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原始森林日記過程篇丨古老祕境奇遇記

此刻,已經在營地睡袋裡的我不顧一天的跋涉繼續更新了今天的穿越神農架日記。

NOTE 2

10月27日 神農架原始森林 23:10

這一天過的簡直像是在拍電影,經歷了太多人生的第一次。現在躺在帳篷裡,細細回想一路的挑戰,情緒仍跟著跌宕並難以平復。

一早便驅車前往神農架穿越之地,從平坦公路到凹凸不平、十拐九急的山路,秘境叢林撲面而來,植根在心中的冒險精神也越發高昂。

今日行程15公里,海拔從2190米到2242米,要依次經過原始次生林帶、亞熱帶針闊混交林、高山草甸、高山箭竹等。據嚮導說這個天氣,到制高點應該能看到雲海,我已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要去追尋詩和遠方了。

穿越原始森林日記過程篇丨古老秘境奇遇記

穿越原始森林日記過程篇丨古老秘境奇遇記

穿越原始森林日記過程篇丨古老秘境奇遇記

與博越一起去探秘神農架

但通往詩和遠方的道路阻且難,穿越開始後,叢林之中,到處都是“兇狠”帶刺的樹枝,一不小心就會劃傷臉,地上又鋪滿了落葉,讓鞋底的抓地力變得很弱,特別是下坡路段,一不小心就會摔倒,慣性下還會滑出去很遠。在我數次擁抱大地之後,吳老師也不幸中招,並連帶著我也一起摔倒,我們就這麼猝不及防的來了個大大的擁抱,哈哈。叢林裡的每一步都需要跟偵探一樣,仔細偵察,然後邁腿。

穿越原始森林日記過程篇丨古老秘境奇遇記

穿越原始森林日記過程篇丨古老秘境奇遇記

穿越原始森林日記過程篇丨古老秘境奇遇記

穿越原始森林日記過程篇丨古老秘境奇遇記

與博越錦鯉一起逐夢

漸入腹地,更危險的地方在於沒有人,也就沒有路,需徒手攀巖過去。吳老師細緻地指導我攀巖的基本要領,告訴我訣竅在於分散體重,用四肢構成三點支撐來分擔體重,然後提起一隻腳慢慢向前移,為了安全和省力,攀爬過程中要時刻緊貼巖壁,並多依靠大腿的力量,並提醒我切記攀巖時一定要穩重,不能急進,必須每一步都穩紮穩打。我一邊心裡默唸著方法,一邊去實踐,雖然動作笨拙,但慶幸順利過關。get到一項技能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事,我想回去以後也可以去試試攀巖運動了。

攀巖技巧:

【抓】:用手抓住岩石凸起部分,用手摳住岩石稜角,晃動手臂試試是否結實。

【拉】:小臂貼於巖壁,牢牢摳住石頭縫隙,用手臂力量使身體向上移動。

【蹬】:用前腳掌內側或腳趾的蹬力把身體支撐起來,減輕上肢的負擔。

【掛】:用腳尖或腳跟掛住岩石,維持身體平衡使身體移動。

【踏】:利用腳前部下踏較大的支點,減輕上肢的負擔,移動身體。

下午5點多,天開始黑了,加上露水,道路變得更加溼滑泥濘。原定6點到達露營地,但我長時間醫院工作,耐力可以,體力卻絕對算不上好,距離露營地還差5公里,我已接近極限了,衣服溼透,乾糧吃完,手機信號也完全沒有,雖然吳老師就在身邊,但卻依舊有種在世界的未知角落裡被忘記的無助感。

到達營地後半程坡度越來越陡,已完全看不清地面,為了安全考慮,吳老師建議利用繩降縮短最後2公里路程。當時體力耗盡,只憑著意志聽從吳老師指示(關於如何使用繩降,我的vlog裡有記錄)一路下滑到底部。現在回想起來反倒湧現出一股緊張感,有種動作片主人公的感覺,驚險但很刺激。

穿越原始森林日記過程篇丨古老秘境奇遇記

穿越原始森林日記過程篇丨古老秘境奇遇記

終於到達露營地,我的體力也已透支到極點,但還是堅持跟吳老師一起搭好帳篷,還在帳篷周邊設置了一些障礙,以保護夜晚熟睡中的我們的安全。疲憊至極的我,對原本期待的野外用餐也不免心有餘而力不足,囫圇吞棗地結束用餐,就趕緊鑽到睡袋中休息。

其實除了日記,這一路我還用vlog的形式記錄下了這趟穿越中的點滴,想分享給孩子們我的冒險真人秀,也期待他們通過視頻的視角更近距離的觸摸大自然的真實面貌。

原諒太疲憊的我,就先寫到這,如果還沒盡興,也許你能在我的vlog裡發現更多有趣的故事。

好了,我要帶著這一天的驚險旅程進入睡夢去補充能量,迎接明天的新挑戰了。明天就是我要最終完成夢想的一天了,祝好運,晚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