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放過電動車,更別嘲笑自己

請放過電動車,更別嘲笑自己

龍應臺寫過一篇很著名的文章,叫《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說的是中國人在面對不平等待遇和欺辱時,總是選擇忍氣吞聲,一副“以和為貴息事寧人”的慫貨姿態。

現如今,中國人貌似改變了這個特點,在網絡上隨處可見的是超級愛生氣的中國網民。

你有沒有發現,我們不但越來越愛生氣,而且戾氣變得越來越重了。

隨便翻開一條熱門事件的微博,下面總會有各種自以為是,反其道行之的惡言惡語。

請放過電動車,更別嘲笑自己

在我們熟悉的汽車領域裡,抨擊電動車已經成了一種網絡政治正確,諸如電動爹之類詞彙的出現,帶領著部分網友站在制高點把電動車貶低得一無是處。

平心而論,電動車遠談不上優秀,但是它們真的有那麼糟糕麼?我想還不至於。柴米油鹽醬醋茶,這才是普通人日常生活裡需要考慮的事情。


請放過電動車,更別嘲笑自己


2018年上半年某款中期改款換上三缸發動機的合資緊湊型車銷量腰斬,大家一致認為三缸發動機就是不行,這車是涼涼了。然而到了下半年,這款合資緊湊型車的銷量又基本恢復到了昔日的水平。原因是它在終端開始有了鉅額的優惠幅度,實際成交價格跟合資小型車相差無幾。什麼三缸不三缸的,根本沒人在意,沒有人是會跟錢過意不去的。

請放過電動車,更別嘲笑自己

去年發佈的新款iPhone系列當中入門的iPhone XR,在大陸地區的起售價是多少麼?64GB 6499元的價格高得有些離譜,網友們幾乎把蘋果噴到沒有了呼吸權。有人也在吐槽蘋果手機沒有了創新能力,更有人唱衰蘋果可能會在這五年之內就被取而代之。但令人尷尬的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蘋果手機只要降價就有吸引力,從目前第三方平臺上的榜單來看,iPhoneXR已經成為了目前最受歡迎的蘋果手機了,隨著價格的大幅度下降,如今,大街上這部手機的出現頻率明顯變高了。


請放過電動車,更別嘲笑自己


有時“真香警告”可能只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言歸正傳,如果電動車用著比汽油車便宜很多,那是不是這群電動車的否定這也會倒戈?如果只盯著電價對比油價,就得出電動車使用成本比汽油車更低,這樣的結論絕對是草率的。事實上,作為一名電動車的使用者告訴你,電動車使用成本不僅不會比汽油車低,反倒還會更高。


請放過電動車,更別嘲笑自己


有那麼一小撮人(可惜不是我

請放過電動車,更別嘲笑自己

),他們已經有了汽油車作為基礎,資金又相對寬裕。如果他們有一個自己的固定車位,並且能夠安裝私人充電樁。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電動車對於他們而言是不錯的代步工具。每天回家充電,平均下來0.5元左右一度的電價很便宜,並且幾乎不需要什麼保養的費用。

好像是一個悖論,有錢人的使用成本更低。


請放過電動車,更別嘲笑自己


除此之外的像我這樣的大部分人,經濟實力只允許持有一部車,每天下班回家搶車位是普遍的現象。如果要充電,只能到外面的充電樁解決。這時候電價翻倍到1.2元左右一度,同時還要收取0.6元左右一度的服務費,使用成本大幅上升。這還沒完,一般充電樁都建在停車場裡,充一次電5塊錢左右的停車費是免不了的。再有給電動車充電過程都比較漫長,怎麼打發時間比較好呢,我個人會比較喜歡在商場的充電樁充電,一個小時的時間吃頓漢堡王或者買件衣服買雙鞋子,無形之中又拉動了GDP,

與其忍受,不如試著去享受。

請放過電動車,更別嘲笑自己

請放過電動車,更別嘲笑自己

現在幾乎所有電動車的二手殘值還是噩夢般的。或者說,電動車幾乎就沒有殘值可言。這其中的折舊費用也應當算在使用成本里面。

只要有認真分析對比過電動車和汽油車,得出電動車比汽油車用起來更貴這樣的結論應該不難。那為什麼中國的電動車產銷銷量還是在2018年取得了翻倍的進步?大家都不傻,問題只可能出在汽油車的購車指標上。

只要談論起有車生活的好處,一句“有車沒車區別大,車好車壞區別不大”就足以概括。有一臺代步車,上下班再也不用擠地鐵了,晚上和朋友約在商場吃個飯時間也方便掌握,談個戀愛約約會也方便許多。但是一二線城市對於年輕人的有車夢想實在是太不友好,在上海想要拍得一塊車牌的成本已經逼近9萬元。誰都知道汽油車好,但並不是誰都有購車指標。


請放過電動車,更別嘲笑自己


在2018年這個時間節點上,花10萬-20萬元就能夠買到一臺產品品質和續航能力還算不錯的國產電動車。這大概相當於用拍車牌的錢再添一點,落地一部能夠真正上路的車子。即使充電不便,即使電池活性會逐步衰減,即使後期殘值堪憂,但至少解決了日常代步的問題。

從去年全球電動汽車的銷量來看,增速之快令人咋舌,截止到8月30日,全球電動乘用車的累計銷量約達到400萬輛。如果把電動巴士計入之中,那麼全球電動乘用車的累計銷量則在7月初就已經突破400萬大關。回顧一下,我們能發現電動車銷量從100萬到200萬花了17個月的時間,而從300萬到400萬僅花費了6個月的時間。這種瘋狂的增速也說明了一個現象,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車並不是像許多媒體吹噓的那樣,是中國的新特色,而是在全世界新能源都被各政府擺上了行程。

請放過電動車,更別嘲笑自己

若從全球新能源乘用車市場來分析,中國目前是電動汽車的最大的市場,佔據了整個市場46%-47%的份額,一方面與我國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有關,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中國有著較大的人口基數,消費需求較其他國家相對更高。其他國家的情況則是:德國今年前7月累計銷售15.9萬臺,市場份額為18%;美國排在了第三位,累計銷售13.3萬臺,佔有15%的份額;此外市場份額超過10%的還有日本,累計銷售近10萬臺。總體來看,排名靠前的幾大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共計佔有超過90%的市場份額。

請放過電動車,更別嘲笑自己

買電動車的核心思路在於,電動車的使用成本再怎麼高,都比買汽油車指標來得划算。


請放過電動車,更別嘲笑自己


是的,高端電動車的需求有多大我不知道,雖然它們霸佔了絕大多數流量。可我看到跟我一樣身邊買混動或者電動車的朋友,更多的是,他們沒有那麼好的條件,早些時候沒有能力獲得一二線城市的車牌,但現在的他們真真實實地為了在一二線城市紮根而奮鬥,為了改善生活用更高的使用成本買車子代步。

不管是電動車車主還是汽油車車主,其實大家都一樣,都不過是努力工作努力生活的普通人罷了。


圖/網絡

請放過電動車,更別嘲笑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