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版總理記者會,1分鐘掌握要點!

极简版总理记者会,1分钟掌握要点!

3月1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採訪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中外記者並答記者問。 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3月15日,李克強總理記者會,新華網為您整理出極簡版問答,讓您1分鐘掌握要點!

1、路透社記者:中國是否會考慮採取更加有力的經濟舉措?

李克強:你喜歡單刀直入,那我也開誠佈公。我們不會讓經濟運行滑出合理的區間。中國經濟會始終成為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穩定之錨。

2、財新週刊記者:減稅降費,企業能得到實惠嗎?財政可持續嗎?

李克強:4月1日就要減增值稅,5月1日就要降社保費率。政府就要過緊日子,讓利於企業,讓利於民,這樣財政才更可持續。

3、韓國東亞日報記者:怎麼看半島局勢?中方會怎麼做?

李克強:要保持耐心,要抓住機遇。中國的立場從來沒有改變過。

4、中國新聞社、中國新聞網記者:解決民生難題,今年有何考慮?

李克強:你問的問題很大,要做的事情很多。抓住重點難點,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去解決。

5、彭博新聞社記者如何看待中美關係?

李克強:曲折不斷、風雲變幻,但是向前走的大趨勢沒有改變。我們希望磋商能有成果,能夠實現互利雙贏。我相信,這也是世界的期待。

6、新華社記者:今年改革會有什麼具體的行動?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會有哪些新舉措?

李克強:這條路我們會繼續走下去,而且應該越走越深入、越寬廣。放就是要平等地放,不能搞三六九等。辦企業拿營業執照的時間,今年要力爭降到5天,有的地方可以降到3天。

7、東森新聞雲記者:如何促進兩岸共同發展?

李克強:讓臺灣同胞在大陸不論是投資興業、就業就學、生活居住,都能夠享受到和大陸同胞同等待遇。

8、人民日報記者:採取哪些措施解決就業難?

李克強:對一些重點人群要繼續保障他們就業,像大學畢業生、復轉軍人、轉崗職工等。要善待農民工,要看到他們的身後是無數家庭的希望。

9、西班牙埃菲社記者:如何看今年的中歐關係?

李克強:很重要的就是中歐之間應該增強互信。

10、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記者:如何解決看病難看病貴?

李克強:今年還要做兩件事。一是把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門診用藥,納入醫保,給予50%的報銷;二是要提升大病保險的報銷標準。沒有健康就沒有幸福。

11、亞洲新聞臺記者:怎麼看中國對外開放?

李克強:中國的開放舉措,往往不是一攬子推出來的,每年甚至每個季度都在出,但回過頭來看,積累起來就會帶來想象不到的巨大變化。

12、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如何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

李克強:今年,讓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在去年的基礎上再降低1個百分點。小微活,經濟才活,就業才多。

13、俄通社-塔斯社記者:今年中俄關系和經貿合作會有哪些新的突破?

李克強:要把能用的十八般武藝都用起來,鞏固中俄經貿規模突破1000億美元的成果,而且向翻番的目標邁進。

14、澎湃新聞記者:怎麼看待“互聯網+”和共享經濟?

李克強:對於這種新業態、新模式,不能簡單任性,要麼不管,要麼管死。愉快和煩惱總是在成長當中相伴隨,我們要做的就是引導他們健康成長。

15、香港鳳凰衛視記者:對待港澳臺的投資政策是否有所調整?

李克強:進一步發揮港澳作為單獨關稅區和自由港的作用,歡迎有更多的港澳臺投資。

16、中國日報記者:如何進一步提振國內消費?

李克強:網絡再降費20%,預計讓利1800億給消費者。再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10%。我們有關方面要眼中有活,做明白人、辦貼心事。

17、日本經濟新聞社記者:中日韓自貿區和RCEP哪一個優先考慮?

李克強:那要看我們各方所做的努力了。不管是哪一個協議能夠先達成,中方都樂見其成。

18、南方都市報記者:今年“五一”還會放小長假嗎?

李克強:我們會讓有關部門抓緊研究,充分聽取大家的意見。

掃描關注新泰政務微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