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皇宮多寒磣?站在京城酒樓高處竟然能俯瞰宮廷大內

說到皇宮,腦海中第一印象就是紫禁城。明成祖奪位後,按照南京紫禁城為藍本建設的北京紫禁城也是如今世界上保留最完整、規模最宏大的宮殿建築群。

不過古代的皇家宮殿,紫禁城的規模並不算大。比如漢三宮之首的未央宮,相當於紫禁城的六倍;唐朝三大內之首的大明宮[頭條號澹奕],也是紫禁城的四倍。皇家宮殿大多巍峨宏偉,亭臺樓閣宮室萬千,也象徵著天子地位。

宋朝皇宮多寒磣?站在京城酒樓高處竟然能俯瞰宮廷大內

不過也有例外,兩宋時代是封建歷史上經濟與文化發展登峰造極的時代,但兩宋的皇宮不僅不宏大,甚至可以用寒磣來形容。

北宋的汴梁宮室建立在五代舊宮的基礎上,最開始只不過是一處節度使的府邸官署[頭條號澹奕],規模大小可想而知。宋朝建立以後也就懶得再另建宮殿,就按照洛陽紫微宮的樣式進行了改建。

宋朝皇宮多寒磣?站在京城酒樓高處竟然能俯瞰宮廷大內

說是說改建,但北宋皇宮還是小得可憐,其宮禁周長只有五里,要知道明清皇宮的周長超過了十八里[頭條號澹奕]。當時的宋朝經濟繁榮,開封府人口百萬,還出現了眾多高層建築。而在當時京城一些酒樓之上,竟然能夠俯視皇宮大內

皇宮這麼小,宮廷中住的人那麼多,自然很不舒服。但直到宋朝滅亡,汴梁宮室都沒能擴大。

宋朝皇宮多寒磣?站在京城酒樓高處竟然能俯瞰宮廷大內

其實很多宋朝皇帝都想過擴建宮苑的規模,卻屢屢碰壁——宋朝財產私有,皇宮本來是節度使府衙,宮外就是大量民居,如果皇宮擴建就要拆遷[頭條號澹奕]。宋朝的太宗、真宗等派人去談,但大多數居民不願意搬家;更何況,遷移也需要大量的款項,宋朝雖然富有,但是皇帝也不能隨便調動國庫

折騰了幾代皇帝后,硬是沒成功,後來的皇帝也就放棄了這種想法。

宋室南遷後,臨安的地理格局更加侷促,南宋皇宮的規模甚至還沒有北宋的大。“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令人唏噓的是,當時皇宮之外的貴胄富賈們的私宅,倒是亭臺樓閣雕樑畫棟

宋朝皇宮多寒磣?站在京城酒樓高處竟然能俯瞰宮廷大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