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类和科学

自然、人类和科学

自然界是人类感知和认识的外在世界,这个世界是不以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人类本身亦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根据自然哲学第二定律——自然界存在着具体的有限性和抽象的无限性,自然界就其抽象的概念而言,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是无限的;然而,由于自然界是由无数个具体的宇宙构成的,所以相对于人类而言,自然界又是一个发展、变化和有限的真实世界,是一个与人类相对应的具体世界。通常,我们所讨论的自然界是指后者,即一个创造人类、影响人类并且可以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真实客观的物理世界。

人类是自然界中具体的高级生命动物,是人的抽象概念。人类仅仅是自然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一段小小的插曲。人类既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也必将成为自然界演化的历史。作为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人类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界的其他物质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所不同的是,作为自然界演化和发展的高级产物,人类不仅仅是被动地产生、存在和消亡,而且还具有较大的主观能动性,可以系统地模仿自然界,可以系统地概括

自然界,甚至还可以系统地构建一系列以科学为核心的理论世界。在我们脑海中所建立的这些理论世界,并不是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真实客观的物理世界,而是作为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由人类构建的关于自然界的同构系统。

作为相互作用结果的科学,有别于相互作用的双方,其与自然界和人类都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关于自然界,科学既不能被实验绝对地证实或证否,又不是收敛地发展,其发展和演化的进程是不连续和开放性的。其次,关于人类,科学作为人类认识的实用部分是不能完全凭主观臆想而随意杜撰的。根据自然哲学第一定律——自然界存在着变化的不连续性,自然界在其演化的进程中不仅创造了人类,而且又与人类进一步创造了更新、更高的层次——科学。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科学的发展和演化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成长过程。

自然、人类和科学


首先,科学起源于人类的一个朴素思想,即模仿自然就可以重现自然。人类通过观察各种与其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的自然现象并加以模仿,期望能够以此改善他们的生活。比如,原始人模仿狩猎成功的场景,期望在下一次狩猎时再次获得成功;模仿野生动物和植物的生长,开始畜牧和种植。此时,科学虽然还没有从客观的自然界和主观的精神世界中萌发出来,但在人类的模仿活动中已经蕴含了科学的种子。这颗科学的种子就是因果关系。对于原始人来说,模仿是因,再现是果。我们之所以认为此时的科学还没有真正萌发出来,是因为在这一时期人类还没有将各种零散的因果关系归一化。

引发科学发展的第一次质的飞跃,是系统地模仿自然界。在当时,人类以太阳、老虎、河流、水、火或气等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某一个具体物质作为理论的核心,并根据该物质的天然性质和借助于神话传说的形式,来建立和发展理论。此时,人类不仅更加明确了因果关系,而且还具有了统一的思想,认为世界是归一的。

作为人类认识的实用部分,科学有两个基本特征,其一是因果关系,其二是统一性。科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建立统一的因果关系。上述两个特征是每一个科学发展阶段所必须具备的。只是,在不同的阶段,具体的因果关系和统一的内涵有着较大的差异。“系统地模仿自然界” 满足了科学的必要条件,其因果关系是简单的(即零散和随意的因果关系),其统一性是具体的。比如,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借用水的天然属性来解释世界的产生和变化。这一阶段的进步意义在于使人类产生了统一的思想,其不足则是将人的认识局限于具体的现象和日常的经验。人类在这一阶段认识的基本特征是追逐经验

促使科学发展的第二次质的飞跃,是系统地概括自然界。当时,人类认识的特点是,以抽象的概念,如用数的和谐、原子、力以及上帝等,作为理论的核心,并借助于演绎的方法来建立和发展理论。在这一时期,人类的认识已不再停留在就事论事的水平,人类的认识突破了自身感官的束缚,首次使思想真正建立在人类的头脑之中,成为理性的认识,为人类今后的认识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当时,人们提出的数的和谐、原子、力、运动、目的、心灵以及形式逻辑等概念和理论,在现实的具体事物中都是不存在的,比如原子概念。古希腊人提出的原子并不是具体的某一个物质层次(如电子加质子),而是虚拟的。他们认为,只要存在这种虚拟的原子及其被赋予的相关性质,就可以解释现实世界。“系统地概括自然界” 使原来简单的因果关系变更为机械的因果关系(即单向和绝对的因果关系),使原来具体的统一变更为抽象的统一。这一阶段的进步意义在于,使人类的认识超越日常的经验与具体的现象,其不足则是将各种抽象概念绝对化。人类在这一阶段认识的基本特征是提炼经验

