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讀書|外交官評析美國外交政策從勝利走向自大

參考消息網3月23日報道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3月5日刊登題為《隕落的超級大國:美國的外交政策從勝利走向自大》文章,作者為萊昂內爾·巴伯,文章摘編如下:

威廉·伯恩斯是他所處時代美國最重要的外交官之一,曾效力於5位總統和10位國務卿。他的回憶錄是對一種舊時外交手段直言不諱的維護。這本著作也是美國外交政策中的一廂情願思維存在危險的證明。

参考读书|外交官评析美国外交政策从胜利走向自大

威廉·伯恩斯(新華社/法新)

“親歷毀滅時刻”可以作為《內部渠道》這本書的另一個題目。伯恩斯對特朗普總統領導的國務院的“現行破壞”氣憤不已。他強調了小布什總統入侵伊拉克決定的狂妄自大,這一“原罪”犧牲了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他對小布什的繼任者貝拉克·奧巴馬持同情但批評的態度,認為他冷酷、思想深刻和頑固不化。

“古老外交美德”遺失

總的來說,對其30年職業生涯後半段美國權力的使用和濫用,伯恩斯態度非常坦率,令人耳目一新。在2001年9月11日發生恐怖襲擊之後尤其如此,當時報復的衝動導致了無休止的戰爭,令國家付出了巨大的生命和金錢代價。

他寫道:“美國人常常禁不住認為,世界是圍繞我們、我們的問題和我們的分析旋轉的。正如我自己經歷了一番艱難才領悟到的,其他人和其他社會都有自己的現實,這些現實對我們並不總是友好的。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必須接受或縱容這些想法,但是瞭解它們是明智外交的起點。”

参考读书|外交官评析美国外交政策从胜利走向自大

《內部渠道》一書封面

他直言不諱地承認,困境在於,外交這項職業已經失去了對存在、接觸、洞察力和影響力近乎壟斷的地位。在維基揭秘網和跨國角色大行其道的時代,保密漏洞百出,信息無所不在。古老的外交美德——為未來利益召集會議、展開溝通和施展手腕的能力,尤其是通過結盟的方式——遺失在推特圈中。

冷戰勝利掩蓋惡性事態

正如伯恩斯所認識到的,1991年美國站在權力的頂峰。一年後,當比爾·克林頓準備入主白宮時,伯恩斯在一份頗有先見之明的備忘錄中警告說,冷戰的勝利掩蓋了更多惡性的事態發展。分裂性力量在增長,伴隨著退回到民族主義或宗教極端主義和兩者兼而有之的風險。

参考读书|外交官评析美国外交政策从胜利走向自大

2019年3月15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拍攝的白宮。(新華社)

在“阿拉伯之春”進入“寒冬”之際,伯恩斯稱讚奧巴馬試圖減少美國與中東的接觸,把軸心轉向亞洲以及印度和中國這樣的新興大國。但是事情的進展速度破壞了美好的意圖。奧巴馬的團隊固執地堅持“持久戰”,太多地選擇高尚的言辭而非具體的行動。

極簡手段配置極多目標

伯恩斯承認美國在利比亞犯下了“嚴重的錯誤”,被英國首相卡梅倫和法國總統薩科齊拖入推翻卡扎菲的泥潭。而對於美國的長期盟友埃及,奧巴馬搖擺不定,最終以民主的名義默許了穆巴拉克的倒臺,但是卻眼睜睜地看著獨裁的塞西將軍後來取而代之。未能對阿薩德在敘利亞使用化學武器作出反應是一個轉折點。他總結說:“我們經常用極簡主義的手段搭配極多主義的目標。”

伯恩斯沒有過多提及特朗普的“美國優先”外交政策。然而,他承認改革的必要性,不僅是國務院的官僚機構需要改革。

参考读书|外交官评析美国外交政策从胜利走向自大

美國總統特朗普(新華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