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对立是人类认识的实质

超越对立是人类认识的实质

人类认识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而人类认识的实质则是要不断地超越对立,从各种纷乱的现象中建立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机制,在更高的层次上看到对立的双方存在着的内在统一。

为了使读者对超越对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我们考察两个在几何方面有趣的例子。首先请看一个平面的例子,如图1所示。

超越对立是人类认识的实质

图1 二维平面超越一维线段对立的示意图


这是点C在平面上画圆时,在线段AB上的投影。点C在二维平面上无始无终地运动,但其在一维线段上的投影却表现为往返于AB两端的运动。通过图8-2我们看到,在一维线段上表现出的两极对立,实际上只是二维平面统一的结果。

一维认识观和一维的线段一样也存在着图1所示的两个对立的端点,即唯物论和唯心论,在一维认识观看来这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然而,类似于二维平面对一维线段的超越,在二维认识观看来,人的认识是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没有极限的,不存在谁从属于谁的问题。在二维认识观看来,认识的两个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变化和相互作用是一个非常自然的事件。一维认识的两个端点只是二维认识的两个不同的极限情况。于是,在二维认识观看来,两个原本绝对对立的因素变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认识体。所以,二维认识观使我们

超越了一维认识的对立。从这里可以使我们领略到认识的魅力,一个好的世界观可以极大地提高人类的认识效率。

接下来我们再考察一个立体的几何图形,如图2所示。

超越对立是人类认识的实质

图2 三维立体超越二维平面对立的示意图


在这个例子中,三维立体的U形管在二维平面上的投影是相互无关的

AB两极。在此,U形管的统一性超越了其在平面上AB两极投影的对立。

以上两个例子都是通过几何的方法,利用高维的统一来超越低维的对立。比如粒子-电扇的理想实验,这是一个通过物理机制超越对立的例子。在该实验中,根据扇面速度与粒子速度之比的不同,将电扇的封闭性、可入性和散射性等不同的对立现象统一了起来,将这些对立的现象分别限定在不同的极限情况,从而避免了矛盾的产生。

之所以说人类认识的实质就是超越对立,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对立的概念和现象不胜枚举,随处可见。而且,越是根本对立的概念与悖论,就越能反映出问题的本质,使认识有机会在超越它们的过程中变得更加深刻。当人类的认识遇到不可克服的悖论和对立时,也正是人类的认识面临重大发展的机遇之时,一旦通过新的途径和新的理论超越了这一对立,必将使人类以一种全新的视野来认识世界。

比如,光速在远距离传播时相对于

空间以速度c运动(双星实验),光速在近距离传播时相对于光源以速度c运动(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对于这一对矛盾现象,有两种超越方法。其一是唯象的方法,将光速不变现象提升为普适定律,即光速相对于所有参照系都同时以速度c运动;其二是构建的方法,即提出离散的空间结构,通过半变换距离,将两个对立的现象在时间和空间上分隔开来,被分别限定在不同的极限情况,从而避免了矛盾的发生。这两种超越光速对立的方法,都在不同的程度上使人类的认识得到了提高。

由此我们可以感悟到,无论是唯象的认识还是构建的认识,它们的第一步骤和第四步骤是完全相同的,即都是从最本质的对立现象开始,并终结于矛盾的消除。所不同的是,唯象的认识是依靠将对立的现象提升为普适的定律来实现的;而构建的认识则是借助于具体的物理机制将对立的现象分别限定在不同的极限情况予以解决的。

现象的对立是认识的起因,而对立的统一则是认识的结果。这种由对立到统一的过程,只是人类的观念发生了转变,而客观世界既不是对立的,也不是像我们认为的那样统一的。因为现象的对立只是人类感觉器官有限的反映,如可见光与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区别,而认识的统一则只是人类思维的结果。所谓认识,就是用思维超越感觉器官的局限。

接下来我们讨论另一个在物理方面超越对立的例子。引力质量和惯性质量是分别由两个不同的物理公式定义出来的,即万有引力定律和惯性定律。因此,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但在数值上它们却又是完全相等的。根据唯象的方法,爱因斯坦将这一对对立的概念提升为等效原理即将它们定义为完全相同,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广义相对论。而构建的方法是提出离散的量子空间,借助量子碰撞的对称性这一具体的物理机制,来统一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类似这种用构建的方法化解对立现象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温度可以将水、汽和冰三种不同的状态统一起来;比如,用氧化机制作为燃烧的机理,而不需要唯象地特设燃素的存在;比如,引入局部空间旋转机制来说明天体的非经典运动,从而不需要特设暗物质的存在。

