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发展中的问题: 本质是老板有没想清楚?

(1)要讨论,不要辩论

舵舟:您的产品合伙人回归,不擅长的是数据化经营,所以要和数据能力特别强的COO搭档,如何让高级人才协作好,您有什么秘籍么?

大姨妈创始人-柴可:从历史来看,我们在高级人才的合作上出过很多问题,所以到现在有一些总结。比如说销售团队的业绩增长非常快,他们会有我挣钱多,我养着公司的思考和情绪;运营部门发现有些广告,影响了用户的体验和拉低了活跃,他们就会有意见,说我好不容易把流量拉上去,你就给我拉回来。

两个部门负责人都很厉害,他们之间发生矛盾,这个说我养着你,那个说我给的流量,掐起来没完了。所以后来我们定了一个策略,公司所有的会,只允许讨论,不允许辩论。什么叫辩论?辩论叫竭尽全力去说服对方,抓住对方的逻辑漏洞,去攻击,以达成自己的论点论据,甚至用更多辩论的办法,让对方信服你。但公司不需要除了对你的业绩和公司的发展有帮助之外的任何论据,去说服对方,情绪化的话,一律不要说。

你是负责销售的,他是负责流量的,权责清晰,收入下滑了就是你的责任,流量下滑了是他的责任,不能相互抵赖。你说因为他流量下滑,所以我收入下降,对不起,他流量下滑,你收入还得顶住。你不能说因为他收入上升,所以我流量下滑了,对不起,你流量还得上升。当责权分清楚了,大家就不会去吵。

你把大家权责重叠的地方剥离得越小越好,衔接点要非常精确,当衔接点出现问题的时候,讨论就好了。如果你的公司商业闭环是乱的,那各部门冲突的地方就特别大,甚至完全重叠。

比如,大姨妈的广告团队拉个一个女士手表业务,单转化率特别低,也影响流量,因为调性不符合,姨妈就不是卖钟表的地方,这个品牌对钟表消费者没有说服力,最后运营部门和广告部门产生冲突。放钟表广告转化率不好的症结是什么?是这条广告在姨妈投放不精准,责任在谁身上?在于你们为什么不去拓展专业女性健康类投放客户?

再往下看,发现这个销售可能他没有拓展专业客户的能力,他是做奢侈品出来的,女表是人家擅长的,他以前在奥美一个人就能做7000万,过去都与我们无关,现在100万的百达菲丽表卖不出去,所以我们要回来讨论,怎么解决问题。你不能够去辩论,比如甩大话:百达菲丽那100万投放你要不要了?这种情绪化的没有解决方案的表达,是毫无价值的。

讨论是什么?第一,好的,承认你擅长的都是手表厂商,请问你现在愿不愿意拓展健康医疗客户?医疗客户有四组,备孕、避孕、妇科等,这都是我们需要的,也是用户愿意买单的,也是转化率高的,有没有你喜欢的?我觉得备孕就还不错,好,给你一个月去签一单。我们也会介绍资源,如果有需要我跟你一块儿见第一个客户。

第二,如果还是希望继续做手表,因为做了十年了,不想放弃这个资源, 那好,你继续做,我也不会开掉你。可能还是会有人会在大姨妈上买手表,只不过非常少,那你针对那群人进行深度学习,你去服务那些人,当你把它学透了,一定会看到瓶颈,那么要么选择换品类,要么离开。

当然让你留下来的唯一原因,是因为从业绩上来说是更加严格考核的,核心类目女性健康类客户100万是目标,而且在一级页面,而手表广告会放在8级页面,而且要300万的目标,结果没有达到,没有任何理由待下去。这个阶段公司承认需要你会挣钱是第一,但是绝对会分主次。

所以团队老大们之间交流,要找到症结,找到原始问题,原始问题可能就是这哥们以前太能拿钱了,但全是手表的。当你能够跟他们分析的时候,这两个老大是没有矛盾的。之前有矛盾,是他俩不具备思考到这一步的能力或者意愿。

广告销售部的老大找了一个很牛逼的员工,一年能给公司带7000万的收入,代价是和主营方向无关,那么这是谁的问题,这是老大的问题,难道大姨妈永远卖表吗?我们未来核心发展的是什么?中层干部也要透彻理解目标,我们是女性健康的小红书,所有能够解决女性健康的产品,服务都可以关注和拓展。请问手表在这个业务里吗?没有吧,所以老大你是不是订错了方向,你是不是偷懒了?你找了一个容易实现KPI,而没有给你实现OKR的人。

