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用老稱杆加工成手串來盤玩,您怎麼看?

有人用老稱杆加工成手串來盤玩,您怎麼看?


有人用老稱杆加工成手串來盤玩,您怎麼看?


提起老式的桿秤,70後和80後的朋友們再熟悉不過了,在小時候的記憶中,這種桿秤用的是最多的一種稱量工具,這種稱量工具是我國所特有的,對材質要求比較高,同時對製作工藝要求也非常高,既要保證秤星的精度,還要保證秤鉤和秤砣的精度,當然對秤桿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


有人用老稱杆加工成手串來盤玩,您怎麼看?


在曾經的那個年代,這種桿秤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桿秤慢慢就退出了我們的視野,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各樣的電子秤、彈簧稱等等......現如今,這種桿秤卻被一些人從農村的鄉下收來加工成珠子來盤玩,這真的好嗎?


有人用老稱杆加工成手串來盤玩,您怎麼看?


這種桿秤的製作工藝比較繁瑣,使用年限比較長,因此做秤桿的材料也是採用非常好的硬質材料,其中不乏一些如紫檀木、黃花梨木材等......,不過很多都是用硬質的棗木或酸枝木做秤桿。

對於加工珠子來說,也並不是所有的硬木都適合,木材上面帶有花紋的加工出來的珠子特別漂亮,比如紫檀木和一些花梨木,而很多硬質木材是沒有花紋的,即使加工的再好,後期盤玩出來的手串也不會很漂亮。


有人用老稱杆加工成手串來盤玩,您怎麼看?


現在我們暫且不說桿秤做成的珠子漂亮與否,我們先來說一下桿秤的價值。桿秤發明於東漢後期,其基本原理就是槓桿的原理,並且經過反覆測試算出了準備的位置,充分體現了先人們的聰明才智,代表著我國稱量技術邁出了新的步伐。

現在雖然桿秤基本上退出了舞臺,但是其歷史意義非常深遠。

您怎麼看這個問題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