淪陷!一個醫院院長的“獨立王國”

3月20日,據《法制日報》報道,日前,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原院長楊銀學受賄案一審宣判,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楊銀學有期徒刑14年,並處罰金240萬元;對楊銀學受賄所得贓款贓物予以追繳、沒收,上繳國庫。

經法院審理查明,2003年至2017年期間,被告人楊銀學利用擔任寧夏醫學院附屬醫院副院長、寧夏醫學院附屬醫院院長、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院長(副廳級)的職務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摺合人民幣2127萬餘元、美元52萬元、港幣10萬元,為他人謀取利益。

在《法制日報》的報道之中,記者將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形容為楊銀學的“獨立王國”,指出楊銀學一度使總醫院遊離於寧夏醫科大學的監管之外,“如果他不點頭,誰都別想插手”。

淪陷!一個醫院院長的“獨立王國”


一家歸屬於高校的公立醫院,竟然成了院長個人的“獨立王國”,這起腐敗案件的惡劣程度,無疑相當之高。作為醫院的院長,楊銀學曾經也是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但是,權力與金錢的腐蝕,卻讓他日益膨脹,成了黑金領域的“國王”。本應救死扶傷,崇高聖潔的醫療機構,卻成了腐敗盛行的藏汙納垢之地,令人心痛,更令人憤怒。然而,縱觀以往的反腐新聞,不難發現,醫療腐敗問題的嚴重性與複雜性,也遠比一般人想象的更加強烈。

2018年7月,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原院長王天朝一審宣判——他受賄金額超1億,最終被判無期徒刑。十八大後,雲南省有5位省級高官落馬,分別是雲南省原副省長沈培平、昆明市委原書記張田欣、雲南省委原書記白恩培、雲南省委原副書記仇和以及雲南省委原秘書長曹建方。相比之下,沈培平和仇和的受賄金額分別是1615萬和2433.98萬。

與王天朝同樣被冠以“十八大以後不收斂、不收手”的院長還有廣東省中山博愛醫院原院長王瑩。官方通報稱:王瑩“身為黨員領導幹部,理想信念喪失,宗旨意識泯滅,政治上蛻變,經濟上貪婪,生活上放縱,目無黨紀國法”、“人前攀附領導、巴結奉迎不知恥,人後窮奢極侈、放縱糜爛不檢點”、“利用職權幫助自己的公司承接與博愛醫院有關的業務,把國有資金和財產當成個人肥油滿溢的‘錢袋子’”、“在醫院工程項目建設、後勤服務承包、醫療設備和藥品採購過程中,甘願被社會老闆收買役使,披著醫者仁心的外衣收著黑心回扣,搞權錢交易和利益輸送”等。

淪陷!一個醫院院長的“獨立王國”


2015年2月,新華社專門報道了2015年一年之內,安徽省16家公立醫院院長先後落馬的“盛況”,尖銳地指出了各種“潛規則”在醫院內部大行其道的情況。據報道,院長們主要通過三個環節“以權換錢”:

其一,是藥品採購環節。藥企為了能讓醫院多采購自己的藥品或維持藥品集中供應的優勢,或在臨床使用數量上壓過對手,就要給予醫院相關負責人及院長回扣。多家院長“欣然笑納”,與藥企或供應商形成高度“默契”。

其二,是醫療器材採購。企業在中標後,要想取得高額利潤,還需醫院優先、長期使用其醫用耗材,常常行賄醫院主要負責人,美其名曰“固定供銷渠道”。

其三,則是基建工程。與藥品器械上“細水長流”式的收受賄賂相比,院長們在醫院基建工程方面的權力更大,“胃口”也更大。他們手中的權力能夠幫助承建商繞開規範的招標程序,承接造價動輒成百上千萬元的醫院基建工程。

醫院中存在的這些權力尋租空間,無疑為那些本來就心術不正的院長提供了大量腐敗的機會。與此同時,大量誘惑也會起到嚴重的腐化心智作用,讓那些本來未必想要腐敗的人泥足深陷,最終走向了墮落之路。

淪陷!一個醫院院長的“獨立王國”


2017年4月,根據株洲市委巡察組提供的線索,市紀委對相關問題進行初核,發現湖南省株洲市人民醫院原黨委副書記、院長周常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對其立案審查。諷刺的是,周常奇幼年家境貧寒,從小就跟隨母親打零工、擺小攤,還學著“販貨”,想盡辦法掙錢。小學時賣冰棒,大學時賣香菸、電影票。同時,他憋著一股勁,勤奮好學,考上了當時的湖南醫學院。曾經,在同事眼中,“他很能幹,經常說‘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

然而,這個“能幹”的年輕人,在走上領導崗位後,還是在誘惑中走上了歪路。在院長任上,他開始追求奢華享樂,且在十八大後不收斂、不收手,幾乎天天喝酒唱歌。更惡劣的是,在院長的崗位上,他還發現了與自己的兄長“合謀腐敗”的機會。因為幼時的照顧,周常奇與五哥周常雲的關係最好、最親。所以,當週常雲在株洲市人民醫院承攬業務或幫他人請託事項時,周常奇一路大開綠燈。

老母親住院時,部分下屬送上紅包。老母親硬逼著他將紅包一一退回,並囑咐他好好珍惜現在的崗位,不要犯錯誤。但周常奇並未放在心上,在貪腐路上越走越遠。“在她90大壽之際,兩個兒子將面臨法律嚴懲,會引發如何慘痛的後果,我不敢多想。”周常奇在懺悔書中寫道。

事實上,周常奇的墮落之路,還不是最令人出乎意料的。2019年2月19日,無錫市第二人民醫院原院長易利華(正處級)涉嫌受賄罪一案,由無錫市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儘管在外行聽來,易利華的名字算不上有多響亮,但在業內人士眼中,易利華在落馬之前的成就,卻足以讓他被稱作“中國醫管界英雄”。

淪陷!一個醫院院長的“獨立王國”


在任期間,易利華曾獲全國優秀院長、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等稱號。榮獲了數不清的醫管大獎:2015年獲國際醫院管理最高獎——IHF國際大獎、2015年度健康界全國影響力十大醫院院長,2009年、2013年、2017年度分別獲中華醫學科技獎衛生管理獎,2011年、2013年及2015年度獲中國醫院協會科技創新獎,2013-2016年連續四年獲7項亞洲醫院管理獎,2017年獲亞洲醫院管理特別大獎(金獎)。

這些獎項,絕不是僅靠“關係運作”就能搞到的東西,而需要非常紮實的真才實幹,對易利華而言,這些都是他傑出能力的證明。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傑出的醫院管理專家,卻仍然無法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最終在利益誘惑面前悄然迷失,偏離了人生軌道。

近幾年,落馬的醫院院長不勝枚舉,儼然成了“高危職業”。2018年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明確了公立醫院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且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院長不可兼任黨委書記,院長在醫院黨委領導下,全面負責醫院醫療、教學、科研、行政管理工作。

目前,國家正在從三個方面嚴打醫療人員的腐敗,通過高壓嚴懲震懾讓他們不敢腐,通過醫療體制改革讓他們不能腐,通過醫務人員的薪酬改革讓他們不想腐。我們期待這些努力,能夠讓醫療機構迴歸初心,不再“高危”。

資料來源:法制日報、新華社、中國紀檢監察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