如果您觉得刚才我们列举这些超越对立的例子都属于物理范畴,离日常生活太过遥远,从而对“超越对立是人类认识的实质”这一观点仍不以为然的话,那么接下来我们考察一些在日常生活中的对立现象和概念以及我们是如何超越它们的。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对立的,否则就不称其为问题了;而我们每解决一个问题,又都是对该对立的一种超越,否则也就不称其为解决问题了。所以,超越对立是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都在做的事,只不过对此我们习以为常,把它当作是一种生存的本能,而没有把我们所做的工作上升到超越对立的哲学高度,所以工作的效率往往是比较低的。为了便于理解和进行思维上的训练,接下来我们考察一些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对立及其超越这些对立的方法。

超越对立是人类认识的实质


对动与静的超越

动与静是一对对立的概念,请读者默想一下如何超越这两个截然相反的对立概念。什么是动与静的统一呢?首先,在实物方面,陀螺是动与静的统一体,其本身既是旋转的,但作为整体又是停留在原地静止不动的。正是由于陀螺具有动与静的统一,才被人们用来作为否定亚里士多德关于物质惯性运动解释的证据。亚里士多德认为,当物体向前运动时会在其身后留下真空,由于自然界厌恶真空,于是就会有空气填入该真空,从而推动物体进一步地向前运动。亚里士多德的这种解释无法说明陀螺的惯性运动,因为陀螺的旋转运动并没有产生真空。其次,我们对太阳系的认识也可以说是超越了动与静的对立,虽然地球等行星始终围绕着太阳运动,但这些行星相对于太阳的运动夹角是不变的,也就是说行星的运动平面是静止的。而且,由于太阳系围绕着银河系做高速运动,其速度高达约240km/s,约为行星绕太阳运动速度的10倍,所以尽管行星本身是运动的,但作为太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相对于太阳系却又是同步的。最后,在理论方面,虽然世间万物不断地运动,不断地由新事物取代旧事物,但支配世间万物运动和变化的规律是永恒的。也就是说,规律是不变的,变化的只是由规律所决定的现象。所以,对于动和静的超越,我们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只有在系统的层次上才有可能实现对动与静的超越。

超越对立是人类认识的实质


对快与慢的超越

“欲速则不达”、“南辕北辙”、“拔苗助长”和“磨刀不误砍柴工”等,都是我们对快与慢的对立和超越的描述,这也是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的道理。只不过并没有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来超越快与慢这一对对立的概念,为此人们付出了很多惨痛的代价。比如,在军事上的孤军深入,导致全军覆没;生产上的“大跃进”,导致人为灾害;为了一夜暴富铤而走险参加赌博,最终却变得一贫如洗;为了长寿乱吃仙丹妙药,反而致使英年早逝等。导致这些与原来意愿截然相反的结果的原因,都是由于没有正确地处理好快与慢的关系。实际上,再快的速度也是有限的,如果我们一味地追求速度,只能陷入无尽的烦恼之中。比如,人们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寿比南山,但又有谁愿意放弃自己短暂的一生而甘为南山呢?所以,对于快与慢的超越,我们必须从所要实现的目的出发,只有在目的这一层次上,才有可能对快与慢实现超越。

超越对立是人类认识的实质


对好与坏的超越

在前面我们曾经分析过,好与坏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好与坏的标准和定义会因时间、场合和对象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对于任何一件事或一个人,我们都不能脱离实际的环境和对象来绝对地说好或坏。对任何事物或人的评价,都必须将该事物和人放置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下才是有意义的。如果脱离了环境和对象,就无所谓好或坏。比如,多数人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件好事,但克隆人和制造原子弹就是坏事。然而,当原子弹的当量和普及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又有可能对各国起到制衡的作用。因为,无论国家大小,只要彼此使用核武器,都会使整个地球的生态遭到不可逆的破坏,甚至是地球的毁灭,大家都是输家。此外,不但好与坏本身的定义具有相对性,而且好与坏还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换。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对好与坏的相互转换也是有相当认识的。比如,“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乐极生悲”、“否极泰来”、“失败是成功之母”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这些成语都反映了好与坏是可以随着事物的发展以及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转换的。

