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孫翊暴死 孫權獨成大器 一切早有預言

王浦剛回去一年不到,劉琬便又來了。朝廷的欽差來得如此殷勤,孫策不免心中嘀咕:難道是脅迫王浦索討將軍稱號一事敗露,朝廷興師問罪來了?

孫策孫翊暴死 孫權獨成大器 一切早有預言

正是懷著如是忐忑不安的心情,孫策迎接了欽差入城,在明漢將軍府中拜受聖旨。因為預測聖意會對自己不利,孫策甚至做了最壞的打算。

“如果聖意不合,唯有如此如此!”

孫策所說的如此如此,便是殺害欽差,封鎖消息,最後推託說是水土不服而病死。以目前的天下之亂,想來末了也會不了了之。一旦朝廷問罪,便只好舉兵抵抗。

孫策多慮了。劉琬見孫策的第一句話,便是:“吾乃汝父之故人!”這是套近乎的意思。等到宣讀聖旨,孫策就更高興了。原來朝廷不但沒有怪罪的意思,更正式任命他為討逆將軍,冊封為吳侯。

當年孫堅的官位,最高也不過是破虜將軍,前頭還有個“行”字,意為代理,而且並非出自朝廷,而是袁術的表薦。如今孫策的討逆將軍之位卻是朝廷的正式任命。為人子者,最大的孝順便是光大門楣,孫策如此榮耀,想必父親孫堅的英靈,亦得以寬慰。

孫策登時心情舒暢,擺下宴席,殷勤招待劉大欽差。

孫策孫翊暴死 孫權獨成大器 一切早有預言

在宴席之上,劉琬饒有興致地提出要見見孫家的兄弟們,以盡故人之意。他又吹噓說自己頗通相面之術,不若順便看看孫家弟兄的面相如何?

孫策欣然同意。老父孫堅有四個兒子:孫策、孫權、孫翊、孫匡,老二孫權在外做官,兩個弟弟都還小,所以留在大本營。其中老三孫翊雖然年幼,可是聰明伶俐,個性又勇猛剛烈,酷似父親孫堅和大哥孫策,所以最受孫策歡心。

當孫權抵達之後,孫策便讓兄弟三人拜見劉琬,一一面晤。說了一些客套話之後,孫策讓三個弟弟全部退下,迫不及待地問劉琬結局。

“可喜可賀,三昆仲都是一時的英才,可謂人中龍鳳、才秀明達之相,只是……”

劉琬說到這裡,忽然沉吟不語,面有難色。孫策是個急脾氣,接連催促。

“請將軍屏去旁人。”

孫策恍然大悟,下令所有閒雜人等退下,整個廳室裡唯有孫策與劉琬二人而已。

“聖使看看我這三弟的面相如何?”

孫策孫翊暴死 孫權獨成大器 一切早有預言

孫策一開口便問老三,可見對孫翊的關切。可是令劉琬為難的,偏偏就是老三。

“叔弼英氣逼人、果斷幹練,只是英氣外露、個性急躁,恐怕壽數難永。”

孫策很不高興。其實他根本不相信什麼相面之術,之所以讓劉琬為弟弟相面,不過是一時高興,玩玩而已。想不到劉琬這廝故弄玄虛也就罷了,居然還說出這麼不中聽的惡毒話來。孫策強行按住心頭不快,問劉琬:

“難道我的三個兄弟都是短命鬼不成?”

“那倒也不是。”劉琬似乎並非覺察到孫策的怒意,他依舊沉浸在對孫家兄弟面相的回憶解讀之中。

“有一位的面相倒是福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