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諾《紅星照耀中國》主要內容


斯諾《紅星照耀中國》主要內容


《紅星照耀中國》主要內容

《紅星照耀中國》(Red Star Over China)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作者真實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以延安為中心的陝甘寧邊區)進行實地採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毛澤東和周恩來是斯諾筆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斯諾《紅星照耀中國》推薦理由

·暢銷八十年的長征經典

·配有十餘幅珍貴歷史照片

·教育部八年級(上)語文教科書名著導讀指定書目

《紅星照耀中國》(曾譯《西行漫記》)自1937年初版以來,暢銷至今,而董樂山譯本已經是今天瞭解中國工農紅軍的經典讀本。本書真實記錄了斯諾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實 地採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報道了中國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

斯諾《紅星照耀中國》內容簡介

《紅星照耀中國》(曾譯《西行漫記》)自1937年出版以來,暢銷至今。董樂山譯本是今天瞭解中國工農紅軍的經典讀本。本書真實記錄了斯諾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實地採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報道了紅色根據地的情況。

此次新版配有十餘幅珍貴歷史照片,是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的經典版本。

本書為教育部八年級(上)語文教科書名著導讀指定書目。

埃德加·斯諾,美國著名記者。他於1928年來華,曾任歐美幾家報社駐華記者、通訊員。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諾同時兼任北平燕京大學新聞系講師。1936年6月斯諾訪問陝甘寧邊區,寫了大量通訊報道,成為第一個採訪紅區的西方記者。

董樂山,翻譯家,作家。生於浙江省寧波市。1946年冬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英國文學系。譯作《第三帝國的興亡》(合譯)、《一九八四》《西方人文主義的傳統》《紅星照耀中國》等均有廣泛影響。

斯諾《紅星照耀中國》寫作經歷

作者於1936年6月至10月對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了實地考察,根據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記》的寫作。斯諾作為一個西方新聞記者,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作了客觀評價,並向全世界作了公正報道。

斯諾同毛澤東、周恩來等進行了多次長時間的談話,蒐集了二萬五千里長徵第一手資料。此外,他還實地考察,深入紅軍戰士和老百姓當中,口問手寫,對蘇區軍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風俗習慣等作了廣泛深入的調查。四個月的採訪,他密密麻麻寫滿了14個筆記本。當年10月底,斯諾帶著他的採訪資料、膠捲和照片,從陝北迴到北平,經過幾個月的埋頭寫作,英文名《Red Star Over China》、中文譯名為《西行漫記》或《紅星照耀中國》的報告文學終於誕生。

斯諾《紅星照耀中國》作品影響

《紅星照耀中國》不僅在政治意義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功,而且在報告文學創作的藝術手法上也成為同類作品的典範。人物刻畫、環境描寫以及敘事的角度幾近出神入化的程度。《紅星照耀中國》中譯本出版後,在中國同樣產生巨大的反響,成千上萬箇中國青年因為讀了《紅星照耀中國》,紛紛走上革命道路。

1937年10 月,《紅星照耀中國》首先在英國出版,一問世便轟動世界,在倫敦出版的頭幾個星期就連續再版七次,銷售10萬冊以上。世界輿論普遍認為這是一個傑作,標誌著西方對中國的瞭解進入一個新時代。美國曆史學家哈羅德·伊薩克斯的調查說明,作為美國人對中國人印象的主要來源,《紅星照耀中國》僅次於賽珍珠的《大地》。《大地》使美國人第一次真正瞭解中國老百姓,而《紅星照耀中國》則使西方人瞭解中國共產黨人的真實生活。從某種意義上說,一代美國人對中國共產黨人的知識都是從斯諾那裡得來的。

在《紅星照耀中國》中,斯諾探求了中國革命發生的背景、發展的原因。他判斷由於中國共產黨的宣傳和具體行動,使窮人和受壓迫者對國家、社會和個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須行動起來的新的信念。由於有了一種思想武裝,有一批堅決的青年,所以能夠對國民黨的統治進行群眾性的鬥爭長達十年之久。他對長征表達了欽佩之情,斷言長征實際上是一場戰略撤退,稱讚長征是一部英雄史詩,是現代史上的無與倫比的一次遠征。斯諾用毋庸置疑的事實向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革命事業猶如一顆閃亮的紅星不僅照耀著中國的西北,而且必將照耀全中國,照耀全世界。

《紅星照耀中國》的另一魅力,在於描繪了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戰士堅韌不拔、英勇卓絕的偉大斗爭,以及他們的領袖人物的偉大而平凡的精神風貌。他面對面採訪了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賀龍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和紅軍將領,結下了或淺或深的交情。其中最重要的無疑是毛澤東。斯諾準確地把握到毛澤東同以農民為主體的中國民眾的精神紐帶。沒有人比毛澤東更瞭解他們,更擅長綜合、表達和了解他們的意願。這將深刻地制約著以後數十年中國現代化的進程,包括其成功和曲折。

這樣,斯諾對中國的認識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發現了一個“活的中國”,對普通中國百姓尤其是農民即將在歷史創造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作出了正確的預言,他發現了隱藏在億萬勞動人民身上的力量,並斷言中國的未來就掌握在他們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