实际上,好与坏是现实生活中酸甜苦辣各种滋味的代表。在实际生活中,如果都是坏固然不行,但是若都是好也有问题,其生活必然平淡乏味,又会由“好”生出“坏”来。如果一部小说描写的是一个人没有任何坎坷、十全十美且过得非常幸福,恐怕这个作品是没有人愿意看的。但凡在小说中,出现“男女主角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一句话时,故事也就结束了。悲剧作品向来比喜剧作品更具有艺术的魅力和感染力。所以,对于好与坏的超越,我们必须从发展的角度出发,只有在发展这一层次上才有可能对好与坏实现超越。

超越对立是人类认识的实质


对勤奋与懒惰的超越

勤奋和懒惰是我们经常用来评价一个人好坏的标准。比如,好孩子应该勤奋学习,而二流子则好吃懒做。但是,不知大家想过没有,好孩子勤奋学习的知识恰恰是人类懒惰的结果。人类为了省力发明了机械,人类为了避免计算的烦琐发明了计算机,人类为了免除长途跋涉发明了汽车,人类为了便于传递信息发明了电报。懒惰增强了人类改善其生存环境的能力,而勤奋却有可能破坏自然界的生态环境。比如,开荒造田导致水土流失,建造水坝打破了生态平衡,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污染了自然环境等。又比如,生产过剩会导致经济萧条,而假日经济却可以促进市场繁荣。由此可见,勤奋和懒惰都只是关于行动的描述,而对它们真正的评价则取决于行动所带来的实际效果。所以,对于勤奋与懒惰的超越,我们必须观察实际效果,只有在效果这一层次上才有可能对勤奋和懒惰实现超越。

超越对立是人类认识的实质


对聪明与愚笨的超越

聪明和愚笨是我们形容一个人智力高低的一对对立的概念,甚至我们可以把一个人智力的高低量化,如测量人的智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有很多神童到成年后默默无闻,而另一方面却又有一些智商并不是很高的人,甚至智商不如正常人的孩子,长大后却成就了一番了不起的事业,如美国总统林肯、建立相对论的爱因斯坦和大发明家爱迪生等。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和认识聪明与愚笨呢?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考察一个简单的物理例子。通常,我们凭直觉,会认为摩擦力对于汽车行驶是不利的。因为,摩擦力增大了汽车在行驶时的阻力,如道路不平整,摩擦力越大则汽车在行驶时就越费油。然而,如果没有摩擦力,汽车行驶将会更加不方便。下雪天城市交通的堵塞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同理,对于人的聪明和愚笨也是这样,必须有一个适当的度。一个人如果非常聪明,他会很容易学习和掌握前人的知识。在他看来,任何理论都是能够理解和接受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加以解决。于是,在聪明人的眼里,不存在任何需要费力去解决的问题。而且,聪明人往往兴趣广泛,没有什么问题值得聪明人长期关注和研究,所以也不太可能发明和创造新的理论与技术。在日常的生活中,有一个描述聪明具有负面影响的俗语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反之,虽然一个人过于愚笨固然是不好的,但一定的愚笨却又是创新所必不可少的。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由于人们的“愚笨”无法真正领会古希腊时代的书籍和文献,造成了错读和思想上的混乱,于是人类迎来了伟大的文艺复兴时期。在这一时期,人类的思想获得了空前的解放。时至今日,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理论和艺术作品,都仍然对人类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又比如,一个人只有笨得恰到好处,才会既长期困惑和关注于某个问题的研究,又有能力探索出一条解决问题的道路。此外,一个人只有因愚笨而不融于社会,与社会格格不入,才有可能发愤图强进行社会变革。虽然上述列举的例子有些极端,但我们不难从中看出,聪明和愚笨的对立并不是绝对的。根据不同的度,两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对于聪明和愚笨的超越,我们必须把握适当的度,只有在度的层次上,才有可能对聪明与愚笨实现超越。

超越对立是人类认识的实质


对供给与需求的超越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活动中最为本质的一对对立概念,如何使供求关系达到平衡并超越它们,是每一位经济学家梦寐以求的目标。供给相对于需求小了,固然满足不了人的需要,会导致通货膨胀;但供给相对于需求大了也不行,不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还会因销售不畅造成通货紧缩,从而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由此我们看到,供求关系的平衡在市场经济中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现实的生活中,时而会加大投资、扩大生产,时而又会刺激市场、扩大需求。

