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不是奪淮而流,就是奪濟而流,歷史上黃河最初的入海口在哪裡?

用戶3316839911186


黃河改道不是新鮮事,改道的原因也多種多樣,自然、人為都有。正因為黃河改道改的太多次了,讓人記不清它最初的入海口到底在哪。既然找的是黃河最初的入海口,那當然時間越是久遠,就越接近答案。

關於黃河最古老的傳說應該就是“大禹治水”了,大禹的父親鯀用堵的方法治水九年沒有成效被殺,舜推舉禹來繼續治水。通過多年疏導,禹終於解決了水患。

光是傳說還不足以說明問題,歷史文獻怎麼說呢?《尚書·禹貢》記載:“導河、積石,至於龍門;南至於華陰,東至於厎柱,又東至於孟津,東過洛汭,至於大伾;北過降水,至於大陸;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於海。”。說的是:疏導黃河,從積石山開始,到達龍門山;再向南到達華山的北面;再向東到達底柱山;又向東到達孟津;又向東經過洛水與黃河會合的地方,到達大伾山;然後向北經過洚水,到達大陸澤又向北,分成九條支流,都是因受海潮的頂託的逆河,流進渤海,史稱“禹河”。《山海經·北山經》也記載了黃河下游各條支流注入的情況。

再看看看考古發現吧。根據歷史文獻記載結合地質條件進行分析,在西周末年“齊桓之霸,遏八流以自廣”之前,下游古黃河處於自然漫流的狀態,沿途匯入了從太行山流出的許多支流,水勢比較大,因此泥沙淤積較少,河道較穩定,穿過大陸澤,散流入渤海。既然是散流,那就不止一個入海口,也許真如《尚書·禹貢》所說有九處,是一個區間而非一個點。

大陸澤在現今的河北邢臺,在宋以前還是一個泊澱,古黃河由這裡向北。在周定王五年,黃河第一次改道由北變向東北方,從河間、滄州等地入海,那麼,原入海口必然更北一些。考慮到華北本身就是沖積平原,在大禹治水時,現在地圖上的一些地方還沒露出海面,我認為黃河最初的入海口應該在現在天津附近到永定河甚至更北一些。


卷舒風雲潤天地


黃河歷史上多次改道,按歷史記載,多數人認為黃河最早的入海口在今連雲港附近。後來黃河奪淮入海,即今洪澤湖一帶流入東海。最近代一次,改道東北方向,經山東到墾利縣流入渤海。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流經黃土高原,帶來豐富泥沙。根說黃河水平均每天攜帶黃土高原泥沙達幾萬噸,出陝西后到達華北平原,水流變緩,泥沙堆積,河床擁堵,才至黃河不斷改道,有各種說法:有說改道10多次的,也有說改道20多次的。黃河堤圍高築,使河南至山東沿途的黃河變成“懸河”,如掛在頭上的一把利劍。黃河三年兩氾濫,增加了沿岸人民的苦難。

解放後,國家還很窮。為解決減少沿岸水禍災害。50年代初,毛主席發出一定要把黃河及淮河治好的偉大號召。自52年開始,每年組織百萬人民,奔赴黃河,淮河,修水庫積洪,加築堤圍抗洪。使黃河,淮河至今70年了,再未發生過大的災害。沿河人民引黃灌溉,造福了豫,魯兩省人民,把百害而無一利的黃河變成利河。


漢唐76182784


歷史上的黃河下游多次改道,起原因就是中上游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非常嚴重。在黃土高原有一種奇特的地貌被稱之為“塬”。塬的原始地貌應該是黃土臺地。這些臺地經過長時期的水沖刷,形成了大量的溝壑。在低的臺地上看塬,就像一座座的山,當你上到高臺地看,他就是一個很大的平原。比如中國最大的塬隴東的董志塬。廣袤的黃土高原的溝壑中的黃土都被黃河水挾持到下游。黃河到了華北平原後,地勢平緩,水流減慢,大量的黃土泥沙沉積,河床升高,河水外溢。這就是黃河經常改道的主要原因。

有比較可靠的記錄,黃河最早的入海口在渤海灣的西側,大概在天津的南面入海。大禹所治九河應該包括現代的海河水系。以後黃河入海口南移至大概在黃驊以南滄州以北的地方流入渤海。

黃河大大小小的改道上千多次,但基本上都是逐步南移入海口。南宋時期,黃河南決入淮,經淮河出海口流入黃海。大量的泥沙帶入淮河水系,堵塞了淮河出海口,使淮河失去了自己的出海口。黃河侵淮,徹底破壞了淮河流域,使淮河成為一個災難之河。

到清朝黃河再次北遷改道大清河,由利津入海。這個位置在渤海灣南側。黃河北遷過程中侵佔了濟河河道,也奪了濟河的出海口。使現在的濟河只存有上游,很快就併入黃河。現在的濟源還在濟河源頭。濟寧、濟南、濟陽這些曾經以濟命名的地名都不臨濟,都臨了黃河。

中國傳統中有四瀆,分別是河、江、濟、淮四瀆都是有獨自出海口的大河。黃河泥沙毀了淮河出海口,侵了濟河出海口,四瀆成了河、江兩瀆。


耕讀186


黃河最初的入海口在花園口一帶,也就是在鄭州、開封、新鄉這個三角區域符近。遠古時代,華北平原還是一片汪洋大海,故古黃河的入海口不在華北平原的東邊,而是在華北平原的西邊,在億萬年之前,當黃河攜帶大量的黃土高原的泥沙,劈開中條山與崤山之間的峽谷來到今天的小浪底以東地區,就進入了茫茫的大海,故遠古時代黃河最早的入海口在花園口符近。