中高层不融合,核心的问题是老板。老板都没想明白,他可能觉得A和B选择都是对的,那就让你们各跑一跑,就会PK抢资源的情况。老板如果想清楚了,就这一条线,光就在那,大家的工作是一个闭环,比如说广告部拿了云南白药的单,推广的是一个非常好的产品,在我们这投广告,我们女性用户特别愿意买,卖完之后我们要去服务她,询问她好不好用,好用她要复购。

你看我先收了一笔广告费,我又能挣一笔电商销售费用,我还能挣得用户的内分泌问题被解决了所带来的满意度,从运营流量部门,到广告、电商,都是顺的,就不会存在矛盾。而你天天还在纠结是卖手表还是女性健康产品,你当然会打架,因为创始人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取舍。

有矛盾是因为业务不闭环,分歧了,你企业做的事情太多了,目标不统一。对于大公司来说,可能要有分散,要有矩阵,但是我相信更大程度上也是配合关系,比如说蚂蚁金服怎么配合电商体系,天猫怎么配合淘宝,直通车是怎么配合流量的转化,投资部门怎么配合,小二怎么配合。

当业务部门发生分歧的时候,老板要扪心自问一下。第一,如果你永远要当法官,而没有一个法律体系的话,你自己就会累死。第二,你的目标肯定不专注,你可能也觉得说,反正那有7000万手表收入,老被那个利益诱惑,你不专注就发生分歧。所以当销售部老大找柴可仲裁一下,要不要这7000万收入的时候,我要证明我的坚定,我告诉他不要,我要7000万的健康类目收入,不要7000万手表收入,你拿不来,你滚蛋。

(2)创业公司不存在民主,暴君制才行

舵舟:很多公司到了三四年,就存在新人难以融入,这也是一个合作问题。

大姨妈创始人-柴可:还是老板的问题,我觉得这个老板不够铁血,老板必须是皇帝,

公司不可以民主,民主绝对残废,暴君制才行。比如说,小张,你这块儿做得不好,现在空降了一个人,我要把你一半的职能拨给他,你同意吗?另一半你做得好,你留着,如果你依旧做不好,你滚蛋。

对C级别的也是这样说话,你是科学家,但你的技术团队管理得不好,现在要引进一个技术管理的人,来帮你管理团队,你OK吗?

你不用聊虚的,还需要安抚一下情绪?没有的,你情感上接受不了,就不要在我团队里。你是股东,你是创始人,把你没做好的部分拨出来给他做,他做好了,你的收益也增加了。情绪去自己消化,你不是小孩子不是普通员工。

舵舟:很多企业死掉,是因为老板听不到真话,因为他过于强权。我听上去你也很强权。

大姨妈创始人-柴可柴可:确实挺强权的,连我们董事会我也是要绝对主导的。 听真话这件事情不是靠强权与否,这个描述一定是错的。强权听不到真话,大部分公司会发生,是因为我说东你打西,我就干你,我就裁了你,所以大家不敢说真话了,甚至会说一些你愿意听到的假话。

但是什么是真话,什么是假话,也分情况,员工不可能全面了解每一个决策,在他心目中是真话的,但是在创始人角度,可能就是片面的理解,甚至是假话。

还有一种假话,是出在于你没有有效的分解目标如何达成,奖励和惩罚相对你的目标是脱离的,存在太多的模糊空间,没有行为准则,下属要去迎合老板,拍老板马屁,才能够得到奖励,自然听到的假话就会越来越多。

第三种假话是情绪化辩论,为了满足他的论点,而去拼凑论据带来的假话。老板想要听到真话,就要理性拆解目标,把情绪的动荡要发生在制定目标的第一天,在年初季度初目标的制定和打磨阶段,就干掉一波理解了理性目标,但还是心态不齐的人;如果车子都开了,目标不一致,四个轮子往四个方向走,那你的公司不就报废了吗?

当四个轮子齐心协力往前滚的过程,过程中如果出现意见不统一的问题,那是方向盘往哪里转的问题,不是四个轮子不统一的问题,我们再去沟通讨论方向就行。他们已经学会怎么跟我沟通了。首先找我锁定时间,我这里投影设备都很完备,三五分钟就能讲清楚。

我有几点要求,第一,不要有情绪化,不要辩论,要讨论,要带着解决方案来,第二,你必须得有真实可查证的数据支撑,第三,向前看,不要往回看,不要讨论问题又翻旧账。所以在业务讨论上,我们团队学会了只用数据做支撑,说实话,说真话。

我们用对话机制保障了一点,假话辩论业务在我这里是一戳就穿的,因为假话一定没有数据依托,缺乏逻辑支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