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不负习近平总书记重托 文旅产业助转型发展


抚顺:不负习近平总书记重托 文旅产业助转型发展


近日,笔者在4A级景区辽宁抚顺雷纪念馆看到,雷锋纪念碑、雷锋塑像庄严肃穆,雷锋墓掩映在青松翠柏中,尽管春寒料峭,来这里参观瞻仰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

去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期间来到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向雷锋墓敬献花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时代楷模。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的情景仍深深印在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工作人员的心中。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去年12月17日,抚顺雷锋纪念馆举行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打造新时代展馆”讲解员培训系列活动。

抚顺市雷锋纪念馆馆长李强说,该馆是抚顺这座雷锋城里的一处地标,承载着宣传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的主要功能。近五年来,抚顺雷锋纪念馆在硬件设施、管理水平、宣传教育、接待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游览者展现雷锋的生平事迹,传播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走进雷锋事迹陈列馆,看到的是雷锋生前的物品,反映雷锋事迹的图片展示,全国学雷锋的先进成果……纪念馆的书签墙、智能电子留言系统、雷锋书架等充分体现着展览的互动性。丰富的展出内容,贯穿其中的高科技展陈手段,让每一位置身其中的游览者对雷锋和雷锋精神都有了更全面、更生动的了解。

抚顺市民张先生带着儿子前来参观,张先生说,以前经常带孩子去游玩,基本玩遍了抚顺自然景点,但总感觉缺点什么似的,这次来雷锋纪念馆,找到了感觉,对孩子的教育来说算是补上了重要一课。

据介绍,2015年3月2日,雷锋纪念馆经过第四次改扩建后重新开馆,新馆展览面积4100平方米,展线长度1000米,可同时容纳3000人参观。每年,雷锋纪念馆接待海内外游客约120万人次,人们在这里了解雷锋事迹,传承雷锋文化,感受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去年9月28日,参观完雷锋纪念馆后,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抚顺矿业集团西露天矿,了解采煤沉陷区总体情况和下一步综合利用的考虑,远眺西露天矿的矿坑。在抚顺市东华园社区陈玉芳家,习近平总书记同居民们围坐在一起唠家常。习近平总书记十分牵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强调在此过程中首先要解决好民生问题特别是要保障好困难群众生活。

抚顺有着百年煤炭开采史,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发展旅游业。

最近,在抚顺市4A级景区红河峡谷漂流景区,上演了一场雪地越野车大赛。百余辆越野车车声轰鸣,车手们奋勇争先……12.8公里的冰雪深山大峡谷挑战赛,点燃了300余名自驾爱好者的热情。而周围乡村百姓自发在景区搭起火炉为车手、游客等提供餐食。


抚顺:不负习近平总书记重托 文旅产业助转型发展


红河峡谷漂流景区董事长杨德全说,原来景区核心产品就是夏季漂流项目,2018年秋季策划了越野赏枫漂移大赛,首次尝试就取得成功,遂决定充分利用漂流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建立产品体系,告别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此类项目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也为周边百姓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抚顺:不负习近平总书记重托 文旅产业助转型发展


近年来,抚顺旅游吸引力不断增强,以“永恒的雷锋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旅游引领并全力推进全市旅游发展;旅游专列、旅游包机已成常态,引客入辽、入抚的渠道也在不断拓展。前清史迹、满族风情、煤都古韵、雷锋精神、山水田园、健康养生、激情漂流等核心产品见证着抚顺旅游转型蝶变。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关怀时刻鞭策着抚顺人民,全市上下正鼓足干劲,创新思维和举措,以全域旅游发展为动力,拉长产业链,破解北方冬季“半年闲”问题,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让绿水青山释放新动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