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順:不負習近平總書記重託 文旅產業助轉型發展


撫順:不負習近平總書記重託 文旅產業助轉型發展


近日,筆者在4A級景區遼寧撫順雷紀念館看到,雷鋒紀念碑、雷鋒塑像莊嚴肅穆,雷鋒墓掩映在青松翠柏中,儘管春寒料峭,來這裡參觀瞻仰的遊客依然絡繹不絕。

去年9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期間來到撫順市雷鋒紀念館,向雷鋒墓敬獻花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雷鋒是時代的楷模,雷鋒精神是永恆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更多時代楷模。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時的情景仍深深印在撫順市雷鋒紀念館工作人員的心中。為了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指導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去年12月17日,撫順雷鋒紀念館舉行了“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打造新時代展館”講解員培訓系列活動。

撫順市雷鋒紀念館館長李強說,該館是撫順這座雷鋒城裡的一處地標,承載著宣傳雷鋒事蹟、弘揚雷鋒精神的主要功能。近五年來,撫順雷鋒紀念館在硬件設施、管理水平、宣傳教育、接待服務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升級,向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觀遊覽者展現雷鋒的生平事蹟,傳播新時代的雷鋒精神。

走進雷鋒事蹟陳列館,看到的是雷鋒生前的物品,反映雷鋒事蹟的圖片展示,全國學雷鋒的先進成果……紀念館的書籤牆、智能電子留言系統、雷鋒書架等充分體現著展覽的互動性。豐富的展出內容,貫穿其中的高科技展陳手段,讓每一位置身其中的遊覽者對雷鋒和雷鋒精神都有了更全面、更生動的瞭解。

撫順市民張先生帶著兒子前來參觀,張先生說,以前經常帶孩子去遊玩,基本玩遍了撫順自然景點,但總感覺缺點什麼似的,這次來雷鋒紀念館,找到了感覺,對孩子的教育來說算是補上了重要一課。

據介紹,2015年3月2日,雷鋒紀念館經過第四次改擴建後重新開館,新館展覽面積4100平方米,展線長度1000米,可同時容納3000人參觀。每年,雷鋒紀念館接待海內外遊客約120萬人次,人們在這裡瞭解雷鋒事蹟,傳承雷鋒文化,感受新時代的雷鋒精神。

去年9月28日,參觀完雷鋒紀念館後,習近平總書記專程來到撫順礦業集團西露天礦,瞭解採煤沉陷區總體情況和下一步綜合利用的考慮,遠眺西露天礦的礦坑。在撫順市東華園社區陳玉芳家,習近平總書記同居民們圍坐在一起嘮家常。習近平總書記十分牽掛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轉型發展,強調在此過程中首先要解決好民生問題特別是要保障好睏難群眾生活。

撫順有著百年煤炭開採史,是典型的資源枯竭型城市。實現產業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是發展旅遊業。

最近,在撫順市4A級景區紅河峽谷漂流景區,上演了一場雪地越野車大賽。百餘輛越野車車聲轟鳴,車手們奮勇爭先……12.8公里的冰雪深山大峽谷挑戰賽,點燃了300餘名自駕愛好者的熱情。而周圍鄉村百姓自發在景區搭起火爐為車手、遊客等提供餐食。


撫順:不負習近平總書記重託 文旅產業助轉型發展


紅河峽谷漂流景區董事長楊德全說,原來景區核心產品就是夏季漂流項目,2018年秋季策劃了越野賞楓漂移大賽,首次嘗試就取得成功,遂決定充分利用漂流產品的市場影響力建立產品體系,告別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此類項目不僅吸引了大量遊客,也為周邊百姓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


撫順:不負習近平總書記重託 文旅產業助轉型發展


近年來,撫順旅遊吸引力不斷增強,以“永恆的雷鋒精神”為代表的紅色旅遊引領並全力推進全市旅遊發展;旅遊專列、旅遊包機已成常態,引客入遼、入撫的渠道也在不斷拓展。前清史蹟、滿族風情、煤都古韻、雷鋒精神、山水田園、健康養生、激情漂流等核心產品見證著撫順旅遊轉型蝶變。

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關懷時刻鞭策著撫順人民,全市上下正鼓足幹勁,創新思維和舉措,以全域旅遊發展為動力,拉長產業鏈,破解北方冬季“半年閒”問題,發展文化旅遊產業,讓綠水青山釋放新動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