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在戰場上天才的應變能力,使他達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

說起歐洲歷史,人們往往會第一時間想到歐洲的文藝復興,畢竟這件大事可以說是歐洲歷史的轉折點,但若要指出歐洲的牛人都有誰,那就不得不說說拿破崙了,他可是法蘭西曆史上最偉大的英雄人物之一。

拿破崙在戰場上天才的應變能力,使他達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

拿破崙是一名出色的軍事家,對當時的軍事知識深有研究,善於將各種軍事策略運用於實戰之中,尤其是主張將火炮集中使用,以及充分發揮騎兵的機動作用。1796年3月2日,26歲的拿破崙被任命為法蘭西共和國意大利方面軍的總司令,3月9日,他與情人約瑟芬•博阿爾內結婚,之後便匆匆奔赴前線。在意大利,拿破崙統帥的軍隊多次擊退了奧地利帝國與薩丁組成的第一次反法同盟聯軍,最後迫使對方簽署了有利於法蘭西共和國的停戰條約。

拿破崙在戰場上天才的應變能力,使他達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

縱觀拿破崙征戰的一生,五十多場戰役的勝利和五次擊退反法同盟的進攻,堪稱輝煌!如此多的功勳戰績,在當時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因此他被評為當時歐洲霸主是當之無愧的。

但是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拿破崙自然不例外,在一次遠征俄國的途中,寒冬給了這個軍事天才當頭一棒,五十七萬的遠征軍到最後只有三萬人逃回了法國。這次遠征讓拿破崙的軍隊受到重創。反法同盟抓住拿破崙最衰弱的時候,開始發動猛烈攻勢,最終迫使拿破崙宣佈退位,還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小島上。

拿破崙在戰場上天才的應變能力,使他達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

對統治者來說,從最高的位置被趕下來,基本是沒有翻身可能的,但是拿破崙是個例外。

4月28日,拿破崙啟程前往厄爾巴島,整個歐洲都為此鬆了一口氣,所有人都認為,昔日的法國皇帝只能在這個面積200多平方公里的小島上頤養天年了。但是波旁王朝並沒有給法國人民帶來美好的生活,在他們的統治下法國經濟反而一路下滑,人民開始對新王朝不滿。遠在孤島的拿破崙聽到這些消息後,認為這是一個翻身的好機會,於是他立即召集幾個老部下,組建起約700人的小型部隊逃出了厄爾巴島,並於1815年3月1日登陸法國南部,聽聞消息的路易十八命令法軍第五軍團出兵2500人前往鎮壓。

拿破崙在戰場上天才的應變能力,使他達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

“以百敵千”顯然勝利的希望幾乎渺茫,就在這時,拿破崙做出驚人的決定,當自己的部隊遭到昔日部下包圍時,拿破崙來到兩軍陣前,下馬摘帽解衣,向他們咆哮著大喊:“士兵們,向我開槍!向你們的皇帝開槍!”。在一片寂然之後,神奇的一幕發生了,所有的敵軍像被喚醒了一樣,齊聲喊著“皇帝萬歲”,剎那間,無數士兵擁護著拿破崙,使其力量又迅速壯大起來,不久後他竟然神奇地重新奪回了屬於他的法蘭西共和國,而路易十八隻能倉皇出逃。

拿破崙在戰場上天才的應變能力,使他達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

或許是因為拿破崙的光輝形象已經烙印在法國人心中,人們始終無法忘卻這位曾經的英雄。當時法國有一家報紙報道了拿破崙歸來前後的消息,報紙標題很有意思,第一天是:“科西嘉的怪物在儒安港登陸”;第二天是:“吃人的魔鬼向格臘斯前進”;第三天是:“篡位者進入格勒諾布爾”;第四天是:“波拿巴佔領里昂”;第五天是:“拿破崙接近楓丹白露”;第六天是:“陛下將於今日抵達自己的忠實的巴黎”。這些報紙的標題表明,法國上下對拿破崙歸來前後不同態度的轉變過程。

拿破崙在戰場上天才的應變能力,使他達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

可惜,拿破崙這次的輝煌很短暫,他這次重新崛起建立的“百日王朝”很快就被第七次反法同盟打敗,被迫再次退位,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到了1821年5月,曾經在歐洲大陸不可一世的拿破崙在這座小島上黯然去世。

拿破崙一生的輝煌成就與他自身超乎尋常的軍事能力,是分不開的,他的這種霸氣也是任何人都模仿不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