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民國時期開封延慶觀玉皇閣、開封府文廟


開封延慶觀玉皇閣。 延慶觀,原名重陽觀,位於河南省開封市包公湖東北部,始建於元太宗五年,明洪武六年改名延慶觀,是為紀念道教中全真教創始人王重陽在此傳教並逝世於此而修建的道觀。

玉皇閣,又叫通明閣。位於開封延慶觀內,又被稱為開封三塔之一:延慶塔。另兩個為鐵塔和繁塔。

玉皇閣始建於元太宗五年,已有近800年的歷史。玉皇閣座北朝南,通高18.25米,分為上、中、下三層,全部是由青磚、青石和琉璃瓦件砌成,整個建築不施梁木,結構嚴謹,富於變化,是一座漢蒙文化巧妙結合、具有元代特徵的明代無樑閣,在中國道教史、建築史、藝術史、民族關係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玉皇閣既是漢蒙文化巧妙結合的產物,同時,對研究中國元代的文化藝術、建築特點也有重要意義。而且使開封地區自宋朝以來的古代建築保持了宋、元、明、清的完整序列,沒有出現遺憾的空白。

玉皇閣採用磚牆穹頂結構,元代穹頂在伊斯蘭教建築中使用較為普遍,但在道教建築中較為罕見,玉皇閣是研究西域伊斯蘭教建築形制與風格對中土建築影響及元明中國磚石拱頂建築嬗變的重要實物,外觀具有濃厚的中國傳統木構建築的風貌,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和科學、藝術價值。


北宋名臣祠。 兩側楹聯: 嶽色渡河來,遠樹平沙天廣大; 樓頭延月入,宋臺梁苑客夷猶。

北宋名臣祠。

開封府文廟,為清順治九年由開封知府朱之瑤創建。 門右側立有宴臺國書碑;左側是北宋二體石經,現均已移至開封博物館收藏。

宴臺國書碑。 宴臺國書女真碑,1224年農曆6月15日為慶祝金榜題名的進士而立碑,最先立於金國太廟的宴臺關,後移至開封。碑文原為女真文-漢文對照,後漢文碑面於明代被磨去改刻河神碑,現僅存女真文碑面。

開封猶太碑。 開封猶太教碑,是明清兩代開封猶太教(即一賜樂業教)寺內的古碑,也是研究開封和中國古代猶太人和一賜樂業教歷史的極為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