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好葫蘆絲 8條好習慣和壞習慣!

吹好葫蘆絲的8條好習慣和壞習慣

1、想要吹好葫蘆絲就要懂得愛惜自己的樂器,在吹之前,把吹嘴清潔一下,消除異味,有空常用乾淨的抹布擦一下葫蘆表面,然後在開始演奏吧!

2、每天堅持練10分鐘長音加氣息的強弱練習,保證葫蘆絲水平基礎牢固。

3、要常唱譜,吹奏之前,拿起樂譜,手拍節奏,大聲唱出來,提升你的樂感!後續進步非常大

4、養成慢練習慣,一定要由慢至快。掌握好基本節奏,慢練起步,千萬不要著急加速。

5、手指的技巧非常重要,經常做做手指拉伸和抖動的動作,不要太用力,可以讓你的手指更靈活喔!

6、葫蘆絲裡面的歌譜,一定要重視譜子中的每一個表情符號,用心將曲子吹得微妙動聽,還可以加深記憶力。這個小技巧特別加分!

吹好葫蘆絲 8條好習慣和壞習慣!


7、吹葫蘆絲時,譜架上要有一隻鉛筆,記下有哪些吹的不好的,要反覆練習;哪裡有問題,及時問老師解決,叫老師示範給你聽!

8、演奏時注意好你的手型和表情。不管曲子有多麼難或者簡單,手型一定要放鬆,表情放鬆微笑,小細節也要應該認真對待。

葫蘆絲曲譜區


吹好葫蘆絲 8條好習慣和壞習慣!


吹葫蘆絲壞毛病《八心》


1,心亂,吹葫蘆絲三心二意

吹的沒有10分鐘,手機響了,馬上去看看,一有動靜又去瞧瞧!容易受影響,心不定,還有吃完東西不要馬上吹葫蘆絲,一定要漱口,還有如果不能在某一時間段內集中精力練習,你是很難達到一個比較理想的練習效果的。

2,心急,過度追求速度

大師都說慢練是王道。過度追求進度。很多人拿到新譜子就想馬上把它吹好,要知道“一口氣吃不成胖子”,所以即不要貪快,也不要同時練習很多曲子。

3,心燥,熟曲不回爐

許多曲子吹熟以後,必須要經過無數次的“返工”才能基本吹出韻味,而每一次返工都要以“慢”為基礎。如果吹熟以後就不再慢練,就無法真的掌握這首曲子內涵,演奏情感意境,特別吹奏樂器,真的走心吹,會感動自己,如《斷橋殘月》《梨花雨》 這樣有故事的歌曲,有故事的人吹的自己掉眼淚!所謂聞者入心,聽者落淚, 為演奏者最高境界!

吹好葫蘆絲 8條好習慣和壞習慣!


4,心雜,不會分段練習

只會從頭練到尾,總有錯音改不掉。針對這個問題,學會分段練習尤為重要。

5,心盲,盲目選吹難曲

老覺得太簡單,會一些技巧,馬上吹高難度曲,有多少人學了幾個月,就馬上吹竹林深處的,侗鄉之夜的,一些有相當難度的作品之前,一定請老師先估量下自己的水平。所有的樂器都是一套系統,一定要按部就班!

6,心迷,片面迷信“練習曲

練習曲只是鍛鍊技術的一個手段,但並不是是練習基本技術的“聖經”,畢竟練習曲的內容少了很多音樂的律動性。其實把一些樂曲中的難點抽取出來練習,也不失為鍛鍊技術的一個好方法。

7,心技,過度追求技巧

雖然沒有技術空談音樂就是“紙上談兵”,但是“音樂”本身,除了“音”以外,“情”是更為重要的。葫蘆絲特色的是“輕飄柔” 不是所以歌曲都是要加上技巧的。加多了反而花,亂,雜,葫蘆絲也要講究“氣、韻、神”

8,心懶,過度依賴感覺

這個是大部分初學者的通病。許多人一旦感覺能把譜子背出來以後,就不再看譜子吹,然後就吹著感覺走,想怎麼吹就怎麼吹,節奏亂了,技巧隨便加,覺得好聽就加,流行的通俗的專業的歌曲都加,一切跟著感覺走.........自己吹的飄起來了。

以上,以上,以上,重要事情說三遍,發現自己練習時出現了問題,一定要糾正!然後再諮詢老師,聽從專業的意見。畢竟老師才是最瞭解自己學生的人。還有多找一下一些專業人員,吹給他們聽,聽一下他們的意見。還有一定要多聽一些名家演奏歌曲,特別是傣味葫蘆絲!

8 個好習慣和壞習慣,認真總結對比。


還在學習方面,也可以利用葫蘆絲伴奏機,對演奏幫助還是非常大的。

初學者經常聽這音樂,節奏感會更好一些,書上很多沒有示範。機器 裡面都可以找到。


這些都是筆者教學十年經驗總結的問題,我想很多人都有,但只要有心去改正,葫蘆絲水平進步是飛躍的! 覺得對你有幫助點個贊!謝謝大家支持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