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號文件首次點名“天價彩禮”,意味深長

中央一號文件首次點名“天價彩禮”,意味深長

浙江義烏訂婚彩禮“十八擔”包含8888888元現金。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於2月19日發佈。這份2019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關注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三農”領域不少必須完成的硬任務。在鄉村治理方面,談到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時,文件特別提到,要“對婚喪陋習、天價彩禮、孝道式微、老無所養等不良社會風氣進行治理。”

這是“天價彩禮”首次明確出現在中央一號文件裡。近年來,與“天價彩禮”相關的新聞現象並不少見諸報端,特別是一些農村地區流行“天價彩禮”,不少農民為了娶媳婦而負債累累,甚至重新返貧。還有一些農村青年哀嘆“娶不起媳婦”“結不起婚”。

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筆者返鄉見到一些農村婚俗“怪現象”——在河南駐馬店市某村,男女雙方戀愛談了6年,女方家卻一直不同意自家閨女與男方家長見面,理由是“彩禮沒備齊”——女方向男方索要40萬元彩禮,此外男方還需在市區備齊車房,房本還要寫倆人名字。此外,春節期間曝出新聞稱,江西一父親為兒子攢彩禮4年不敢回家過年,老人說:彩禮得50多萬,春節工地能開三倍工資,寧願不在家過年也得掙錢為兒子娶媳婦。無需贅言,動輒數十萬的彩禮對於多數農民家庭而言,無疑是一項沉重的負擔。天價彩禮的泛濫,挑戰公序良俗,惡化農村社會風氣,加劇家庭矛盾,影響農村穩定。

“天價彩禮”看似自願,實則無奈,背後折射出鄉村治理面臨的一些困境。首先,是現階段農村普遍存在的人口性別比失衡的問題。眼下進入適婚年齡的這一代人正是出生於計劃生育政策執行最嚴格時期,人口性別比失調的情況比較嚴重。農村婚姻市場中男多女少,是彩禮坐地起價的根本背景。

其次,區域發展不平衡加劇了天價彩禮問題的嚴重性。近十多年間,全國統一的勞動力市場逐漸形成,外出務工成為農村人口就業的普遍選擇,落後地區性別比失衡的現象日趨嚴峻。早前,彩禮只是東南部某些地區面臨的局部性問題,而在人口流動加快的背景下,西北落後地區近年來人口大量外流,女性相比男性更易於流動到高收入地區,尚未走出農村的適婚男青年,在當地相對封閉的婚姻市場就要面對彩禮上漲的高門檻。

再次,促進鄉村移風易俗、治理天價彩禮難以找到一個好的抓手。在應對策略上,治理天價彩禮問題的難點,一是在於這種現象有跨地域的特徵,整個農村攀比的社會風氣較難矯正;二是難以找到適用的法律依據,雖然一些地方下發文件,倡議彩禮不超過2萬或3萬,但現實中,男方家庭若只提供這樣的彩禮依然難以娶到媳婦,最後往往“向習俗妥協”。

值得注意的是,天價彩禮現象有著很強的時代特性。從社會學的角度看,農村之所以成為天價彩禮的重災區,是因為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下形成了本地通婚市場,人們會更多地選擇在一個圈子裡通婚。可以說,這一問題是中國社會發展中的一個階段性問題,未來,在政策的關注、城市化的推進,以及社會的自我調節之下,“天價彩禮”問題也將隨著社會的持續發展而逐漸化解。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點名“天價彩禮”,說明中央已經高度關注這一問題。儘管“天價彩禮”背後有著複雜的成因,但辦法總比問題多,在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道路上,直面問題、勇於探索必將最終促進農村移風易俗工作落到實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