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有喬木,不可休思

漢廣

南有喬木①,不可休思②。漢有遊女③,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④,不可方思⑤。

翹翹錯薪⑥,言刈其楚⑦。之子于歸⑧,言秣其馬⑨。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⑩。之子于歸。言秣其駒。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

①喬木:形容樹木高大筆直。

②思:語氣助詞,無實意。

③漢:漢水,長江最長的支流。遊女:外出遊覽的女子。

④江:指長江。永:長

⑤方:筏子,名詞作動詞乘木筏渡長江。

⑥翹翹:高出的樣子。錯薪:叢叢雜生的柴草。

⑦刈:割。楚:荊樹。

⑧于歸:女子出嫁。

⑨秣:用穀草餵馬。

⑩蔞:草名,既蔞蒿。

【賞析】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遊女,不可求思。”南方有高大的樹木,卻不能在它的下面休息,漢水邊有心儀的女子,卻不能夠追求。高大的樹木,鬱鬱蔥蔥,樹蔭滿地,應該是很好的依靠,為何不可以去乘涼呢?《漢廣》開頭四句就將故事塵埃落定,這是一個可見而不可求的愛情故事。一連兩句“不可”,將樵夫苦戀的惆悵心情表達的淋漓盡致。對面那美麗的女子,樵夫與他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與距離。眼前的這道漢水,其實就是世界上最遠的距離……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海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或許便是如此吧!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

隔水相望,卻只能望水興嘆,滿腔情意,卻無可奈何。這不由得使我們想起牛郎織女的故事,“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也許便是脫胎於此。北宋李之儀也隔江興嘆,苦苦相思。“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同樣是隔水相望,同樣是可望而不可及。但不論是牛郎織女也好,還是李之儀望水長思也罷。他們和《漢廣》中的樵夫對女子的單相思情比起來,樵夫則顯得更加寂寞,更加苦情。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

樵夫一邊揮著斧子砍斷荊棘,一邊痴痴的想著對岸的女子,不時嘆息數聲。這一份淡淡的憂傷,這一份深沉的痴情,和著空中的長風與岸邊的水草,讓人毫無防備地跌落進先民豐富的情感世界,為他嘆息,為他憂傷。

唐代詩人崔仲容《贈所思》:“所居幸接鄰,相見不相親。一似雲間月,何殊鏡里人。丹誠空有夢,長短不禁春。願作梁間燕,無由變此身。”即使是每天都能夠見到鄰家的女子,終究是鏡中花水中月,有越不過去的漢水。真的希望能夠化身成一隻春燕,圍繞著對方的屋樑上下飛舞,可是這一點也是無法做到的,無邊無際的相思,綿延悠長,就像詩中所說“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

不加剋制的的感情只會自我毀滅。《詩經》芙蓉“溫柔敦厚”,便表現在這一分恰到好處的剋制上。這種剋制,不是艱難隱忍,亦不是委曲求全,而是一種健全的心態。所以,《漢廣》的樵夫儘管愛得辛苦,也依舊保持了心性德光明。“不可求思”、“不可詠思”、“不可方思”,並非絕望之情的流露,而是以樸素之語道盡情誼的曲折深婉和無盡留戀,以一唱三嘆的手法完成了一種渾然天成的情感表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