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沒有新鮮事

市場運行可以簡單歸納為上漲,橫盤,下跌三個組合,無論是先漲後跌還是先跌後漲,中間總是夾雜著各種形式的震盪階段(總稱橫盤),而這個震盪階段市場運行佔比超過40%。

底部的突破

如何確認底部的形成,一直是投資者最關心但並不會執行要點,底部的形成往往定義為中長期大底,這個上漲過程的耗時並不收到大眾喜歡,至少並不被那95%以上的投機者喜歡。

底部的形成,從組合來說即下跌、橫盤、上漲的組合,無非是以什麼樣的結構構建這個橫盤的階段,圓弧底、頭肩底、雙底亦或是其他等等形態,這個確認過程的難點並不在於簡單的形態確認,而是週期級別的確認,一個雙底的形成可能只是分鐘級別的,後面還有更大週期級別的圓弧底結構,所以這個過程的確認必須結合整體市場結構,如果整體市場處於明顯的下行階段,則並不具備很大的參考意義。

底部結構的意義並不在於找到即可躺贏,而在於在一定程度上從時間成本上回避掉橫盤階段,而上漲階段的時間成本或者機會成本都是必須要付出的,從另外一個層面上,如果忽略底部階段直接參與上漲的爬升階段,同樣是可行的,而目前也有很多投資者是這麼做的。

對於底部的確認,首先形態方面的問題我們暫不做討論,在均線角度來說,120均線是短期的一個重要參考,作為半年的平均成本線,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6個月左右的市場平均成本情況,這個時間跨度足以承接一個1-3個月的中期上漲趨勢。另外一點則是壓力位的突破問題,通常情況下壓力位附近的短期震盪是通常存在的,通常的參考是上傾的W形,以10日均線位參考。

震盪結構

震盪結構,上漲後的震盪結構通常作為另外一個短線的價差區域,這個震盪,具有的特徵是寬幅,通常要超過10%以上寬幅震盪,否則不具備短線操作的實戰價值。

通常意義的上漲中繼震盪結構,三角形和矩形普遍存在於各類結構上漲中,而旗形整理則普遍存在於長週期的上漲格局中,類似18年初的上證50行情,這裡主要討論三角形和矩形整理。

通常一波超過30%幅度的上漲週期後悔承接若干的中繼反彈結構,區間在15%左右,這是普遍存在的。而後續買入的參考確認點可以參照第一次的反彈來進行,是否會承接繼續上行,則需要另外的觀察,可以參考底部突破來進行,通常以差價盈利為主的結構狀態。

上漲後的震盪結構可以看做另外一種潛在的底部結構,只是這個底部結構的資金關注度更加確定,而上還是下的選擇同樣和底部結構同理,可以突破形成中繼也可以下跌形成頂部,對應於底部整理結構的突破和下行中繼。

股市沒有新鮮事

600132 重慶啤酒 180412-180502以上傾W完成底部突破,後續以寬幅震盪完成中繼結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