夥伴,加油!殲-15這段視頻為何在網絡上火了?


夥伴,加油!殲-15這段視頻為何在網絡上火了?

圖片說明:殲-15 代號“飛鯊”

19日,一直保持神秘感的殲-15戰機“千呼萬喚始出來”,並向大家展露了一手絕活——“夥伴加油”,點燃了眾多軍事社區的討論熱情。“夥伴加油”是什麼?相比傳統加油機有何優劣之處?對殲-15乃至航母的戰力又能提升幾何?且聽我們娓娓道來。


夥伴,加油!殲-15這段視頻為何在網絡上火了?

圖片說明:UPAZ空中加油吊艙

顧名思義,同種型號戰機之間進行空中加油,就被稱為夥伴加油。將戰鬥機改裝成夥伴加油機的步驟非常簡單,只需在座艙內安裝加油控制裝置,改進油路設計,最後再掛上加油吊艙,就變身完成了。此次殲-15攜帶的加油吊艙和俄羅斯的UPAZ空中加油吊艙外形相似。此前,與殲-15有“血緣關係”的蘇-33就曾以UPAZ進行過夥伴加油。這種吊艙供油速度快,在全球處於領先水平。

簡單瞭解之後,就用一組動圖來更直觀地感受夥伴加油吧:


夥伴,加油!殲-15這段視頻為何在網絡上火了?

受油機發出加油請求。由於飛在後面的受油機會受到加油機的尾流影響,所以不僅需要飛行員個人有高超的操縱技術和心理素質,也考研了彼此之間的默契。值得一提的是,飛行員還提到了“飛向16號”,而遼寧號的舷號正是16號。


夥伴,加油!殲-15這段視頻為何在網絡上火了?

加油機伸出加油管。管子上的傘狀結構物是穩定傘,可在複雜的氣流中維持加油管的平衡,同時,穩定傘還能讓加油管更顯眼。


夥伴,加油!殲-15這段視頻為何在網絡上火了?

受油機伸出受油管。


夥伴,加油!殲-15這段視頻為何在網絡上火了?

加油管完全伸展開時,飛行員將戰機的受油管插入“傘”中。成功對接後就開始輸油。


夥伴,加油!殲-15這段視頻為何在網絡上火了?

戰機“飽餐”一頓後,加油結束,加油管與戰機受油管安全分離。


夥伴,加油!殲-15這段視頻為何在網絡上火了?

圖片說明:F/A-18戰機綽號“大黃蜂”

相較於傳統的專用加油機,夥伴加油機最明顯的優勢就是兩機型號相同,性能相近,對接也就更協調,尾流也相對較小,降低了空中加油的難度。同時,由於本身就是高速戰鬥機,就不存在沒有護航就只能任人魚肉的情況,在戰術運用上也就更靈活多變。目前,美軍航母已基本停用專用加油機,主要靠F/A-18戰機進行夥伴加油。不過,夥伴加油機畢竟載油量有限,效率不及專用加油機。所以兩種加油方式各有所長,根據局勢隨機應變,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夥伴,加油!殲-15這段視頻為何在網絡上火了?

圖片說明:運-20 被網友愛稱為“胖妞”

而官方這次公佈殲-15進行“夥伴加油”,之所以意義如此重大,是因為這不僅昭示了殲-15續航能力的提高,還意味著我軍航母綜合實力的提升。由於航母本身空間有限,把加油機的位置留給戰鬥機,既可減輕後勤壓力,又能增強戰鬥能力。另一方面,目前我軍艦載戰機尚且以滑躍起飛為主,起飛重量受到限制。有了夥伴加油的加持,戰機就能以少載油多載彈的形式出擊,起飛後再加油,載彈、續航“兩開花”。可以預想,在加油專用運-20正式投入使用之後,夥伴加油機可以與它齊心協力,一同提升我軍航母整體實力。(作者:邱恆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