计划经济是试图超越供求对立的尝试,但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因为计划与现实是脱节的;自由经济则是期望通过市场自行调节来保持供求的平衡,但自行调节相对于实际的供求有一个滞后期,因而也无法超越供求的对立。所以,对供求关系的超越,我们既不能靠单一的计划,也不能简单地放任,而是要从市场经济的整体上去把握,将供给与需求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来加以研究和认识。所以,对于供给与需求的超越,我们必须从建立调节市场供求关系的互动机制入手,只有在建立市场调节机制的层次上才有可能对供给和需求实现超越。

超越对立是人类认识的实质


对贫穷与富裕的超越

虽然贫穷和富裕的对立是社会不稳定的温床,但却又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贫富差别既是产生社会结构的前提,也是推动社会结构调整的动因。然而,若要使贫富差异对社会发展产生正向作用,就必须使社会成员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适当地流动起来,使穷人与富人根据个人的能力、机遇和努力的不同进行转变。社会阶层的流动,一方面可以调节贫富差别的程度,另一方面也保障了社会的公平,使财富与个人的能力和努力成正比。所以,维持社会阶层适当的流动是对贫穷与富裕的超越,使这一对立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超越对立是人类认识的实质


对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超越

对孩子究竟应该实施应试教育还是实施素质教育,这是每一个家长和学校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在通常的情况下,人们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对立起来,认为孩子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而应付社会公认的考试和使一个人全面发展都需要花费时间与精力。于是,两者被对立了起来。原本考试和教育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它们并不是对立的。没有教育就无从考试,没有考试也无法衡量教育的水平。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又确实是对立的。其原因是,考试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衡量一个人的学习水平,而且还是由于社会资源的匮乏。例如,上大学的名额是有限的,必须通过考试的办法来选拔人才。

考试起源于中国的科举制,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它使每一个人都有机会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努力进入官僚阶层。正是由于资源有限和选拔人才,所以教育和考试或多或少地脱离了原来的目的,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把应付考试放到了第一位。说句玩笑话,现行教育和考试制度,是男人为他们的大男子主义制订的游戏规则。然而据统计,在香港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女性远多于男性。这说明男人们制订的游戏规则,在现代社会已变得有利于女性了。也许哪一天男人们意识到这一点后,会重新修改现行的教育和考试制度。在此,之所以提到这句玩笑话,是说明考试带有相当的功利性和规则性,而并不是单纯地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所以,对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超越,必须从建立有效的用人制度做起,只有在建立用人制度的层次上,才有可能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实现超越。

超越对立是人类认识的实质


对体力与智力的超越

体力与智力的对立是非常明显的,我们经常形容智力不高的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而我们又常常讥讽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然而,无论是体力还是智力都属于人的能力范畴,所以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比如,围棋是一种高智力的游戏。有时下围棋需要持续一天的时间,如果体力跟不上,就是智力再高也会下出昏招,从而无法取得最终的胜利。又比如,大家都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就体力而言兔子要比乌龟强得多,但在心智上却远不如乌龟,而比赛是综合能力的较量,其结果是乌龟取得了胜利。所以,我们必须从人的综合能力上来把握对体力和智力的超越,只有在能力的层次上我们才有可能对其实现超越。

对上述几个在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对立概念进行超越的尝试,主要是为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因为,超越对立在本质上属于认识范畴,根据二维认识观,对于对立的局部概念进行超越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具有绝对性。每一个人对其所面对的问题,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解决的办法。列举上述这些普通的例子,是为了阐明以下三个观点。

观点1:超越对立的方法并不难,其基本思路是从整体上把握对立的概念,将两个对立的概念作为一个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来认识,并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与整体的关系,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超越对立。

观点2:不管是否具有超越意识,每个人每天都在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其实质就是在不断地进行超越对立的努力,只是根据每个人能力的大小和努力程度的不同,超越对立的实际效果是不一样的。

观点3:有意识地进行超越对立的训练,有助于树立明确的超越意识和掌握有效的超越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认识事物的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超越对立,是站在哲学的高度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只有通过对一些在哲学上最基本的对立概念进行超越,才有可能顿悟到超越对立的精神境界与认识魅力,从而创造性地产生出各种新的观念和新的视角。

比如,在前面曾经提到过空间和物质这一对概念。这一对概念无论是在哲学上或物理上,还是在普通人的日常意识里,都是一对截然不同的概念。因为,机械的世界观已经深深地植根于我们的头脑中。根据这种机械的世界观,无论如何切割物质,空间和物质之间的对立都是绝对存在的,并不会因为分割而使物质的属性消失,如使物质失去其质量和惯性。由此,机械的世界观可以进一步地推论出:世界是由基本的结构单元组成和派生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原子论。

