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做個好家長,9塊包郵!你能打斷,我就賠!


淘寶:做個好家長,9塊包郵!你能打斷,我就賠!


來了,會心一擊!

春節前第一問:你作業做了多少?做完了沒啊?考了多少啊?

淘寶:做個好家長,9塊包郵!你能打斷,我就賠!


可能你問到一些小朋友,他還瑟瑟發抖!

因為一提到作業,他就想起了曾被“棍子”支配的恐懼!

因為寫作業的姿勢不對,被打。

因為做作業慢,被打。

因為總做錯,被打。

要說捱打的理由,有很多孩子能如數家珍。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一位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後,發的這張截圖。

淘寶:做個好家長,9塊包郵!你能打斷,我就賠!


原來還有人賣在路邊都能撿到的“藤條工具”,而且銷量都還不低!

我就好奇地搜了搜淘寶,彷彿打開了新世界!

淘寶:做個好家長,9塊包郵!你能打斷,我就賠!


9塊包郵,就可以買根教育孩子的藤條,且都說,泡過的更好喲!

這藤條還有印尼進口的……

不過藤條的銷量,似乎沒有竹類的暢銷。

一根打磨過後的竹片,可以賣14.9~

淘寶:做個好家長,9塊包郵!你能打斷,我就賠!


而一塊雕刻精美的戒尺,銷量更高了!

淘寶:做個好家長,9塊包郵!你能打斷,我就賠!


淘寶:做個好家長,9塊包郵!你能打斷,我就賠!


淘寶:做個好家長,9塊包郵!你能打斷,我就賠!


還有的商家說:你能打斷 我就賠!

淘寶:做個好家長,9塊包郵!你能打斷,我就賠!


我特別好奇,到底是誰會買這些呢,點開評論,解了我的疑惑。

然後看了看評論▼

淘寶:做個好家長,9塊包郵!你能打斷,我就賠!


淘寶:做個好家長,9塊包郵!你能打斷,我就賠!


淘寶:做個好家長,9塊包郵!你能打斷,我就賠!


淘寶:做個好家長,9塊包郵!你能打斷,我就賠!


淘寶:做個好家長,9塊包郵!你能打斷,我就賠!


看了看這些,我就想和大家討論討論——

棍棒教育真的有用嗎?

淘寶:做個好家長,9塊包郵!你能打斷,我就賠!


如果放在我們這一輩,相信很多人都遭過老師的“打”,不管成績好與壞,都有可能被老師的戒尺教訓,被爸媽從路邊扯下來的藤條打過……

或許被打的時候,老師和家長,都沒多跟我們說什麼,就讓我們把手掌伸出來。

那火辣辣的疼,到現在都還能回想起來。

被打後,老師和家長還總愛跟我們說:“玉不琢不成器”!

然而那時,根本不知道什麼叫“玉不琢不成器”,反正聽不進去了,只記得疼了,只知道下次不能犯錯。

然而,我們到最後發現,犯了一個錯,還是要犯第二個錯……

淘寶:做個好家長,9塊包郵!你能打斷,我就賠!


棍棒教育,對於中國人來說並不陌生。畢竟從我們古代開始,就主張對孩子要嚴教。

你一定聽過下面這些話:

“棍棒底下不但出孝子,還能出才子”!

“黃荊棍下出好人”

“不打不成器”、“家嚴出孝子”

……

淘寶:做個好家長,9塊包郵!你能打斷,我就賠!


前段時間,有新聞報道稱,一男孩偷錢,被父親綁樹上打。

淘寶:做個好家長,9塊包郵!你能打斷,我就賠!


最近我也一直在看《今日說法》和犯罪心理分析,發現很多犯罪者,他們之所以會成為惡魔,和他們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

從某種意義上說,嚴格教育子女是對的,適度的責罰也是為了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但在我們傳統的教育思想裡,多是在強行灌輸下,等待孩子自行開悟。

記得小時候,父母對我說過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等你長大了,就曉得了!

淘寶:做個好家長,9塊包郵!你能打斷,我就賠!


在這樣的教育下,當然也有成功的例證,也有將孩子逼入絕境甚至釀成悲劇的可能。

去年江蘇泰興一男孩因弄丟手機、不好好寫作業,被生母用膠帶封住嘴、捆住手腳,拿木棍打了5次直接致死。鄭博,一個3歲的孩子,只因為不肯識數認字,死在了父母的棍棒下。劉世奎在西安市東羊市小學三年級二班開家長會時,因對其子揚揚(化名)在學校表現不滿,即在教室對孩子拳打腳踢。18時許,在工作單位再次毆打揚揚。當晚23時許,揚揚死亡。 時隔一週,西安再發虐童慘劇。6月18日,長安區一對夫婦因為懷疑8歲的女兒在家裡偷錢,將孩子打死。 還有父親酒後失手打死了沉迷於網絡遊戲的兒子小濤(化名),一個年僅14歲的孩子因為沉迷於網絡遊戲,經常曠課,不服從父母管教,甚至與父母大打出手,導致家庭矛盾爆發。

以上幾個案例的孩子都死於棍棒教育,讓人唏噓不已。

淘寶:做個好家長,9塊包郵!你能打斷,我就賠!


我個人是比較反對這種棍棒教育。

如今的孩子,因為社會發展過快,他們能接受到的信息,太多了!

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接觸的事物也會與家長不同,很容易與家長產生隔閡。

家長有必要對新生事物有一定了解,才能正確而快捷地與孩子溝通,從而及時瞭解孩子的各項情況。例如《絕地求生》這款遊戲,要怎麼正確的引導孩子呢?

單靠棍棒教育,孩子完全同社會脫節,變成讀書的機器,就得不償失了。

孩子小時候如果做錯事,適當的體罰是有必要的,適當體罰可以樹立家長威信,但是必須注意要適度,否則孩子就會在成長過程中留下陰影。

“虎媽狼爸”的孩子,雖然個個優秀,但不得不懷疑他們是否真的快樂,也許有一天因過多積累的不滿而突然釀成惡果。

打孩子確實能讓孩子很快遵守規則,並且表現出家長認可的行為,比講道理更能獲得立竿見影的效果。

但從長遠來看,打孩子對改善他們的行為效果並不好,還有可能會增加孩子的攻擊性和反社會行為。

尤其是頻繁採用嚴重體罰作為主要管教方式,會造成一系列的心理問題,甚至是反效果。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家庭是孩子接受啟蒙教育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和風細雨,循循善誘的教育,猶如一顆甜蜜的糖果。

打罵、斥責,就像苦瓜、黃連,只有善用,才能是好菜良藥。 但一定要適度慎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