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原力》助你找到重新崛起的支撐點


《復原力》助你找到重新崛起的支撐點


焦慮或不安,或許已經成為現代人最突出的問題。

人們常常在為很多事情感到不安,比如,我能在截止日期前完工嗎?我能和朋友們和睦相處嗎?我會不會遭人討厭?別人會對我有什麼看法?

不只是大人們會感到不安,孩子們也會。例如,我們會為工作家庭充滿焦慮,而孩子們則會對考試成績甚至未來前途感到不安。

不安這種情緒不是個人獨有,而是每個人都會有的自然情緒。

但面對不安這種情緒,有人能坦然處之,積極面對,但有人卻避而遠之,最後身陷囹圄。

那麼怎麼才能更好的度過我們那些人生中深感不安和焦慮的時刻呢?我們又怎麼把這些不快的情緒轉化為自身前進的動力呢?

我想,在《復原力》這本書中,你可以找到答案。


《復原力》助你找到重新崛起的支撐點


01

你一定在想,復原力?這是一個什麼詞?

書中定義它是“面對逆境、困難或沉重壓力時自我適應的精神力和心理過程。”

其實簡單點來說,就像人生病之後的恢復過程。

除了我們的身體會出現問題,我們的情緒也會因為外界的各種事物而受到干擾。

當身體出現了問題,那我們自然想到去找醫生,而負面情緒來臨,大多數人卻只會選擇坐以待斃,咬牙硬撐,這其實看起來並不算是個明智的做法。

之前我一直覺得,情緒變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己的年齡、心態和認知。

就像小時候覺得世界上的大人都要聽我的,所有我想要的玩具都必須成為我的,要是我沒有得到我就會不開心。

那時候的情緒化就是年齡小帶來的認知不足,因為至少作為一個正常成年人,是不會有這麼天真的想法的。

而到了學生時代,我就覺得自己的情緒化是自己的心態不夠好,心智不夠堅定,抗壓能力不夠頑強。

但看到這本書裡寫到情緒的普遍性時,我突然想到美國演員威爾.史密斯說過的一句話:“所有人都在掙扎,只不過有些人善於掩飾而已”。

對啊,所有人都在抵抗不良情緒對我們造成的影響,但因為每個人復原力的不同,就讓我們所有人面對不安和焦慮的情緒不一樣了。

那些看起來不被負面情緒所影響大人,其實不是他們天生能幹,性格頑強,意志堅定,只是他們面對不良情緒時的處理方式與我們有所不一。

我們在面對消極情緒時,最害怕的就是它們的反覆糾纏,其實有時候我們已經鼓起勇氣做好與它們正面迎擊的準備,但這些消極情緒就偏偏喜歡與我們打游擊戰,反覆消磨我們的精力和耐心。

要想控制甚至抓住它們來狠狠暴打一頓,可操作性實在不敢妄加斷定。

但書裡給出的解決方法恰恰與我們平日裡解決的方式相反。


《復原力》助你找到重新崛起的支撐點

02

“不安是我們生活中必要的情緒,不能把它當做敵人,必須思考怎樣才能與之融洽相處。”

打開大門,擁抱不安等負面情緒,而不是將它們拒之門外,要不然你只會得到它們的拳打腳踢。

第一,對於不安等消極情緒,要做到覺察、直面並接納。


比如我們對自己犯下的錯誤感到很生氣的時候,我們要意識到自己的生氣情緒,並不能把這種情緒當做敵人去使勁鎮壓,因為一不小心你就會發現,自己根本沒法控制自己的生氣,然後你就會著急,又會開始生氣自己為什麼控制不了自己的生氣,結果週而復始,就陷入了死循環 。