导致科学发展的第三次质的飞跃,是系统地构建自然界。这时,人类在其认识的过程中,由于不得不接受空间的相对性和物质的波粒二象性,开始逐渐地接受和习惯二维的思维方式,从而放弃了已沿用上千年的形而上学观念和机械的因果关系。因为形而上学观念使概念绝对化,机械的因果关系则只是孤立事件中一一对应的理想关系。这种绝对的对立和一一对应的理想关系,在现实世界中都是不存在的,它们在具体的认识过程中有着较大的局限性。比如,将概念绝对化的必然结果就是导致本体论,即世界的产生和变化都是由一个终极概念决定的。然而,作为本体的这一终极概念却又是我们人类无法认识和证明的。

“系统地构建自然界” 使原来机械的因果关系变更为有机的因果关系(即双向和相对的因果关系),使原来抽象的统一变更为相互作用的统一。这一阶段的进步意义在于,将人的认识(理论世界)与人的认识对象(自然界)相分离,使认识由追求本体转变为追求效率。此时,人们已经认识到,科学既不是对自然界的模仿,也不是对自然界的概括,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的同构系统。作为科学的结晶——理论世界,虽然与自然界的结构并不相同,但相对于一定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人类所感知的现象世界),它们是不可分辨的。在这一时期,科学充分表现出了人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二维性。人类在这一阶段认识的基本特征是重组经验

自然、人类和科学


通过上述科学嬗变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科学不仅是关于认识对象的研究,而且还融入了认识主体的因素。因为,科学是要为认识主体服务的,而人的能力又是有限的,并不是随便哪一种认识方式都是适用的。所以,科学是相对于一定的主体而言的,只具有相对的意义,类似于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同时受到自身与空间两方面的影响,不存在一维粒子。科学也是二维的,是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同时具有主客二维性。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如果我们将认识的某一维因素完全排除掉,同样会面临着要求认识的另一维因素成为无穷大,而这一要求对于人来说是力所不能及的。

科学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是人类为了更好地适应自然界、同时也让自然界在局部的范围内适合人类的需要,所从事的一种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科学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作为自然界进化的产物,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自然界本身以及包括人在内的其他自然物。科学具有自己的独立形态,它既不是单纯的客观反映,也不是随意的主观臆想。由于科学是要为人类服务的,所以科学的发展一定要适合人类的特点;由于科学最终是要通过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才能够达到为人类服务的目的,所以科学的发展又不能脱离自然界。科学具有的这种两重性,打开了科学发展的空间,使科学的发展没有极限,使人类的认识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由于科学在本质上是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所以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存在着相互作用。任何绝对客观或绝对主观的观点及其理论,都属于一维认识,属于伪科学的范畴,其相互作用的面积等于零。这种停留在一维认识的观点和理论,对人类而言是没有认识意义的。不过,由于人生活在现实世界,由于人类认识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因此在任何一个理论中,都不可避免地同时留有一定的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痕迹。这就好比人们在梦中或在科幻电影中,无论杜撰出多么离奇的鬼神形象,都或多或少地具有现实世界的影子与信息。

所以,严格地说,绝对的一维理论,即伪科学理论,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是不存在的。我们之所以提出一维理论的概念,只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理论的二维性,能够主动地用二维的观点来认识世界以提高人类的认识效率。科学对于人类具有以下三种现实的认识意义。

意义1:科学可以提高人类的认识效率,因为科学追求效率最大化。

意义2

:科学可以拓展人类的实用技术,因为科学具有预见的能力。

意义3:科学可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因为科学是自然界的同构系统。

一个科学理论的产生并得到当时社会的普遍接受、成为背景理论,并不是由于该理论比之前的理论更正确或更接近客观事实,而是由于该理论能够提供一个更为清晰和简洁的世界观,能够包容更多的用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知识与经验,使人类的认识因此变得更加有效和易于掌握。

通过以上简要的介绍,我们清楚地看到,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质的飞跃,它们分别是模仿自然、超越自然和作用于自然。正是由于科学经历了这三次质的飞跃,科学才与人类和自然界产生了本质的区别,由相互作用的一方转化为相互作用的结果。科学在其发展的历程中表现出来的这种能动性和不连续性,清楚地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

科学是二维的,是不同于自然或人类的新事物,是一个不断发生和发展的有机体,其发展的方式和空间都是没有极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