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之声】全国人大代表张家文:检察机关在因地制宜扶贫上做到了精准

【代表之声】全国人大代表张家文:检察机关在因地制宜扶贫上做到了精准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家文。检察日报全媒体记者史兆琨 摄

“检察机关的不少工作动态我都掌握。”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家文说着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短信中收到的检察工作动态的定期推送。他说,自己对检察机关助力脱贫攻坚工作非常认可。

2019年1月24日,隆冬腊月,黑龙江省检察院几位领导到大庆市走访了几位全国人大代表,送去了新春慰问,转递了全国检察机关2018年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情况通报等,并征求代表们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张家文就是其中一位。

“黑龙江省检察机关对助力脱贫攻坚工作高度重视。”张家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庆市检察院包扶杜尔伯特县泰康镇幸福村,该院检察长姜廉与院领导班子专门部署研究扶贫措施,派驻检察人员担任幸福村第一书记,不光为村里修建水泥村屯路、文化广场,而且通过协调低息扶贫贷款、争取国家农机配套补助、为50岁以上村民免费体检、为贫困户购买奶牛、免费做白内障手术等方式实现“精准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效。

“去年,幸福村利用包扶单位大庆市检察院的帮扶资金45万元购买了30头奶牛,入托润国奶牛专业养殖合作社,分配给85户贫困户。”张家文告诉记者。

2018年8月21日至24日,应最高检邀请,张家文与来自黑龙江团、浙江团的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围绕“发挥检察职能作用,服务打好‘三大攻坚战’”主题,对福建省检察工作进行了为期4天的走访视察。

张家文代表对坐落在福建省福鼎市磻溪镇的“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的扶贫举措印象深刻。“检察机关成为了赤溪村脱贫的主心骨。特别是在赤溪村发展产业、服务产业方面,都有检察机关努力的痕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