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自己快樂,是一種能力。

不開心,在生活中是人們最普遍的現象。

那些源於外在的不開心,我們都很容易看見。而今天,我們要聊的是關於內在的一些原因。

其實,一般情況,那些不合理的想法就是我們痛苦的根源。

比如這樣一種情況:把想象中的生活和真實的生活相混淆。

想象中的生活是什麼樣呢?

對於生活,我們可以簡單來說,它就像一個畫面,在背後擁有著像蜘蛛網一樣紛繁複雜的框架和標準。

而在我們生活中的每個人和每件事,我們可以用這種標準和框架去衡量,並覺得應該是那樣或者這樣的事情,如果與自己的心裡所想不符合,就會變得失望和沮喪。

那麼真實的生活又是什麼樣子呢?

真實的生活就是世界是世界,你的就是你的,世界不會按照你的設想來運轉。

事情可以按照你期望的樣子去運轉,其實並不是十分的容易,很大的心血和嘗試需要你來付出,其他的因素需要去配合才可以做到。

所以,現實的生活的邏輯是:

你會得到一些東西,但並不是總能得到。它取決於你有多努力,以及有多幸運。

在我們幼兒時期,生活在想象之中的,這是屬於每一個人的“神話時代”。

在這個階段,想到與得到幾乎是等同的。

如果你想要什麼時候,父母就會直接給予你想要的。如果不開心時,父母就會親親抱抱逗你來開心;如果想要一個玩具的時候,只要你說“我要”,父母就會買來送給你。

我們會擁有足夠的愛和安全感對於這一方面的經歷,而另一種錯覺在我們的大腦裡也會形成:只要我想要的,生活就會直接給予我。

而當我們長大之後,生活變得複雜,就會發現現實生活中很多事情並不是我們想要就可以擁有的。

原因是,越來越多的事情需要我們自己去做,父母開始從我們的生活中開始抽離開了。

這個時候我們才發現,原來想要和得到之間,還有一條長長的走廊,這個走廊的名字叫“做到”。

當然,為了更好的適應現實,很多人都會慢慢的接受這種轉變,去調整自己的想法。但在很多時候,對於一些具體事情,我們還是會要求真實的生活去對比想象中的畫面。

比如有時候我們會想,生活不應該就是開開心心的嗎?

其實生活本身無所謂開心或者不開心,只是你需要開心的話,就要憑本事去爭取。

要想使自己的精神開心,就要探索自己的內心,開闊自己的眼界,讓自己變得更加睿智和聰明;要想自己在事業上開心,就要懂得發揮自己的優勢,彌補自己的短板和不足,努力地提升自己的價值。

我們的現實是殘缺的,我們的想象是可以很完美的。有的時候,即使我們竭盡全力也不一定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失去、得不到和無能為力都是我們生活中最最真實的一部分,誰都無法去避免這些問題,因此如何面對生活中的陰影面就會變得十分重要。

我們總是習慣了和積極中的一面相處,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問題,會本能的擺脫和迴避,把這種挫敗感當成自己的失敗,其實我們更應該懂得是如何與自己不好的一面相處。

我們總是會提到去接納自我,這就要求我們去承受一些東西,這裡面的接納包含兩個層面的意思:

一是對自己身邊正面和積極的價值努力去接受和承認,這一點相對比較容易。

二是對自己現實生活中的一些渴望的人或事,以及做事中出現的失誤和錯誤的接受和認可。

因此,所謂接納自我,就是我們去體驗和接納自己的不開心。

我們可以學會去對自己不開心進行擺脫,但如果無法一時擺脫,我們可以給自己點時間,並學著與痛苦相處的感覺。承受它,就是一種接納。其實,在我們痛苦的背後有很多可以瞭解我們內心的東西。如果可以很好的瞭解這一點,我們就可以對自己的不順心和不好的事情坦然接受。

如果你擁有這樣的狀態時,就不會再感覺與世界對立,就會更加擁有積極樂觀的態度了。

讓自己快樂,是一種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