對待消極情緒,我們要坦然面對,就像面對自己的缺點,面對自己的失敗,這是每個人都會經歷且無法避免的事情。

第二就是要克服情緒產生的契機——臆想


很多時候,我們的負面情緒都是我們自以為的想法惹出的大禍。

當我們的“臆想”受到了壓力、失敗等事情刺激時,情緒很容易產生。因為“壓力——臆想——情緒”這一過程都是在瞬間完成的。

在心理學上,臆想被定義為“歪曲的認知“,它就像一副有色眼鏡,一旦受到它的影響,我們很難正確看待事物的真相,也難以控制自己不良情緒等產生。

而想要打破臆想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溝通。


《復原力》助你找到重新崛起的支撐點


我們常常喜歡根據周圍環境和人際關係來推斷事情的真相。

比如某位朋友突然不和自己說話了,我就會想是不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好,或者是不是她遇見什麼不開心的事了,但是為什麼她有不開心的事不願和我講,這樣是不是太不夠朋友了,那至於不和我說話嘛,一點都不尊重我,真是的……

到最後,我可能會聯繫過去的事情,然後越想越多,甚至會莫名其妙地感到憤怒,因為我覺得自己沒有受到她的重視。

然後兩個人都莫名的不說話,而我就因為對方不說話就陷入了憤怒之中。

其實只要問一下就知道,或許對方就只是單純的想靜靜,或許也只是在思考自己該去哪裡吃午飯而已。

但我們的大腦就是這樣,總是愛給自己加戲。

第三就是學會不讓壓力和不良情緒過夜。


養成排遣壓力和不良情緒等習慣已經迫在眉睫。

當我們知道自己被不良情緒支配以後,深呼吸三分鐘,然後採取行動做其他的事。

原來當我自己整晚坐在書桌前敲不出來一個字的時候,我就會很煩躁和著急,因為我總是覺得這種狀態,對我來說不僅在浪費時間更是浪費生命。

其實這裡我就用了臆斷,因為根本就沒有多大點事。

後來我開始學會在不安和焦慮時做其他的事,比如去彈會尤克里裡,做手帳,P圖,甚至去給自己衝飲一杯熱牛奶。

之後再看到空白的文檔,心情反而會平靜很多。

如果實在緩解不了,就可以像書上所寫的那樣,做意識流運動。

就是當你感到不安,焦慮等負面情緒襲來時,把自己身體躺平,儘量放緩呼吸,然後閉上眼睛,讓自己大腦控制自己去感受自己身體各個部位。

也就是讓自己的意識在身體裡像水一樣有意識到流動,然後用心去感受身體每個部位對周圍環境的細微差別。

這個過程就相當於把自己拆解掉,然後再重組起來。

至少我感覺這種方法還是挺好用的。


《復原力》助你找到重新崛起的支撐點

03

而關於復原力的問題,書中還寫了很多如何將之運用到工作中甚至人生職業中去的方法。

就一本工具書來說,它的內容還是比較通俗易懂,但主要還是關於認知方面的理論知識。

其實我們很多無法解決的問題都可以說是個人認知上的不足,要是對待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連認知方向都錯了,又談何付準確地付諸行動呢?

所以大多數時候我們依舊同樣會陷入“懂得很多,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的怪圈。

說實話不良情緒的控制說起來總是有理有據,但真正做起來還是很難的,要不然怎麼會有這麼多書籍在幫助我們度過情緒難過。

人總歸是不理智的,也總是喜歡在一些老是犯錯的事情上栽跟頭。

我們每一次放縱自己的負面情緒在學習與生活中馳騁的時候,其實都是對自己甚至周圍人的一種不負責任。

就算我們無法徹底改變情緒對自己的控制,那我們也至少需要意識到,情緒都會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傳染的,尤其是負面情緒,影響力巨大。

所以儘早控制好情緒,並爭取讓它為我們所用已是刻不容緩的事情,那這本《復原力》也值得我們在閒暇之時來翻一翻,你會發現,原來不安的情緒只要好好加以利用,也並沒那麼糟糕,關鍵是在這本書裡,你也許還會找到讓自己重新崛起的支撐力量。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