然而,如果把自然界视为一个有机系统,那么空间和物质分别是这个系统的两种不同的存在状态,空间是自然界的离散状态(因为普朗克常数h的存在,表明空间是不连续的),而物质则只是自然界的封闭状态(因为物质的实体性非常小,说明具有封闭性)。随着物质不断地被分割,作为空间的离散状态和作为物质的封闭状态之间的差异就会越来越小。当封闭体系中的量子被分割得只剩下一个时,该封闭体系的封闭性就不存在了,其本身也由此蜕化为静质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光子或中微子。于是,根据这一有机的观点,自然界的离散状态(空间)和封闭状态(物质),使原本对立的关系转变为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统一关系。它们共同的本质,表现为量子的能量变化及其变化的不连续性。由此,在量子这一层次上实现了对空间和物质的超越。空间和物质的区别,仅取决于量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前者是离散的关系,而后者则是封闭的关系。根据系统论,在封闭体系中的量子同时具有两种不同的角色,其一是作为个体的量子,其二是作为封闭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物质的属性只是由于系统的集成涌现出来的新品质。于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是一个不存在基本结构单元的有机世界。

这种系统论的思想适用于对所有事物的分析,并以此来超越它们的对立。因为,一切事物之间都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作为类比,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分析人类社会,以超越社会和社团之间的对立。

超越对立是人类认识的实质


社会是由全体社会成员构成的,而社团则是由一些具有共同利益和兴趣的人组成的。如果我们把人比作量子,那么人也同样具有两种不同的存在状态。其一是离散状态,作为社会中的一员而存在;其二是封闭状态,作为社团中的成员而存在。和物质一样,社团是有层次的,而且是由基本层次不断地向复杂层次进化。例如,社团最初是由有直接血缘关系的家族组成的,而后是由有间接血缘关系的部落组成的。再往后,随着社会的进化出现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城邦、以民族为基础的国家、以文化为纽带的联盟、以利益为核心的党派和以信仰为理念的宗教等不同层次的社团。

社团的层次越复杂,社团与社会的对立就越明显;反之,社团的层次越基本,社团与社会的差别也就越模糊。在现代社会,出现了不要孩子的丁克家庭,这是由两个人组成的最为基本的社团,相当于基本粒子,其与社会的差异最小;而名人相当于光子,其作为社团的集体性已经不存在了,但又不等同于普通的社会成员。自然界的三个状态是基态量子、激发量子和封闭量子,对应到人类社会则是黎民百姓、社会名人和社会团体。由此我们看到,在人的层次上实现了对社会与社团对立的超越:社会和社团之间的区别,仅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前者是个体的关系而后者则是群体的关系。

此外,和物理世界一样,社团也具有“波粒二象性”,而且越是基层的社团受到社会的影响也越大,越具有明显的二象性,即社会性和个体(社团)性。其中,某一特性的减小,必须由另一特性的增大来补偿。比如,在战争期间的军事管制,其社会性的增大是以减少个体性为代价来实现的。此外,社会的动荡对于一个家庭的影响远大于对一个政党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党团和派系的原因。类似宇宙大爆炸创造了物质,越是动荡的社会,社团就越是个体躲避危险的避风港。

人类的社会性并不是由于其具有非凡的组织能力,恰恰相反,是由于人类个人能力的不足,是由于作为个体的人无法独自应付现实的生存环境。在生物界,个体的生存能力与该物种的社会性成反比。就人类而言,其个体性的增强与其生存能力的提高成正比。现代人经常指责和批判惨无人道的奴隶制和封建的婚姻制度,殊不知这是由当时生产力低下的生存环境决定的,只能最大限度地牺牲个体性来强化社会性,从而使人类得以在生产力低下的条件下获得生存和发展。这与基本粒子的能量越小就越失去其粒子性,是如出一辙的。由此,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有机的人类社会。在这一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一样的,由此产生出了社会结构。而且,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相应的社会结构,是根据其生存能力的变化而变化的。于是,我们得到了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最为基本的定律,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通过上述类比,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量子对空间与物质的对立所进行的超越,它们分别是量子的两个不同的存在状态。同理,我们之所以将“世界是变化的”当作绝对真理,并不是因为自然界真的客观存在着这一绝对真理。将“世界是变化的”当作绝对真理的唯一原因,是因为这一陈述可以超越所有的对立,各种对立的现象和概念都只是“世界是变化的”这一陈述在各种不同极限情况下的反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