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化解“危機”的人,身上都有這些特質,普通人一般都不具備

能化解“危機”的人,身上都有這些特質,普通人一般都不具備

很多人都知道春秋時期越王勾踐的故事——越國被吳國打敗,越王勾踐被迫向吳國求和,被吳王沒入宮廷為奴為婢,三年後才被准許回到祖國,自此之後臥薪嚐膽,最終大仇得報,消滅了吳國。

勾踐身為亡國之君,沒有像宋徽宗、宋欽宗那樣因為亡國而被敵人折磨羞辱,反而能安全回國,甚至大仇得報,其化解“危機”的能力可見一斑。他的例子告訴我們,凡是能在亂局中反敗為勝的人,其本身必然有旁人無法企及的品質,從勾踐身上,我們就能學習到三點。

能化解“危機”的人,身上都有這些特質,普通人一般都不具備

一、 只有做得久才能做得成。

能化解危機的人,往往信念堅定,不會被一時的困難和艱辛打敗。勾踐被放回國後,並沒有意氣用事,立刻領兵報仇。而是積極恢復生產,等待時機。一直等了11年,終於等到吳國起兵攻打中原,勾踐趁虛而入,打敗了吳國。

更可貴的事,當時吳國向越國求和,勾踐意識到自己現在的實力還不足以吞併吳國,便忍下心中的仇恨,答應吳國的求和。就這樣又過了4年,吳國持續衰弱,而越國已經是兵強馬壯,勾踐這時候才最終下定決心,吞併了吳國。正是勾踐這種不被仇恨衝昏頭腦,持之以恆,穩步發展的品質,保證了他最終取得成功。

能化解“危機”的人,身上都有這些特質,普通人一般都不具備

二、 既要看的寬還要望的遠

人生中有順境也有逆境,一生中總會遇到坎坷和挫折,甚至被人奚落和嘲弄。很多人可能就此沉淪或者頭腦發昏做出不合理的事情,但是想要戰勝逆境,化解危機,就要看開這一時的得失,看向更長遠的目標。

能化解“危機”的人,身上都有這些特質,普通人一般都不具備

勾踐投降後,被吳王羞辱,每天像奴隸一樣光著膀子住在石屋中,替吳王清掃馬糞。吳王出行時,他就跪在地上,讓吳王踩著他的背上車,就這樣過了三年。可以想象,這樣的日子別說一位國君,就是普通男人也難以承受這樣的屈辱,但是勾踐不是一般的男人,他的目的就是要麻痺吳王,為未來複仇爭取機會,因而,他並不看重眼下這些肉體上一時的得失。他看重的是最終復仇的時機。

能化解“危機”的人,身上都有這些特質,普通人一般都不具備

三、 不但想得多更要想的細

很多人無法化解危機,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做事不能考量周全,大方向上沒有問題,細節處卻錯漏百出,這樣很容易被對手或上級抓住空子,導致最終的失敗。可以說細節決定了一個人成敗。

勾踐能打敗吳國,絕不僅僅是躺在床上舔苦膽就能成的。更重要的是他為打敗吳國進行了事無鉅細的準備,當時吳強越弱,為了打敗吳國,勾踐在政治上賄賂吳國大臣,離間吳國君臣,攪亂其內政。

能化解“危機”的人,身上都有這些特質,普通人一般都不具備

在經濟上高價收購吳國糧食,空其糧倉。又向吳國輸送大量能工巧匠,讓吳王大興土木,浪費財力民心。又給吳王輸送大量美女,魅惑其心志。可以說是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導致失敗的細節,方方面面腐蝕吳國,這樣才在最後一擊中徹底將其擊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