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如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听听吴偕林代表接受法制日报专访时怎么说

司法如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听听吴偕林代表接受法制日报专访时怎么说

司法如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听听吴偕林代表接受法制日报专访时怎么说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吴偕林接受《法制日报》专访,畅谈司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今天,《法制日报》以《法治定心丸让民企安心谋发展》为题,刊发了相关报道。

司法如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听听吴偕林代表接受法制日报专访时怎么说司法如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听听吴偕林代表接受法制日报专访时怎么说
司法如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听听吴偕林代表接受法制日报专访时怎么说司法如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听听吴偕林代表接受法制日报专访时怎么说

如何正确处理法治环境与营商环境的关系?法院如何依法履职尽责,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保障?身为全国人大代表和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的吴偕林一直在思考。 “今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福建法院牢牢把握这一要求,努力用法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3月3日,吴偕林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画出路线图

2018年2月,在第26次福建省法院工作会议上,吴偕林提出,要着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赶超目标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年来,福建法院坚持高起点推进工作、高质效执法办案、高品质服务人民、高站位深化改革、高标准规范管理、高素质建设队伍的“六高”发展新要求,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发展新进步。全省法院办结各类案件86.48万件,其中,审结金融借款、民间借款等案件15.02万件,标的总额1161.78亿元;审结涉及企业投资、公司股权等案件9907件。

依法安商、便捷暖商、平等护商、自治尊商、善执惠商,是吴偕林提出的福建法院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路线图”。他的思路是,全省法院既要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又要注重市场规律和商业规则,做到不简单就案办案,善于全局思考、强化多重效果;不简单就法论法,善于在法言商、强化多元解纷;不简单以旧论新,善于创新思维、强化审慎谦抑;不简单以新论旧,善于尊重历史、强化公正公平。

一年来,福建法院建立健全司法与行政、司法与社会、法官与律师联动机制,用好案件态势晴雨表、案件审判体检表、府院对接良性互动项目表、联动推进进程表,构建优化营商环境的共同体、同心圆;出台《关于司法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等指导性意见,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

破除痛点堵点盲点

吴偕林说,福建法院努力破除司法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盲点,做到依法保护、精准保护、平等保护、全面保护、善意保护。

全省法院认真贯彻“五项保护”原则,出台依法保障民营企业10项具体措施和执行工作8项举措;深化落实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全面推进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多司法红利,让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

面对司法服务保障两岸融合这篇大文章,吴偕林说,福建法院要发挥独特的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和先行优势,推进涉台司法审判专业化、司法互助规范化、司法服务精细化、司法交流常态化,服务保障海峡两岸经济社会交流合作。

畅通最后一公里

改革开放越深入就越要强调法治,这也成为吴偕林调研、思考、谋划新一年福建法院工作的重点。

福建高院将民营经济服务保障行动作为“七大行动”之一,列为2019年全省法院年度重点工作。“抓重点工作任务的推进落实,不能只看出台文件有多少,而应看落地有多实;不能只看任务清单有多厚,而应看真正解决多少问题。”他说,为此,福建高院坚持每季度审判执行工作分析会制度,及时研判回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进司法白皮书和司法建议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更加及时、更有价值的意见建议;探索创新建立金融纠纷协同化解平台、行政争议多元调处中心等,完善快立快审快判快执“四快”工作机制,支持推动企业维权服务平台、商会法律服务平台建设。

结合经济活动要求和企业司法需求的便捷性、多元性、高效性,福建高院提出司法服务保障“四通八达”的要求。着力深化跨域立案诉讼服务3.0版建设,加快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智能化应用,做到流程贯通、服务直通、管理融通、平台互通,实现立案畅达、诉服便达、庭审顺达、说理明达、执行易达、监管通达、智能发达、公正必达,真正打通司法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民营经济“最后一公里”。

记者:万静

司法如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听听吴偕林代表接受法制日报专访时怎么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