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观,怎么看历史

历史是消失在苍穹里的过往,从前的时光像流水一样逝去了。

人类对自己的历史有强烈的溯源欲。我们从哪里来,过去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的今天与过去有什么关联。

怎样才能看到我们的过去。别的星球上的生物若接收到地球上的光影信息,可能可以恢复地球上裸露的过去。屋子里,宫殿内发生的事情还是被遮挡,不能再现影像。

回望历史,有一点像没有B超仪器以前,猜测孕妇的胎儿性别,有人看孕妇的脸,有人看肚子隆起的形状,有人看孕妇口味。史官的现场记录如同几个月后的婴儿哇哇坠地,揭晓了性别。几个月前的猜猜猜充斥在文字里,是古籍里常见的后人对前人的历史“记录”。

现场记录还是猜测,面对充栋古籍需要辨识力。

人类历史是以加速度发展的,进步越来越快。

几十上百万年前是以石器为工具的时代,几千年持续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种植方式,有了铜铁兵器后的几百年间混战中打出一个一统天下的王朝,最近十多年路人皆持着一部前人没有见过的智能手机,行走时观看万里以外发生的事件。

文字使我们能够看到古人所思所想所闻所见,古人中的智者靠着著书之前的文字和道听途说,写下来他们身边和距离他们几百上千年前的故事。就是我们谓之为记录历史的古籍。

一场四十多年前在我们身边发生的“革命”,我们能说清楚吗,我们能完整全面的记录下来那段历史吗,难。“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历史是人在观,不光需要据有物件文字影像,还需要角度和视野,常识和逻辑。

看了海量的四十年前的照片,“讲话”“座谈会记录”,当事人回忆录,拼出一头完整的大象恐怕还是有困难。这些点点滴滴的碎片,距离展示一幅历史全息图,差在“肚子里的货,识不破”。一个二千多年来高度集中的政治制度,许多事件往往在于决策者的“一念”。生理上,外部环境上对决策者“意念”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形成历史的因素。

商代以前是目前还没能发现文字的时代,那时没有青铜重器,有城池,有宫阙,养蚕,种植,烧陶,制玉,古人穿衣戴帽,礼分阶层,近几十年来通过考古发掘良渚,神木石峁,石家河,陶寺,凌家滩,尉迟寺等等遗址,让我们窥见到五千年前的历史一斑,知道了距今4400年前发生的气候事件对文化的影响。通过考古遗址和对遗存,遗物的研究,对存世古文物的剖析,我们知道了气候事件前曾经存在着璀璨的文明。(网上 “远古北方玉人再现4400年前的历史

距今4400年前发生的气候事件阻断文化,带来了改变。

气候事件前制玉使用石质工具,那时的北方古人尚黑。

气候改变造成的族群迁徙使青铜冶炼和精密铸造技术在中原的商朝落地并结出硕果,制玉工艺也随之改变。商人尚白。

历史存在于地下,存在于古籍文字间,存在于老物件上,也散落在口头和村落里。通过口口相传,偏居一隅的海南岛上还保留着数千年前的制陶手艺。农村田间地头的木制农具上凝固了几千年的农耕工艺史。

有变有不变,观物,观人,观事,翻开书页,历史在我们眼前闪动,在我们大脑里演绎。

历史观,怎么看历史

历史观,怎么看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