對於本頭條的問題,通過對最早入海口的思索,更重要的是要去思索現在入海口為什麼與最早的入海口相距這麼遠?這裡要考慮的問題是黃河與華北平原發展的關係。並探索形成了如下一些觀點。

一、河流應該可以有泥沙。長久以來,一些環保學者時常垢病河流的泥沙,認為我國的環境由於自然和人為的原因治理的不好,並羨慕歐洲國家河流的清澈。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河流本身是可以有泥沙的,河流有無泥沙是由地理環境決定的,其與環保沒有必然關係。這個問題我曾經回答過一個問答,並被頭條問答取為首頁,但當時審稿不嚴,將黃鶴樓寫成了岳陽樓。

二、河流的泥沙,造就了平原。特別是黃河,泥沙含量特高,華北平原的形成,約有70一80℅的土質來源於黃河,所以河流是平原的血脈,是平原的臍帶。

三、河流的泥沙是資源。黃河水由於含沙量太高,河床的淤淺常造成破堤氾濫,所以歷史上將黃河稱為害河,也是情有可源的。但黃河泥沙是一種資源,那是不爭的事實,因為遼闊的華北平原就橫亙於我們的眼前。而如何利用好黃河的泥沙資源,是專家們應該考慮的問題,如何將黃河泥沙之害變成泥沙之利、泥沙之寶。

四、人工填海比自然更環保。黃河與淮河、海河等一起造就了華北平原,由於黃河泥沙量最大,所以其功勞也最大,但是自然形成的華北平原,也存在一些缺點,比如湖泊少,河流淺,平原水資源存量很低,地下水位也很低,這些對於華北平原的農業灌溉和抗旱有很大的不利影響,而如果採用現代技術進行人工填海,會比自然做得更好。對於人工填海這一觀點,有人首先考慮的是這個環保嗎?這說明了現代人的環保意識大為增強,但是我要問大家的是,自然形成的平原存在環保問題嗎?如果不存在,那麼,人為的填海就會出現環保問題嗎?如果自然形成的平原存在環保問題,那麼人為填海可以消除這些環保的弊端,不必要過度擔心。

五、人工填海是一個很有發展前途的產業,其會帶給中國很大的經濟效益,當然這個觀點的確立還不夠,還要有支持這個觀點的技術。天鯤號就是個很好的技術平臺,管道輸送技術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技術平臺。在臺灣海峽填海通道的探索中,有人認為管道技術不可取,閩地沿海那麼多的山,運用輸送帶挖山填海不是更簡便麼?但實際情況是管道輸送的成本是挖山輸送的不足十分之一。管道輸送泥沙具有遠大的發展前景,直得深究。當然還有大批的其它配套技術的直得探索。


富春惡水


在第四紀冰河後期。由於氣侯的緩慢變暖,需要幾個世紀的慢長歲月,整個青藏高原的廣大區域,由海底上升為高原及高峰。這裡氣候溫暖溼潤,植被茂密森林資源豐富,便成了億萬年以後的煤、氣、石油的寶藏。被世界覆蓋的冰層,不斷融化的冰雪水向底凹地域侵蝕。最早變為陸地的是西部高原地區,不斷地向東南部地形較低的地域滲透。形成了亞州大陸乃至中國西部高,東和南低的格局。當西部高原地區露出水面之後。東部還在大水的淹沒之中。地殼還在不斷的上升,不過緩慢了許多。有煤碳有氣有沉積岩有海底生物化石的地區就是若干年前的海底世界。最早露出水面的區域便有了生物和早期的人猿活動的痕跡。這個過程需要億萬年以上的演變。水位的退化於演變及乎是同步的。當長江黃河形成之時,已經是億年萬年之後的事情了。黃河衝出潼關。一片汪洋還沒有形成河道時,那裡還沒有形成人類的世界。當冰河世紀消失以後,西部還在不斷的上升。中東部也在上升。直至水位緩慢的向東部大海退去。能形成河道已經歷了慢長的歲月。西部還在繼續上升,由溫暖的環境經過慢長的歲月演變成寒區高寒區。人類活動不斷由西向中東部地區沿徒遷棲。並以部落群體為背景。因為那時候的個體是無法抗拒自然條件的。


白石61


黃河入海口,北有南也有。

遠古在哪裡?泰山腳下走?

入海不入海,咱不去探究,

黃河水變清,夢寐常常求。

黃土高原上,想去走一走,

看看退耕事,到底有沒有。

陝北榆林市,大樹掩高樓,

沙漠毛烏素,改變成綠洲。

種草又種樹,土不隨水流。

黃河水變清,還要等多久?

黃河水變清,萬民放歌喉!


老孫143594597


如果說有人類記錄以前為歷史的話,我認為黃河在遠古時是一個內流河!現在看應當是一個在內蒙西、到羅不泊的大內陸湖裡。後來黃河在現在的山西和陝西之間以地下水的方法切穿地形才向東流了。現在中國的煤炭主要產於這個大內陸湖的東部如同過慮物一樣


棒槌237


要問黃河最初的入海口,要從一萬年前的華北地理分析,一萬年前,古渤海灣和黃海是連成一片的,叫古渤海灣,那時候的山東一帶是群島。所以,一萬年前的黃河入海口在現在的河南滎陽花園口一帶。


太興真人


大禹治水 挖了很多河吧 說明黃河以前就沒有固定出海口 因為華北平原以前也是黃河沖積出來,出海口應該太太行山。太行山如今還是好多貝殼化石。還有山西好多煤炭也說明山西以前是個植物很多的溼潤氣候


Maskim


歷史學家已經研究完了,你不用瞎猜。買本初中地理就有。百度更方便。另外,咸豐前就走淮河,之後才走濟水故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