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微雨眾卉新。

三月,微雨眾卉新。

初春的陽光不似盛夏的火熱,春風料峭還是讓人緊縮著身子。梅花在凜冽的寒冬早生萌意,含苞吐蕊,待到三月已是繁花滿樹,似煙似雪,暗香浮動,成為春天最早開放的花枝。它開在寂靜無人的牆角處,開在主教樓與東輔樓的迴廊邊,梅花就這樣悄然來到我們身邊,如風姿綽約的仙女雅靜別緻。

早春的梅花沒了"一枝清冷月明中"的傲氣,層層疊疊的花瓣,多了份"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的粉嫩。紅顏淡妝,燦若雲霞,花影綽約,撥動人心。

三月,微雨眾卉新。

花苞吸收寒冷以及整個失意的冬,靚麗的金黃似乎給這初春帶了些生機,卻又帶著說不盡的窈窕。逸斜而出的枝幹好似纖纖玉指,拈著一個個黃澄澄的"小燈籠",小巧精緻,不需要湊近聞,幽幽冷香就凌冽撲鼻。

梅花的色,豔麗而不妖;梅花的香,清幽而淡雅;梅花的姿,灑脫而清秀。閒步花海,驀然回首,朵朵梅花如雲似霧,瞬間就驚豔了這個早春。一株梅,一個人;一首詩,一縷香;一闕歌,一段情。千年來,無數詩人與梅花相遇。他們在花間吟詩,在詩中品梅,譜就了天下最美的詩情畫意。

三月,微雨眾卉新。

一枝清雅,一段清香;一樹花開,一身秀氣,那是華夏盛開千年的遺香。"梅花"作為一種中華文化的象徵,早就深深烙印在我們的記憶中。看著梅花,好像是看著久違的知己,穿越千年而來;聞著梅香,好像是聞著隱藏在心靈內部幽微清澈的自性的芳香,心生暖意。不論是梅姿、梅色還是梅香、梅魂,都體現了梅花獨有的風韻和精神風貌,無不詮釋了一種屬於中國人的精氣神。如果一個民族的品格可以用一種花來代替,那梅花應該是最好的選擇。它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它堅貞不屈、錚錚傲骨、自強不息,桀然獨立、不依附於他物,正是中華民族氣魄之根本,氣節之象徵;它是華夏大地亙古不變的約定,每每於不經意處總能發現生命呈花枝招展。

三月,微雨眾卉新。

"折取一技懸竹杖,歸來隨路有清香",期盼梅花之香帶來春天的氣息,"願借天風吹得遠,家家門巷盡成春"。想象著在春光明媚的日子裡,漫步在迴廊邊,看滿樹梅花,等一陣春風拂過,飛起一縷暗香,然後躲在梅花影裡久久地沉醉,梅的幽雅與靜冷全都盪漾在雙眼中。

春意含,一雷驚蟄始,但願紅梅報春曉;千古傳,追夢人,年年春來,歲歲梅開。

文稿:孫霽瀟

審核:姚婷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