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嬰兒”,是否是一場噱頭大於實際意義的研究鬧劇

重新編輯人類DNA,這實實在在是一項人類的科技新突破。數年前,人們在一次細菌如何對抗病毒感染的實驗中發現了CRISPR-Cas9 或CRISPR,這是一種可以讓研究人員控制哪些基因在植物,動物甚至人類中表達的工具,至少在理論上可以使用CRISPR來破解人類物種——修改基因組以產生對慢性或傳染性疾病的抵抗或完全消除。它能夠刪除不良特徵,並可能增加所需特徵(例如添加更高智商、更高身高的基因); 並且用這種工具會比以往任何方式都更快,更精確地完成所有這些不可思議的工作。


如今時代飛速發展,人工智能強調不斷優化算法,深度學習,快速迭代,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生活質量需求,那麼基因編輯的出現就是可以從源頭上改掉優劣基因。如若一個人一出生就帶著滿身優勢基因, 這對於人們來說就如同科幻小說變成現實一般值得興奮。

11月26日,中國科學家賀建奎宣佈,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健康誕生。她們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得她們出生後就能天然抵抗艾滋病。因此,何建奎也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使用CRISPR編輯人類胚胎導致活產的科學家。但事實上,在他之前,中國科學家也是第一個編輯無法生存的人類胚胎的人。

2015年,中山大學副教授黃軍就與他的團隊進行了第一次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實驗:利用86個無法發育成嬰兒的問題胚胎,對地中海貧血症有關的基因進行編輯。其中,28個胚胎的突變基因被成功修復。但是由於倫理安全問題,被“Science”和“Nature”兩大經典科學雜誌拒稿,美國哈佛醫學院的Dr. George Daley也表示:“此項研究應該是一個嚴重警告,任何實驗者都不應該認為這項技術已經準備好可以進行消除基因的測試”。

為什麼說這是違背倫理和安全的實驗?

首先,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張曉燕表示:“不做這個基因編輯,也有辦法預防HIV感染的。預防HIV感染的方式有行為干預(自律+保護性性行為)、疫苗、以及高危人群的預防用藥。”

其次,基因編輯的研究基礎目前並不完善,很有可能出現各種風險副作用。科學家最近了解到,基因編輯的方法可能會無意中消除和重排大片DNA,其方式可能危害人類健康。而最近的研究表明,CRISPR編輯的細胞可能會無意中引發癌症。

另外,任何臨床試驗都要有充分的臨床前數據,然後向國家藥監局申報,經過一系列複雜流程,才能在人身上做臨床試驗。否則一切出現的嚴重後果,實驗人員都將負相關法律責任。而在本次基因編輯嬰兒的實驗中,實驗人員甚至未能準確告知嬰兒父母確切實驗內容和未知風險,實屬違反倫理。這種研究展示的不是技術和創新,而是所有研究者的警戒線!

在CRISPR問世後,出於安全和倫理問題,CRISPR的發明團隊也在全球範圍內暫停了這個技術在人體胚胎中的臨床應用,並表示希望大家給予一定的時間去探究這項應用的各種可能性。其實,歷史上也曾有過這樣暫停研究的先例。在19世紀70年代,科學家們曾經共同倡導暫停分子克隆的使用,直到後來這項技術的安全性得到檢測通過,才得以恢復繼續研究使用。

賀建奎以這種方式為自己的決定辯護:“我感到有責任,不僅要做出第一個,而且還要成為榜樣,無論其他人是否跟隨,”他補充道:“社會將決定下一步該做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