種各樣的擔心,比如擔心會自己生病,擔心自己會窮困,有一天甚至擔心天會塌下來。別人都笑話他,說他的擔憂是多餘的,整天哪有果多的擔心,人豈不是很悲催痛苦,後來有一成語來形容他,就是杞人憂天。

在現實生活中,我發現有更多的人做著杞人憂天的提心。比方說,有人擔心自己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拼命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後來又擔心孩子考不上好的大學,成年後,又擔心沒房沒車沒找不到好人家的姑娘,再後來結婚了,又擔心孫子是不是健康,做著各種各樣的檢查……

我們發現有一些人一生當中始終處於擔憂裡,這是很痛苦的,他們從來沒有享受過生活,一生在擔憂裡小心謹慎的生活著,生活的美好他們體會不到,他們就高速運轉的機器,哪來的閒功夫見看花開花落,松濤陣陣。

那麼,問題來了,這是怎麼樣形成的性格,有必於搞的這樣緊張嗎?一生這樣無趣,還不如四五歲的孩童,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生活著。

我們發現這些人都是不甘示弱的人,都是天生有著優越感的人,自認為自己就應該比別人過得好,他們也的確是生活的強者,但是卻並非都是智者,不懂得享受生活。

他們內心會有各種各樣的慾望攀比,永無止境的奮鬥目標,為此,這些想法讓他們寢食難安,他們每天都會難受,因為內心的奮鬥目標在召喚,他們對現實的生存環境是不滿意的,甚至是反感的,於是痛苦產生了。接下來,就會有兩種情況產生。

一種是沒有覺知,不知道自己痛苦的根源,過著得過且過的生活,因為他們生活並沒有觸及內心的根源,或者說沒有產生直接的行動,他們會越來越擔憂,嚴重了就會胡思亂想,就像那個杞國人一樣擔心天會塌下來。

另一種是覺知,知道自己內心痛苦的根源,並積極朝著內心的目標奮進,做一個知行合一的人,這種人往往是野心勃勃的,並有積極的行動,因此,他們並不會胡思亂想,也不會害怕恐懼,這樣的人如果持之以恆的專攻某一領域,往往能取得成功。

所以第一種人應該向第二種人學習,如果認為自己非等閒之輩,就應該積極的行動,而不會各種擔憂和恐懼,因為行動是戰勝魔鬼最有效的武器,當你認為自己對前面臨的是一座山時,走一步是一步,終究有一天會走完,當你認為面前攔路虎是一個魔鬼時,那麼就亮出寶劍,勇敢戰鬥,那麼你才有贏得勝利的機會,如果不去亮劍,不去行動,就永遠沒有成功的機會。

當然了,生活也並非完全那麼急促湍急,它也有柳暗花明花紅葉綠雲淡風輕的時刻,當你在為著自己理想和目標奮鬥時,也要抽出一點時間來享受美好的生活,不要無趣的只知道奮鬥。

如果認為自己天生並非俗輩,那麼就做個勇敢的人。慾望越大,煩惱越多,這是成正比的,所以擔憂恐懼也會少不了的,如果想跨越這個坎,那麼就再加上勇敢積極的行動吧,他們戰勝一切負面情緒最有效的法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