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家基金公司營收曝光:華夏淨賺11億浙商虧損2000萬

國泰君安近日披露了2018年年報,旗下基金公司華安基金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也隨之曝光。2018年華安基金實現營業收入16.76億元,淨利潤4.21億元,與去年相比略有增長。

截至3月22日,已經有6家基金公司2018年的營收情況被披露,這6家基金公司分別是:華夏基金、富國基金、華安基金、申萬菱信、中信建投(601066)、浙商基金。其中華夏基金表現最佳,浙商基金是唯一一家淨利潤虧損的基金公司。

6家基金公司营收曝光:华夏净赚11亿浙商亏损2000万

華夏基金淨賺11.4億

在目前已經披露的基金公司營收情況中,華夏基金表現最佳。

1月24日,中信證券的2018年度業績快報披露了旗下控股子公司華夏基金的營收狀況。數據顯示,華夏基金2018年公募資管規模4297.46億元,規模增長452.15億元。實現營業收入37.33億元,淨利潤11.40億元。

不過,和2017年相比,華夏基金的營收情況仍有所下降。華夏基金2017年營業收入是39.13億元,淨利潤是13.67億元。2018年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4.6%,淨利潤同比下降16.61%。

2018年證券市場經歷了較大波動,多家基金公司的營收情況都有一定的下滑。3月1日,申萬宏源證券(000562)公佈的2018年度報告中,旗下控股子公司申萬菱信基金和參股公司富國基金同樣出現了下滑。

年報數據顯示,2018年申萬宏源營業收入152.7億元,淨利潤41.6億元,與2017年相比營業收入上漲14.29%,淨利潤下滑9.55%。申萬宏源證券持有申萬菱信基金67%的股權,持有富國基金27.775%的股權。

其中,申萬菱信基金截至2018年末總資產9.46億元,淨資產8.17億元,營業收入3.55億元,同比下降33.27%,淨利潤7911.26萬元,同比下降51.53%。

申萬菱信基金成立於2004年1月15日,註冊資本為1.5億元,現有股東申萬宏源證券持有67%的股權,三菱UFJ信託銀行株式會社持有33%的股權。截至2018年末,申萬菱信基金公募資管規模261.58億元,縮水40.27億元。

截至2018年末,富國基金總資產47.02億元,淨資產33.93億元,營業收入23.81億元,同比增長0.54%,淨利潤7.04億元,同比下降3.03%,公募資管規模1969.13億元,規模增長84.33億元。

華安基金淨利潤逆市增長

國泰君安3月21日披露的2018年年報顯示,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7億,同比下降4.5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扣非淨利潤58億,同比下降36.8%。

國泰君安持有華安基金20%的股權。2018年華安基金穩步提升主動管理能力,管理資產規模創歷史新高,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規模2756.06億元、較上年末增加48.87%。

截至2018年12月31日,華安基金總資產為35.36億元,淨資產為26.04億元;2018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6.76億元,淨利潤4.21億元。2017年華安基金的淨利潤是4.07億,2018年與去年相比同比增長了3.44%,是目前披露的基金公司裡面唯一一家淨利潤有所上漲的基金公司。

中信建投、浙商基金表現不佳

中信建投和浙商基金的規模在2018年遭遇了大幅贖回,整年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也不盡人意。

中信建投持有中信建投基金55%的股份,3月19日公佈的年報數據顯示,旗下控股子公司中信建投基金最新的基金資產管理規模為人民幣943.81億元,較2017年末下降31.47%,其中公募基金為142.64億元,專戶產品為801.17億元。

中信建投基金2018年的營業收入為1.93億元,同比下降39.69%,淨利潤為0.26億元,同比下降70.79%。

浙商證券(601878)持有浙商基金25%股權,而在目前披露營收情況的基金公司中,浙商基金是唯一一家虧損的基金公司。截至2018年12月31日,浙商基金總資產2.81億元,淨資產1.12億元。

2018年度浙商基金實現營業收入0.93億元,淨利潤-0.21億元。2017年浙商基金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是1.64億元和0.978億元。與上一年度相比,2018年浙商基金營收表現下滑明顯,這或許與浙商基金規模下滑有關。2017年底浙商基金的公募總規模是366.54億元,到2018年底下降到了213.68億元,下滑41.70%。

本文源自藍鯨財經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